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由第一活性成分苯菌酮,与第二活性成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苯醚菌酯、丁香菌酯组成,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10~20:1,优选为1:5~10:1。本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分合理,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无污染,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农作物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特别是一种由苯菌酮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组成的杀菌组合物,属于复配农药
技术介绍
苯菌酮,英文通用名Metrafenone,化学名(3_溴_6_甲氧基_2_甲基苯基)-(2,3,4_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甲酮,是由巴斯夫公司开发的农用杀真菌剂,对各类作物白粉病有保护、治疗和抑制产孢的作用。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杀菌剂品种,是杀菌剂领域中一大里程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这类杀菌剂的活性基团是甲氧基丙烯酸(酯/酰胺),主要作用于真菌的线粒体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bel复合物 ,阻止电子传递从而抑制真菌生长。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而且能在植物体内、土壤和水中很快降解。尽管该类杀菌剂作用机理独特,与其它杀菌剂一样,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也难逃抗性的厄运,且使用成本高,所以限制了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的大面积推广使用。下面介绍几个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品种。B密菌酯,其它中文名阿米西达,英文通用名azoxystrobin,化学名称(E) 2-[2-[6-(2-氰基苯氧基)B密卩定-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闻效、广谱,几乎可以防治所有真菌病害,对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具有保护、铲除、渗透和内吸作用,能抑制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以进行土壤处理。适宜的作物为谷物、水稻、葡萄、马铃薯、蔬菜、果树、豆类及其它作物等。苯酿菌酷,化学名称(E) _2_ [2_ (2, 5- 二甲基苯氧基甲苯)-苯基]_3_甲氧基丙烯酸甲酯,苯醚菌酯是由浙江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广谱、内吸杀菌剂,杀菌活性较高,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可用于防治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丁香菌酯,英文通用名coumoxystrobin,化学名称(E)-2-(2-((3-丁基-4-甲基-香豆素-7-基-氧基)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是一种高效广谱的农用杀菌剂,对由鞭毛菌、结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如油菜菌核病、苹果树腐烂病、水稻稻瘟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等有很好的防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作物安全的农用杀菌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上的应用。为了克服现有单一制剂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含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由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组成,其中,(1)第一活性成分为苯菌酮; (2)第二活性成分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所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优选自嘧菌酯、苯醚菌酯、丁香菌酯;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I :10 20 :1,优选为I :5 10 :1,更优选为I :2 5 :1,最优选为2 :1。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5% 85%,优选为8% 70%ο本专利技术杀菌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对于水分散粒剂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使用相应的助剂完成本专利技术。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 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中一种或多种;粘结剂如硅藻土、玉米淀粉、PVA、羧甲基(乙基)纤维素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一种或多种。对可湿性粉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一种或多种。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NNO)、TERSPERSE 2020 (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中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农乳700# (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 (通用名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吐温-60# (通用名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农乳1601# (通用名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TERSPERSE 4894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 2500中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中一种或多种;消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对可分散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TERSPERSE 2020中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BY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系列乳化剂(BY-110、BY-125、BY-140)、农乳 700#、农乳 2201#、斯盘-60#、吐温-60#、农乳 1601#、TERSPERSE 4894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 2500中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白炭黑、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分散介质如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油酸甲酯、柴油、机油、矿物油中一种或多种。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来说明苯菌酮和嘧菌酯、苯醚菌酯、丁香菌酯混配对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的增效作用。为了防治农作物白粉病,专利技术人以苯菌酮与嘧菌酯、苯醚菌酯、丁香菌酯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具体方法为 试验对象为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将原药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11—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11部分防治瓜类白粉病试验盆栽法》。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药剂组合和配比不同,浓度梯度设置亦有所不同,防效在5% 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用加有少量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纯净水,洗取长满白粉病菌黄瓜叶片上的新鲜孢子,用双层纱布过滤,制成孢子浓度为I X IO5个孢子/毫升的悬浮液备用。每处理3盆,4次重复,并设只含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空白对照。用孢子悬浮液在药剂处理前24h接种,将药液均匀喷施于叶面至全部润湿,待药液自然风干后备用。接种和药剂处理后的盆栽黄瓜自然风干,然后移至恒温室,在温度20°C 24°C的条件下培养7天 10天。待空白对照病叶率达到80%以上时,分级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每处理至少调查30片叶,分级标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由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组成,(1)第一活性成分为苯菌酮;(2)第二活性成分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10~2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由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组成, (1)第一活性成分为苯菌酮; (2)第二活性成分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I :10 20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含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干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选自嘧菌酯、苯醚菌酷、丁香菌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I :5 10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含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I :2 5: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含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甫,何爱华,冯建雄,张崇斌,时晓磊,张杰,黄发伟,韦挺,侯江利,孙瑞,赵海军,梅红玉,寇鹏斌,乌小瑜,陆海瑞,达普妮,梁百亮,周大伟,杨子瑶,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