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上抗风浪基坑围护结构。
技术介绍
桥墩、船坞、船闸等涉水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往往需建造大型水上基坑,以便创造主体结构干施工条件,一般常采用单排钢板桩加内支撑体系的水上基坑干施工方案,这种方案经济性较好,但存在抗风浪能力弱,其止水效果取决于钢板桩锁口内的止水材料及锁口质量,且一旦锁口破坏而漏水,则难以补救。在实际工程中采用该结构的水上基坑均遇到不同程度的渗漏,个别渗漏严重而不得不局部拆除损坏的钢板桩而重新补钢板桩,导致工期延长,投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上抗风浪基坑围护结构,其断面刚度大、抗风浪能力强、抗渗漏风险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水上抗风浪基坑围护结构,包括设在临水侧的外围墙、设在临基坑侧的内围墙,所述外围墙由一排连续的第一板桩围成,所述内围墙由一排连续的第二板桩围成,所述内围墙的外侧设有旋喷止水墙,所述旋喷止水墙紧靠内围墙设置,所述内围墙的内侧设有内支撑体系,所述旋喷止水墙由一排连续的旋喷桩围成,还包括一设在外围墙、内围墙和旋喷止水墙顶上的防浪墙。优选地,所述第一板桩为钢板桩或混凝土桩,所述第二板桩为钢板桩。本技术的水上抗风浪基坑围护结构可改善因断面刚度小而抗风浪能力弱、以及因钢板桩锁口破坏或锁口内的止水材料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漏水等缺点,具有断面刚度大、抗风浪能力强、抗渗漏风险强、结构安全、可靠、废弃工程量小、经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水上抗风浪基坑围护结构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水上抗风浪基坑围护结构,包括设在临水侧的外围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上抗风浪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设在临水侧的外围墙、设在临基坑侧的内围墙,所述外围墙由一排连续的第一板桩(1)围成,所述内围墙由一排连续的第二板桩(2)围成,所述内围墙的外侧设有旋喷止水墙,所述旋喷止水墙紧靠内围墙设置,所述内围墙的内侧设有内支撑体系,所述旋喷止水墙由一排连续的旋喷桩(3)围成,还包括一设在外围墙、内围墙和旋喷止水墙顶上的防浪墙(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抗风浪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设在临水侧的外围墙、设在临基坑侧的内围墙,所述外围墙由一排连续的第一板桩(I)围成,所述内围墙由一排连续的第二板桩(2)围成,所述内围墙的外侧设有旋喷止水墙,所述旋喷止水墙紧靠内围墙设置,所述内围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泽坤,顾宽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