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抗震建筑,尤其涉及ー种抗震的重叠体型建筑。
技术介绍
不同的地域处于不同的地震帯,当不同的地震带发生地震时,震波对地面的冲击方向就不同,地面上的建筑物毁坏的程度也不同。当地震来临时,导致建筑物不同程度的倒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避免建筑物破坏,按抗震要求设置的垂直的构造缝叫做抗震縫。目前,公知的建筑抗震缝主要是沿着建筑物单体外轮廓直线或折线设置,使得建筑物分成若干的独立抗震单元,便于抗震设计,此种抗震缝虽然简单、易操作,但只适用于一般体型建筑,无法适用于平立面复杂的建筑,特别是重叠体型建筑,重叠体型建筑在外观上呈若干块体沿竖向重叠布置,为了满足抗震设计要求,通常需要增加许多结构设计难度及相应的建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的抗震的重叠体型建筑。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震的重叠体型建筑,包括分隔的第一地下室、第二地下室以及设在第一地下室上的第一立柱、设在第二地下室上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位于所述第一地下室上围合有第一独立抗震单元,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震的重叠体型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隔的第一地下室、第二地下室以及设在第一地下室上的第一立柱、设在第二地下室上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位于所述第一地下室上围合有第一独立抗震单元,所述第二立柱的外侧位于所述第二地下室上围合有第二独立抗震单元,所述第一独立抗震单元、第二独立抗震单元的内侧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外侧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环形抗震缝、第二环形抗震缝,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横跨有第三独立抗震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的重叠体型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隔的第一地下室、第二地下室以及设在第一地下室上的第一立柱、设在第二地下室上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位于所述第一地下室上围合有第一独立抗震单元,所述第二立柱的外侧位于所述第二地下室上围合有第二独立抗震单元,所述第一独立抗震单元、第二独立抗震单元的内侧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外侧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环形抗震缝、第二环形抗震缝,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横跨有第三独立抗震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震的重叠体型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第ニ立柱的顶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谨,谈丽华,路江龙,杨律磊,傅根洲,王迅飞,胡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