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嘉瀚专利>正文

万能笔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487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万能笔帽,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设计欠佳,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笔帽的本体呈圆柱,本体至少一端设有笔孔;其要点是所述本体的笔孔内径设有喇叭形的软套,软套喇叭形向笔孔内缩进,软套与笔孔的内径之间设有间距,软套与本体连为一体;所述本体的外径至少设有一条凸棱。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应用笔具范围广;适合作为各种笔具的笔帽使用,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笔帽,是一种万能笔帽
技术介绍
笔是供人们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根据其结构不同分为毛笔、圆珠笔、钢笔、中性笔等,其中圆珠笔、中性笔等一般设有笔帽。笔帽,或称笔盖,是为了防止水性笔或油性笔中的墨汁蒸发,以及保护笔头免受撞击的保护装置,并且有装饰和便于携带的作用。但笔帽一旦丢失,其买配较为不便;同时由于各笔具的尺寸大小不同,其笔孔的要求各有不同。为此,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专利号ZL200820214719. 5,授权公告日2009年11月4日,技术名称“万能防摔笔帽”;该笔帽包括外壳、弹性卡片、软体塑料和圆锥形柱体附重物;其特征是附重物的整体插入安装在笔帽的内部下端,软体塑料附着在附重物上,弹性卡片的下端顶在软体塑料的上端,弹性卡片的两侧内凹卡接在笔帽的内侧凸起卡头;根据不同 的笔的形状缩成不同大小的锥形,同时在下滑的过程中,随着两软体塑料的合拢,笔体被夹紧,并依靠其产生的摩擦力达到固定笔体的效果。但其软体塑料结构设计欠佳,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万能笔帽,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设计欠佳,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万能笔帽,该笔帽的本体呈圆柱,本体至少一端设有笔孔;笔具的笔尖端套入笔孔,或本体的两端设置笔孔,均可套入笔具的笔尖端。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本体的笔孔内径设有喇叭形的软套,软套喇叭形向笔孔内缩进,软套与笔孔的内径之间设有间距,软套与本体连为一体。笔具的笔尖端通过过盈套合方式固定于本体的笔孔,笔孔喇叭形的软套使该笔帽适用于圆珠笔、中性笔等笔具。所述本体的外径至少设有一条凸棱。凸棱加强本体的强度,以及防止本体在水平放置时滚动。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应用笔具范围广;适合作为各种笔具的笔帽使用,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半剖结构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序号及名称1、本体,101、笔孔,102、软套,103、凸棱。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I、图2所示,该笔帽的本体I呈圆柱,本体的一端设有笔孔101 ;本体的笔孔内径设有喇叭形的软套102,软套喇叭形向笔孔内缩进,软套与笔孔的内径之间设有间距,软套与本体连为一体;本体的外径设有一条凸棱103。 如图I所示,使用时,笔具的笔尖端套入本体的笔孔内,笔孔内的软套向笔孔内径两侧收缩,软套弯曲呈弓形,并扣合主笔具的笔尖端。由于软套呈 喇叭形向笔孔内缩进,软套与笔孔的内径之间设有间距,因此,其使用的笔具范围较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万能笔帽,该笔帽的本体(1)呈圆柱,本体至少一端设有笔孔(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笔孔(101)内径设有喇叭形的软套(102),软套喇叭形向笔孔内缩进,软套与笔孔的内径之间设有间距,软套与本体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能笔帽,该笔帽的本体(I)呈圆柱,本体至少一端设有笔孔(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的笔孔(101)内径设有喇叭形的软套(102),软套喇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嘉瀚李延芳
申请(专利权)人:方嘉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