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防止电磁辐射扩散的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032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有效防止电磁辐射扩散的电磁炉,由烹饪锅体(1)、电磁炉外壳(2)、电磁线圈盘(3)、锅体导磁垫片(4)、电磁屏蔽罩体(5)、电磁相位转换器(6)、导线(7)、电源地线(8)构成,其特征在于:罩在电磁炉线圈盘四周以及底部的电磁屏蔽罩体和烹饪锅体底部的锅体导磁垫片形成闭合屏蔽罩体,并通过线路与电磁相位转换器连接,电磁相位转换器与电源地线连接。在电磁炉工作运行时辐射到四周多余的电磁辐射会得到闭合屏蔽罩体有效的屏蔽,并经过电磁相位转换器连接电源地线得到有效释放。(*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炉,尤其涉及一种有效防止电磁辐射扩散的电磁炉
技术介绍
随着电磁炉逐渐成为大众家庭的厨房必备电器,因其无明火,热效率高等优点,在方便人们快捷生活的同时,传统电磁炉产生的电磁福射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无形伤害。传统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将50HZ的低频交流电转变成为30KHZ-40KHZ的高频交流电,直接加到电磁炉的线圈盘中产生大功率的电磁场,再利用电磁场使锅体产生涡流而进行加热,也就是说传统电磁炉是直接利用电磁辐射对锅具加热工作的。传统电磁炉在工作时电磁线圈盘产生的电磁辐射除了给炉面上的锅体加热外,还有部分电磁辐射会从电磁炉体及锅体向外泄放,这部分向外泄放的电磁辐射就是危害人体健康的电磁辐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克服传统电磁炉不能有效的屏蔽电磁辐射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电磁辐射扩散的电磁炉,由烹饪锅体(I)、电磁炉外壳(2)、电磁线圈盘(3)、锅体导磁垫片(4)、电磁屏蔽罩体(5)、电磁相位转换器(6)、导线(7)、电源地线(8)构成。其特征在于罩在电磁炉线圈盘四周以及底部的电磁屏蔽罩体和烹饪锅体底部的锅体导磁垫片形成闭合屏蔽罩体,并通过线路与电磁相位转换器连接,电磁相位转换器与电源地线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综合运用电磁屏蔽罩体、锅体导磁垫片、电磁相位转换器等,将罩在电磁炉线圈盘四周以及底部的电磁屏蔽罩体和烹饪锅体底部的锅体导磁垫片形成闭合的屏蔽罩体,在电磁炉工作运行时辐射到四周的多余辐射会得到有效的屏蔽,并经过电磁相位转换器使电磁辐射通过电源地线得以释放。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I所示,烹饪锅体(I)由导磁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而成,置于加工成型的电磁炉外壳(2)上,通过电磁线圈盘(3)的中空部分穿过导线(7),导线(7)的上端为导磁性能良好的锅体导磁垫片(4),锅体导磁垫片(4)与烹饪锅体(I)紧密接触,导线(7)下端与电磁屏蔽罩体(5)相连接。烹饪锅体(I)、锅体导磁垫片(4)与电磁屏蔽罩体(5)形成一个闭合屏蔽罩体,闭合屏蔽罩体与电磁相位转换器(6)连接,电磁相位转换器(6)与电源地线(8)连接。在电磁炉工作运行时辐射到四周多余的电磁辐射会得到有效的屏蔽,且由此产生的多余电磁辐射经过电磁相位转换器(6)连接电源地线得到有效释放,从而减少电磁炉在正常工作时对人体的电磁辐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效防止电磁辐射扩散的电磁炉,由烹饪锅体(1)、电磁炉外壳(2)、电磁线圈盘(3)、锅体导磁垫片(4)、电磁屏蔽罩体(5)、电磁相位转换器(6)、导线(7)、电源地线(8)构成,其特征在于:罩在电磁炉线圈盘四周以及底部的电磁屏蔽罩体和烹饪锅体底部的锅体导磁垫片形成闭合屏蔽罩体,并通过线路与电磁相位转换器连接,电磁相位转换器与电源地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防止电磁辐射扩散的电磁炉,由烹饪锅体(I)、电磁炉外壳(2)、电磁线圈盘⑶、锅体导磁垫片⑷、电磁屏蔽罩体(5)、电磁相位转换器(6)、导线(7)、电源地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慧安伟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