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内部折叠开合屋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787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部折叠开合屋盖结构,包括内部折叠连杆机构及外部环形连杆机构,内部折叠连杆机构为n个菱形四连杆机构通过对角线上的两个节点首尾相连构成,环形连杆机构包括由首尾连接的n根直杆构成的正n边形杆,在每根直杆上分别设有连杆机构单元,连杆机构单元由内置平行四边形机构和外置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n根直杆的两端与支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正n边形杆上的单自由度环形连杆机构增加了和支座连接处结构的刚度,克服了传统折叠网架结构受力性能较差和刚度较弱的缺点;而且由于外部环形连杆机构的单自由度特性,减小了驱动装置的数量;另外,由于内部使用了菱形四连杆机构首尾相连构成的连杆机构,增大了屋盖的开启范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屋盖结构,尤其是一种开合屋盖结构。
技术介绍
折叠网格结构,主要是折叠网架以及折叠网壳结构,具有工期短、易搬迁和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已引起了现代建筑师的极大兴趣。国外对折叠网格结构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并已有应用的工程实例。但其在折叠开合屋盖中使用较少,主要原因有(1)折叠网格结构的节点设计一般比较复杂,目前尚缺乏构造简单且实用、造价低廉的适合工程应用的节点设计;(2)折叠网格结构的构件除受轴力外,还受一定弯矩,受力性能不佳,造价较高;(3)折叠网格结构的刚度很差,位移较难满足使用要求。·目前,已经建成的开合屋盖机构,大多是刚性网格屋盖单元的水平移动式或者水平旋转移动式,而折叠开合屋盖也是以索膜屋盖结构的折叠开合为主。对于前者,开合屋盖建筑结构形式较为简单;对于后者其设计和施工均较为复杂,造价极高,一般只能用于意义重大的体育场馆中,无法满足一些中小型跨度建筑对屋盖开启闭合功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开合屋盖结构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部折叠开合屋盖结构,该结构不仅能满足建筑对屋盖开合的各项功能要求,还具有设计和施工方便等优点,能较好地满足中小跨度建筑对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部折叠开合屋盖结构,包括内部折叠连杆机构及外部环形连杆机构,所述的内部折叠连杆机构为n个菱形四连杆机构通过对角线上的两个节点首尾相连构成,菱形四连杆机构另外一个对角线上的两个节点为内圈节点和外圈节点,其中n不小于3且不大于7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连杆机构包括由首尾连接的n根直杆(1)构成的正n边形杆,在每根直杆(1)上分别设有连杆机构单元,所述的连杆机构单元由内置平行四边形机构和外置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所述n根直杆(1)的两端与支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内置平行四边形机构由第一固定杆、第一边杆(3)、第一连杆(4)及第一末杆组成,且第一固定杆为二分之一直杆(1),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一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部折叠开合屋盖结构,包括内部折叠连杆机构及外部环形连杆机构,所述的内部折叠连杆机构为η个菱形四连杆机构通过对角线上的两个节点首尾相连构成,菱形四连杆机构另外一个对角线上的两个节点为内圈节点和外圈节点,其中η不小于3且不大于720,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环形连杆机构包括由首尾连接的η根直杆(I)构成的正η边形杆,在每根直杆(I)上分别设有连杆机构单元,所述的连杆机构单元由内置平行四边形机构和外置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所述η根直杆(I)的两端与支座固定连接, 所述的内置平行四边形机构由第一固定杆、第一边杆(3)、第一连杆(4)及第一末杆组成,且第一固定杆为二分之一直杆(I),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一边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边杆(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与第一末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末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外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国冯健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