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钛管换热器,其包括有外桶、分别设于所述外桶两端的端盖一及端盖二,所述端盖一上设有出水口及冷媒进出管,所述端盖二上设有进水口,所述钛管换热器还包括有内桶和引流管,所述内桶设于所述外桶内,所述内桶的一端与所述外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端盖一连接,所述内桶与所述外桶之间形成环形的外腔体,所述引流管伸入所述内桶内并与所述内桶形成环形的内腔体,在所述内腔体内盘绕所述引流管设有内冷媒管,在所述外腔体内盘绕所述内桶设有外冷媒管,所述内冷媒管和所述外冷媒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冷媒介质流经所述内腔体及所述外腔体时与所述内冷媒管与所述外冷媒管充分接触,延长了水路换热长度,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钛管换热器。
技术介绍
钛管换热器又称钛炮,其采用钛管及PVC管精制而成,广泛应用于泳池热泵机、海鲜机和海水源热泵等具腐蚀性水源的机器中。钛管换热器桶内采用纯钛管加工而成,外壳采用PVC塑料。钛管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表面不易产生氧化层,不污染介质,环保无毒,彻底杜绝了因海水腐蚀蒸发器而产生的系统故障;外壳采用PVC塑料管焊接而成,适用水温低于50度的热水加热制冷,能够承受O. 63Mpa、0. 8Mpa及I. OMpa的压力,具有非常好的防 漏性,安全耐用,同时具备良好的保温效果,且外表美观。钛管换热器一般内部结构比较单一,而且由于钛管盘管弯管不均匀,盘管与桶壁的间隙较大,造成液体在钛炮内换热的时间较短,影响换热效率,现有技术中的为增加换热效率,多采用增加钛管的长度及桶身高度,而钛管的价格比较昂贵,这样无疑会增加成本;另一方面,若加高桶身,则会增加钛管换热器的整体高度,体积大,增加整机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钛管换热器,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能够提高钛管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且体积小、成本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钛管换热器,其包括有外桶、分别设于所述外桶两端的端盖一及端盖二,所述端盖一上设有出水口及冷媒进出管,所述端盖二上设有进水口,所述钛管换热器还包括有内桶和引流管,所述内桶设于所述外桶内,所述内桶的一端与所述外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端盖一连接,所述内桶与所述外桶之间形成环形的外腔体,所述引流管伸入所述内桶内并与所述内桶形成环形的内腔体,在所述内腔体内盘绕所述引流管设有内冷媒管,在所述外腔体内盘绕所述内桶设有外冷媒管,所述内冷媒管和所述外冷媒管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本体、弯头及连接管,所述本体伸入到所述内桶内并靠近所述内桶的底部,所述连接管与水管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还包括有异径套,所述异径套设于所述本体和所述弯头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冷媒管与冷媒进管连通,所述内冷媒管与冷媒出管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冷媒管的下端与所述内冷媒管的下端连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钛管换热器通过在外桶内增设内桶,并使所述弓I流管插入所述内桶的底部,并在所述内腔体和所述外腔体分别盘设有连通的内冷媒管和外冷媒管。在钛管换热器进行换热作业时,水流从所述进水口进入并直达所述内桶的底部,顺着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内桶形成的内腔体流下,并与所述内冷媒管接触;水流再通过所述内桶进入到所述外桶内,即水流从所述内腔体进入到所述外腔体内,并逐步累积,在此过程中水流与所述外冷媒管接触,最后水流从所述出水口流出,水流冲开设于出水口处的水流开关而启动压缩机。通过在所述内腔体所述内冷媒管、在所述外腔体设置所述外冷媒管,使冷媒介质流经所述内腔体及所述外腔体时与所述内冷媒管与所述外冷媒管充分接触,延长了水路换热长度,从而提闻了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钛管换热器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钛管换热器,其包括有外桶10、分别设于所述外桶10两端的端盖一 11及端盖二 12。其中,所述端盖一 11设于所述外桶10的上端,所述端盖一 11的上端设有冷媒进出管14、侧壁设有出水口 13 ;所述端盖二 12设于所述外桶10的下端,所述端盖二 12的侧壁设有进水口 15。所述外桶10内设有内桶16,所述内桶16的上端与所述端盖一 11连接,所述内桶16的下端与所述外桶10连通,引流管17从所述进水口 15伸入并靠近所述内桶16的上底部、且留有足够的空隙供水流动;这样,所述内桶16与所述外桶10之间形成环形的外腔体18,所述引流管17与所述内桶16之间形成环形的内腔体19,且所述内腔体19与所述外腔体18在所述内桶16的底部连通。在所述内腔体19内设有内冷媒管20,所述内冷媒管20盘绕所述引流管17设置,在所述外腔体18内设有外冷媒管21,所述外冷媒管21盘绕所述内桶16设置,所述内冷媒管20的下端与所述外冷媒管21的下端连通,且外冷媒管21与冷媒进管连通,而所述内冷媒管20与冷媒出管连通。如图2所示,所述引流管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本体22、异径套23、弯头24及连接管25,所述本体22伸入到所述内桶16内并靠近所述内桶16的上底部,所述连接管25与水管连接。如图I所示(箭头所示方向即为水流方向),在钛管换热器进行换热作业时,水流从所述进水口 15进入并直达所述内桶16的上底部,顺着所述引流管17与所述内桶16形成的内腔体19流下,并与所述内冷媒管20接触;水流再通过所述内桶16进入到所述外桶10内,即水流从所述内腔体19进入到所述外腔体18内,并逐步累积,在此过程中水流与所述外冷媒管21接触,最后水流从所述出水口 13流出,水流冲开设于出水口 13处的水流开关而启动压缩机。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钛管换热器,其包括有外桶、分别设于所述外桶两端的端盖一及端盖二,所述端盖一上设有出水口及冷媒进出管,所述端盖二上设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内桶和引流管,所述内桶设于所述外桶内,所述内桶的一端与所述外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端盖一连接,所述内桶与所述外桶之间形成环形的外腔体,所述引流管伸入所述内桶内并与所述内桶形成环形的内腔体,在所述内腔体内盘绕所述引流管设有内冷媒管,在所述外腔体内盘绕所述内桶设有外冷媒管,所述内冷媒管和所述外冷媒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钛管换热器,其包括有外桶、分别设于所述外桶两端的端盖ー及端盖ニ,所述端盖ー上设有出水ロ及冷媒进出管,所述端盖ニ上设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内桶和引流管,所述内桶设于所述外桶内,所述内桶的一端与所述外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端盖ー连接,所述内桶与所述外桶之间形成环形的外腔体,所述引流管伸入所述内桶内并与所述内桶形成环形的内腔体,在所述内腔体内盘绕所述引流管设有内冷媒管,在所述外腔体内盘绕所述内桶设有外冷媒管,所述内冷媒管和所述外冷媒管连通。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斯,
申请(专利权)人:陈立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