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205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2:06
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属医疗用器件。包括头部封闭成圆锥体形状、外周表面刻有长度标记的导管体,配合于导管体内腔、尾部具有圆环形把手的导引钢丝,其特征是导管体头颈部外周设计有至少1个椭圆球状扩张球,每个扩张球的直径最大处设计有至少1个连通于导管体内腔的引流孔;导管体尾部外周设计有卡接环;卡接环以下的导管体尾端卡接有注射用活动接头。所述的导管体头颈部外周设计有至少1个椭圆球状扩张球,扩张球直径大小设计成:位置距离导管体头部越大,其直径越大。经试用显示了:头部既能起到多次逐步扩张堵塞的输尿管,又能一次清除堵塞的输尿管中的沉积物;尾部能无泄漏地严密配合药物注射器注射药液。(*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次性医疗用品,特别是用于扩张疏通输尿管用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
技术介绍
输尿管导管是一种用于扩张疏通输尿管,配合输尿管镜检查,以对症治疗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现有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如图4所示,包括头部封闭成圆锥体形状、外周表面刻有长度标记的导管体01,配合于导管体内腔、尾部具有圆环形把手的导引钢丝02,在导管体头颈部设计有引流孔04。现有技术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不足I、对于输尿管堵塞严重的患者,为了逐步扩张疏通输尿管,必须多次更换导管体 01外径渐次增大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以逐步扩张堵塞的输尿管,渐次清除堵塞的输尿管中的沉积物。这样的有创伤检查中多次更换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一方面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也成倍增加了患者尿路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意味着多次增加医疗成本,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造成资源浪费,与低碳理念相违背。2、当疏通输尿管过程中或结束后需要注射药液时,只能用注射器的针头伸入导管体01尾部内腔,由于注射器的针头与导管体01尾部内腔设计中并没有严密的配合,必然造成药液的泄漏,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由此可见,研究并设计一种头部既能起到多次逐步扩张堵塞的输尿管,又能一次清除堵塞的输尿管中的沉积物,而且尾部还能无泄漏地严密配合药物注射器注射药液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头部既能起到多次逐步扩张堵塞的输尿管,又能一次清除堵塞的输尿管中的沉积物,而且尾部还能无泄漏地严密配合药物注射器注射药液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包括头部封闭成圆锥体形状、外周表面刻有长度标记的导管体,配合于导管体内腔、尾部具有圆环形把手的导引钢丝,其特征是导管体头颈部外周设计有至少I个椭圆球状扩张球,每个扩张球的直径最大处设计有至少I个连通于导管体内腔的引流孔;导管体尾部外周设计有卡接环;卡接环以下的导管体尾端卡接有注射用活动接头。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如下的进一步技术措施来实现所述的导管体头颈部外周设计有至少I个椭圆球状扩张球的直径大小设计成 位置距离导管体头部越大,其直径越大。该项设计的技术效果是在使用中对患者输尿管逐步扩张,渐次清除堵塞的输尿管中的沉积物。所述的卡接环以下的导管体尾端外径与注射用活动接头前部管状内腔之间呈过盈配合。该项设计的技术效果是使导管体尾端与注射用活动接头前部管状内腔之间严密配合,不会让药液泄漏。所述的注射用活动接头后部锥管状内腔与常用药物注射器的前端外周之间呈过盈配合。该项设计的技术效果是使注射用活动接头后部锥管状内腔与常用药物注射器的前端外周之间严密配合,不会让药液泄漏。本技术实施得到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经试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显示了如下有益效果I、输尿管导管头部既能起到多次逐步扩张堵塞的输尿管,又能一次清除堵塞的输尿管中的沉积物。现有技术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为了逐步扩张疏通输尿管,必须多次,如3次、5次更换导管体外径渐次增大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与此相比,本技术中导管体头颈部外周设计有至少I个直径大小设计成位置距离导管体头部越大,其直径越大的椭圆球状扩张球,采用具有3个、5个直径依次增大的扩张球的、本技术实施得到的 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只需使用一次,就起到现有技术3次、5次更换导管体外径渐次增大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的效果,将多次逐步扩张堵塞的输尿管简化成一次完成清除堵塞的输尿管中的沉积物。2、输尿管导管尾部能无泄漏地严密配合药物注射器注射药液。与现有技术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在实际使用中造成药液的泄漏相比,本技术实施得到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由于尾部卡接环以下的导管体尾端卡接有注射用活动接头。而且卡接环以下的导管体尾端外径与注射用活动接头前部管状内腔之间呈过盈配合,注射用活动接头后部锥管状内腔与常用药物注射器的前端外周之间呈过盈配合。确保了当疏通输尿管过程中或结束后需要注射药液时,能方便地卡接与常用药物注射器的前端外周呈过盈配合的注射用活动接头;确保了药液注射过程无泄漏。附图说明图I为符合本技术主题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将本技术的实施细节说明如下如图1、2、3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包括头部封闭成圆锥体形状、外周表面刻有长度标记的导管体1,配合于导管体内腔、尾部具有圆环形把手的导引钢丝2,其特征是——导管体头颈部外周设计有至少I个椭圆球状扩张球3,每个扩张球的直径最大处设计有至少I个连通于导管体内腔的引流孔4 ;——导管体尾部外周设计有卡接环5 ;卡接环以下的导管体尾端卡接有注射用活动接头6。如图1、2、3所示,所述的导管体头颈部外周设计有至少I个椭圆球状扩张球3的直径大小设计成位置距离导管体头部越大,其直径越大。如图1、2、3所示,所述的卡接环以下的导管体I尾端外径11与注射用活动接头6前部管状内腔61之间呈过盈配合。所述的注射用活动接头6后部锥管状内腔62与常用药物注射器的前端外周之间呈过盈配合。实施例之一如图2所示,导管体头颈部外周设计有3个直径依次增大的扩张球,每个扩张球的直径最大处设有将输尿管中的沉积物引流入导管内腔,然后排出体外的引流孔。为使引流更加畅通,所述引流孔的位置逐个交错设计。实施例之二 如图3所示,导管体头颈部外周设计有5个直径依次增大的扩张球,每个扩张球的直径最大处设有将输尿管中的沉积物引流入导管内腔、然后排出体外的引流孔。为使引流更加畅通,所述引流孔的位置逐个交错设计,而且第5个扩张球上设有2个引流孔,其中I个引流孔的孔道与导管体内腔不成垂直设置,均是为了使引流更为通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包括头部封闭成子弹头形状、外周表面刻有长度标记的导管体(1),配合于导管体内腔、尾部具有圆环形把手的导引钢丝(2),其特征是——导管体头颈部外周设计有至少1个椭圆球状扩张球(3),每个扩张球的直径最大处设计有至少1个连通于导管体内腔的引流孔(4);——导管体尾部外周设计有卡接环(5);卡接环以下的导管体尾端卡接有注射用活动接头(6)。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包括头部封闭成子弹头形状、外周表面刻有长度标记的导管体(I),配合于导管体内腔、尾部具有圆环形把手的导引钢丝(2),其特征是——导管体头颈部外周设计有至少I个椭圆球状扩张球(3),每个扩张球的直径最大处设计有至少I个连通于导管体内腔的引流孔(4);——导管体尾部外周设计有卡接环(5);卡接环以下的导管体尾端卡接有注射用活动接头(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前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丹徒区荣炳许布医疗器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