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黎明专利>正文

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1627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包括一背板、一对肩带、一束腰带、一气囊及一充气泵,肩带固定在背板的上侧的两边角处并前引绕过肩部定位;束腰带固定安装在背板的下部并绕过腰部定位;气囊活动安装在背板上,通过通管与充气泵连接实现充气和放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形体训练器采用充气式施力,形成两个闭合的力矩系统,力学作用分布合理,使用方便,舒适安全,可有效预防和改善脊柱病变,维护脊柱健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形体训练器,尤其是涉及ー种气动式形体训练器。
技术介绍
青少年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功课繁重,体育锻炼相对较少,如果长期姿势不良或身体过度负重会直接影响脊柱正常状态和功能,容易造成青少年腰背体形不正,脊柱变形。长时间伏案工作,操作电脑或书写阅读的成年人,如果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者习惯性的有含胸、哈腰、勾肩、探脖等不佳姿态,也很容易导致脊柱变形。脊柱变形会引起不同程度上的脊柱病变,如脊椎弯曲、颈椎前倾、脊柱侧弯等等。严重不但影响了人体的形象外观,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影响心、肺功能,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为了预防和校正腰背姿态,避免脊柱变形,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矫形产品,大多为背带形式。通过环绕腰部、背部和肩部的弾性背带的牵引和拉伸来保持脊椎直起,矫正姿势,预防驼背。也有结合按摩元件一起使用的,但大多仅可起到预防效果,施力単一恒定,力学作用単一,训练矫正效果不是很好。且多背带的结构很容易引起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矫形效果好,力学作用分布合理,使用方便、可根据人体情况自行调节受力点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包括一背板、一对肩带、一束腰帯、一气囊及一充气泵,肩带固定在背板的上侧的两边角处并前引绕过肩部定位;束腰帯固定安装在背板的下部并绕过腰部定位;气囊活动安装在背板上,通过通管与充气泵连接实现充气和放气。本技术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ー步实现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中,所述背板为弹性板,整体呈类倒梯形,上端略窄于肩部,下端略窄于腰部。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中,所述背板为塑料板、三合板、弹性钢板、碳纤维板或胶合板。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中,所述背板外部套设有背板套,肩帯、束腰帯及气囊分别连接在背板套上。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中,所述气囊为圆形,抵压在胸椎上或胸椎与腰椎的连接处。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中,所述充气泵为手动按压充气泵或电动充气泵。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中,所述肩带由上、下束两根束带组成,两束带通过粘扣粘结或卡扣扣合定位。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中,所述束腰帯由左右两根束带组成,两束带通过粘扣粘结或卡扣扣合定位。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具备如下技术效果I、本技术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可以根据不同人体制作相应不同型号的产品。针对人体脊柱的的正常姿态保持施以上当的外力顶推或牵引,对已遭或已有苗头遭破坏的体姿进行约束性、提示性、保持性的力学干预。具体使用时,通过肩带和束腰带将背板固定在人体背部,根据情况调整松紧度及气囊位置,最佳是抵压在胸椎上或者腰椎与胸椎的连接处。然后通过充气泵向气囊内充气,根据个人感觉カ度适时停止充气并保持,当气压下降或感觉压力过小时可随时充气。一个训练周期根据个人情况可在30-60分钟,每天训练1-4次。经过半年到一年的经常性、有节奏、有強度的训练,完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脊柱病变加以修复或者起到预防作用。 2、本技术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主要运用人体工程学和基本的力学原理,结合人体各有关受カ部位主观感受和对外力的承受限制,采取抵压在胸椎或者胸椎与腰椎连接处的气囊充气施力,与同时具有弾性和刚性的背板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将气动外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分配到人体所需部位,行成封闭性的力矩系统,通过对人体双肩的向后的牵引力,首先可以取得对脊椎的矫直力,同时双肩后展及向后上方提拉还可产生扩展胸肌已达到挺胸扩胸的作用,每个施力点和反作用力点均为明确需要矫正和保持的人体部位,设计合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和修复脊柱病变。3、本技术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肩部向后的牵引力受力点、腰腹部向后的受力点与背部向前的受力点形成ー个闭合力矩系统,充分加压后可有效产生并保持双肩先后且略有向上展阔,腰腹赘肉被收束,脊椎挺直的受カ分布,力学作用十分合理。同时双肩的向后的牵引受力点与背部向前的受力点形成另外ー个闭合的力矩系统,产生并保持双肩后展与外扩、前胸同时缠身向前挺出和扩展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牵引脊椎向后拉直,对含胸、探脖等脊柱病变有良好的改善功能。4、本技术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采用充气式施力,产生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柔和平缓,力度可根据个人体质实现无级调整,使用方便,舒适安全,操作简单易行,可以更宽泛地适应不同身高、体型、体质、年龄、性别及形体变异程度的人群对训练器力度大小的不同需求,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特点突出,功能明确,选材易得性强,效率高,耗能耗功少。附图说明图I、图2是本技术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4为本技术的力学原理示意图(箭头方向为受力点施力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不,一种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包括一背板I、一对肩带2、一束腰帯3、ー气囊4及一充气泵5,肩带2固定在背板I上侧的两边角处并前引绕过肩部定位。束腰帯3固定安装在背板I的下部并绕过腰部定位.气囊3活动安装在背板I上,通过通管6与充气泵5连接实现充气和放气。使用时,肩带2绕过肩部可调节的固定在肩部,束腰帯3环绕腰部可调节的固定在腰部,从而将背板固定在整个背部位置,此时气囊4顶压在后背部的脊椎位置处。气囊4通过充气泵5实现充气和放气。使用时背好并通过肩带2和束腰帯3调整好背板I的位置及松紧度后,向气囊4内充气,气囊4被背板I束缚在脊椎与背板I之间,逐渐施力从而向脊椎施压,个人可根据自己的承受カ调节施压カ度并保持。从而实现对肩部、背部及腰部的牵引推拉、当气囊4处于充气状态时,其力学施力点如图3所示,肩部的受力点201 (202)向后施加牵引力,腰腹部的受力点301向后施加牵引力,而背部的受力点401则向前施加气动压力,上述三个受力点201 (202)、301和401行程一个闭合的カ矩系统,401处充分加压后可有效产生并保持双肩向后且略有向上扩展,腰腹部赘肉被收束,脊椎挺直的受カ分布。同时如图4所示,双肩部的两个向后的牵引力受力点201和202与背部向前的压カ受力点401又形成了另外ー个闭合力矩系统,这个闭合力矩系统有效产生并保持了双肩后展与外扩,前胸同时产生向前挺出和扩展作用,一定程度上牵引了颈椎向后拉直,有效改善含胸探脖等脊柱病变。较佳的,背板I采用具有一定抗弯曲挠度的弾性板,如采用塑料板、三合板、弾性·钢板、碳纤维板或胶合板。其整体呈类倒梯形,上端略窄于肩部,下端略窄于腰部。为了方便连接及美观考虑,可在背板I的外部套设ー过渡配合的背板套11,两肩带2设置成上下两条束帯21/22,束帯21/22的一端均以缝合或粘贴的方式固定在背板套11上部的两边角处,另一端通过粘扣或卡扣活动连接在一起。束腰带亦可由两条左右束带31/32组成,束帯31/32的一端分别缝合或粘贴在背板套11两侧边的底部,另一端通过粘扣或卡扣活动连接在一起。也可在背板套的下部设置通孔,束腰帯穿过通孔与背板连接在一起。气囊4的背部固定安装粘扣,可调整的粘贴在背板套上。最佳的,所述气囊采用圆形结构,最好是使用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背板、一对肩带、一束腰带、一气囊及一充气泵,肩带固定在背板的上侧的两边角处并前引绕过肩部定位;束腰带固定安装在背板的下部并绕过腰部定位;气囊活动安装在背板上,通过通管与充气泵连接实现充气和放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背板、一对肩带、一束腰带、一气囊及一充气泵,肩带固定在背板的上侧的两边角处并前引绕过肩部定位;束腰带固定安装在背板的下部并绕过腰部定位;气囊活动安装在背板上,通过通管与充气泵连接实现充气和放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为弹性板,整体呈类倒梯形,上端略窄于肩部,下端略窄于腰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为塑料板、三合板、弹性钢板、碳纤维板或胶合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杨黎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