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004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矿用灯具,属于煤矿井下照明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易于维护与清洗的矿用灯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壳盖、电源腔、光源腔和后盖依次安装在一起构成灯具主体,进线嘴组件安装在电源腔的两侧,所述光源腔的结构为:灯珠或灯条设置在散热体上,透明的灯罩和散热体插装在一起组合成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整体结构;所述灯罩两侧设有内扣,所述散热体两侧设有外扣,灯罩上的内扣和散热体上的外扣配合插装在一起使灯罩和散热体紧密连接;所述灯罩用PC材料或PVC材料或PE材料制作;所述散热体为铝质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煤矿井下巷道中照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矿用灯具,属于煤矿井下照明装置
技术背景 煤矿井下要用到照明灯具,尤其是巷道里的巷道灯。传统的直型矿用灯具,光源腔由钢化玻璃管内置灯管或灯条,玻璃管前有铁丝网,后有金属反光罩;同时光源腔前后两端采用金属拉杆将壳体、玻璃管组件、后盖固定到一起;结构繁琐,不便于维护或清洗。现在还有一种直型矿用灯具,光源腔由散热体、灯条和透明罩组成,透明罩通过螺钉组件、压紧条和密封垫固定压紧在散热体上;光源腔前后两端也采用金属拉杆将壳体、散热体、后盖固定到一起;结构也较繁琐,结构件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易于维护与清洗的矿用灯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矿用灯具,包括壳盖、电源腔、进线嘴组件、光源腔和后盖,壳盖、电源腔、光源腔和后盖依次安装在一起构成灯具主体,进线嘴组件安装在电源腔的两侧,所述光源腔的结构为灯珠或灯条设置在散热体上,透明灯罩和散热体插装在一起组合成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整体结构。所述灯罩两侧设有内扣,所述散热体两侧设有外扣,灯罩上的内扣和散热体上的外扣配合插装在一起使灯罩和散热体紧密连接。所述灯罩两侧设有外扣,所述散热体两侧设有内扣,灯罩上的外扣和散热体上的内扣配合插装在一起使灯罩和散热体紧密连接。所述灯罩两侧设有凸起,所述散热体两侧设有与灯罩上凸起相配合的凹槽,灯罩上的凸起和散热体上的凹槽配合插装在一起使灯罩和散热体紧密连接。所述灯罩用PC材料或PVC材料或PE材料制作。所述散热体为铝质材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光源腔主体结构由散热体与透明灯罩插装在一起构成,它们之间无需压条、密封条和紧固件,透明灯罩用PC材料制作,坚固耐用,使得光源腔周围无需铁丝网和金属反光护罩,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易于清洗。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截面图。图3为图I第二种结构的A-A截面图。图4为图I第三种结构的A-A截面图。图5为图I第四种结构的A-A截面图。图中1为壳盖,2为电源腔,3为进线嘴组件,4为光源腔,5为后盖,6为灯珠或灯条,7为散热体,8为灯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矿用灯具,包括壳盖I、电源腔2、进线嘴组件3、光源腔4和后盖5,壳盖I、电源腔2、光源腔4和后盖5依次安装在一起构成灯具主体,进线嘴组件3安装在电源腔2的两侧,所述光源腔4的结构为灯珠或灯条6设置在散热体7上,透明灯罩8和散热体7插装在一起组合成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整体结构。 所述灯罩8两侧设有内扣,所述散热体7两侧设有外扣,灯罩8上的内扣和散热体7上的外扣配合插装在一起使灯罩8和散热体7紧密连接。所述灯罩8两侧设有外扣,所述散热体7两侧设有内扣,灯罩8上的外扣和散热体7上的内扣配合插装在一起使灯罩8和散热体7紧密连接。所述灯罩8两侧设有凸起,所述散热体7两侧设有与灯罩8上凸起相配合的凹槽,灯罩8上的凸起和散热体7上的凹槽配合插装在一起使灯罩8和散热体7紧密连接。所述灯罩8用PC材料或PVC材料或PE材料制作。所述散热体7为铝质材料。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只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例如,本技术中的灯罩8和散热体7还可以以如图5所示的方式插装在一起,即灯罩8两侧设有凹槽,散热体7两侧设有与灯罩8两侧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灯具,包括壳盖(I)、电源腔(2)、进线嘴组件(3)、光源腔(4)和后盖(5),壳盖(I)、电源腔(2)、光源腔(4)和后盖(5)依次安装在一起构成灯具主体,进线嘴组件(3)安装在电源腔(2)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腔(4)的结构为灯珠或灯条(6)设置在散热体(7)上,透明灯罩(8)和散热体(7)插装在一起组合成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整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矿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8)两侧设有内扣,所述散热体(7 )两侧设有外扣,灯罩(8 )上的内扣和散热体(7 )上的外扣配合插装在一起使灯罩(8)和散热体(7)紧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矿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8)两侧设有外扣,所述散热体(7 )两侧设有内扣,灯罩(8 )上的外扣和散热体(7 )上的内扣配合插装在一起使灯罩(8)和散热体(7)紧密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矿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8)两侧设有凸起,所述散热体(7)两侧设有与灯罩(8)上凸起相配合的凹槽,灯罩(8)上的凸起和散热体(7)上的凹槽配合插装在一起使灯罩(8)和散热体(7)紧密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矿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8)用PC材料或PVC材料或PE材料制作。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矿用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体(7)为铝质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矿用灯具,属于煤矿井下照明装置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易于维护与清洗的矿用灯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壳盖、电源腔、光源腔和后盖依次安装在一起构成灯具主体,进线嘴组件安装在电源腔的两侧,所述光源腔的结构为灯珠或灯条设置在散热体上,透明的灯罩和散热体插装在一起组合成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整体结构;所述灯罩两侧设有内扣,所述散热体两侧设有外扣,灯罩上的内扣和散热体上的外扣配合插装在一起使灯罩和散热体紧密连接;所述灯罩用PC材料或PVC材料或PE材料制作;所述散热体为铝质材料;本技术特别适用于煤矿井下巷道中照明。文档编号F21W131/402GK202613236SQ20122025326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军平, 李卫锋 申请人:山西博世双利电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灯具,包括壳盖(1)、电源腔(2)、进线嘴组件(3)、光源腔(4)和后盖(5),壳盖(1)、电源腔(2)、光源腔(4)和后盖(5)依次安装在一起构成灯具主体,进线嘴组件(3)安装在电源腔(2)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腔(4)的结构为:灯珠或灯条(6)设置在散热体(7)上,透明灯罩(8)和散热体(7)插装在一起组合成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整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平李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博世双利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