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023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膝,包括护膝本体,所述护膝本体上设置有与人体膝盖相固定的连接结构,所述护膝本体面向人体膝盖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软垫和柔性电路板,所述软垫和柔性电路板通过其边缘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软垫面向人体膝盖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对电极,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处理器和低频脉冲发生器,所述处理器控制低频脉冲发生器向所述至少一对电极提供低频脉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护膝,将现有电子治疗仪与传统护膝结合,在护膝内设置低频脉冲发生器,向人体膝盖产生低频脉冲信号,刺激人体膝部关节,消除腿部疲劳,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缓解膝部肌肉神经疼痛,起到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ー种护膝
技术介绍
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ー种关节疾病,老年人患膝骨性关节炎的现象尤为突出。目前治疗关节病的方法是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相结合,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磁疗、热疗、运动锻炼等。现有的电子治疗仪就是通过磁、热、电脉冲对神经、肌肉的刺激,可以放松肌肉、激活中枢神经、促进人体分泌某些生物成分,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现有的电子治疗仪体积太大、不便于携帯。传统的护膝一般由海绵体和弹性速带制成,作用于人体膝盖时,海绵体对人体膝盖起到缓解外力和保温的作用。传统的护膝携帯方便,但不具有辅助治疗关节疾病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治疗膝关节疾病作用的护膝。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ー种护膝,包括护膝本体,所述护膝本体上设置有与人体膝盖相固定的连接结构,所述护膝本体面向人体膝盖的ー侧依次设置有软垫和柔性电路板,所述软垫和柔性电路板通过其边缘相互连接为ー个整体,所述软垫面向人体膝盖的ー侧设置有至少ー对电极,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处理器和低频脉冲发生器,所述处理器控制低频脉冲发生器向所述至少一对电极提供低频脉沖。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结构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电源开关、开关指示灯、低频工作时间控制旋钮、低频工作指示灯、低频脉冲工作强度控制旋钮,控制面板通过电连接线与柔性电路板中处理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软垫背向人体膝盖的ー侧设置有加热元件。进一歩的,所述加热元件为PTC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控制面板上还设置有加热时间控制旋钮和加热指示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该护膝还包括海绵体,所述海绵体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外侧。进ー步的,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的电池,所述护膝本体与柔性电路板上电源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电池盖。进ー步的,所述连接结构为弾性粘帯。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护膝,将现有电子治疗仪与传统护膝结合,在护膝内设置低频脉冲发生器,向人体膝盖产生低频脉冲信号,刺激人体膝部关节,消除腿部疲劳,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缓解膝部肌肉神经疼痛,起到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作用。此外,护膝内还设置有加热元件,对膝部起保温作用,同时热效应使膝部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进一步加强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本技术护膝,将电子治疗仪具有的电疗、热疗功能集成于传统护膝上,解决了现有电子治疗仪体积大、携带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护膝的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护膝的后视图;图3为图I的A-A,剖视图。图中标记1-护膝本体,2-弹性粘带,11-软垫,12-柔性电路板,13-海绵体,14-电池盖,15-布带,16-电连接线,21-粘接部分,22-控制面板,23-加热时间控制旋钮,24-加热指示灯,25-低频工作时间控制旋钮,26-低频工作指示灯,27-低频脉冲工作强 度控制旋钮,28-电源开关,29-开关指示灯,111-电极,112-PTC热敏电阻,121-处理器,122-低频脉冲发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I 图3,本实施例列举的一种护膝包括护膝本体1,所述护膝本体I面向人体膝盖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软垫11和柔性电路板12,所述软垫11面向人体膝盖的一侧设置有一对电极111 (电极111为至少一对),软垫11背向人体膝盖的一侧设置有9个PTC热敏电阻112,所述柔性电路板12上设置有可充电的电池(图中未显示)、处理器121和低频脉冲发生器122,所述处理器121为单片机PIC16F630,处理器121控制低频脉冲发生器122向电极111提供低频脉冲,处理器121也对PTC热敏电阻112进行控制,护膝本体I与柔性电路板12上可充电的电池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电池盖14,通过电池盖14安装或更换可充电电池;所述柔性电路板12的外侧设置有海绵体13,设置海绵体13缓解外界压力,防止护膝本体I中的元器件因碰撞而损坏,所述软垫11、柔性电路板12和海绵体13通过布带15包裹缝制成一个整体;所述护膝本体I上还设置有与人体膝盖相固定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弹性粘带2 (所述连接结构也可以是锁扣式弹性带,锁扣式连接布带等),所述弹性粘带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粘接部分21,通过粘接部分21实现护膝与人体膝盖相固定,弹性粘带2上设置有控制面板22,所述控制面板22设置于护膝本体I的上方,控制面板22上设置有电源开关28、开关指示灯29、低频工作时间控制旋钮25、低频工作指示灯26、低频脉冲工作强度控制旋钮27、加热时间控制旋钮23和加热指示灯24,控制面板22通过电连接线16与柔性电路板12中处理器121连接。通过控制面板22上的低频工作时间控制旋钮25,使得处理器121控制低频脉冲发生器122的工作时间,通过低频脉冲工作强度控制旋钮27控制低频脉冲发生器122的脉冲频率和脉冲峰值,脉冲频率一般选择2 300Hz,脉冲宽度选取100 150us,通过加热时间控制旋钮23控制PTC热敏电阻112的加热时间。使用本实施例护膝时,通过弹性粘带2两端的粘接部分21将护膝固定在人体膝盖上,在控制面板22上设定PTC热敏电阻112的加热时间、低频脉冲发生器122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按下电源开关28后,PTC热敏电阻112和低频脉冲发生器122开始工作(PTC热敏电阻112和低频脉冲发生器122是独立控制的,可根据患者需要选择其中一种工作或两种同时工作)。通电后,PTC热敏电阻112的温度升高,当达到居里点温度时,电阻急剧增大,从而使温度达到自控恒温,对人体膝盖进行保温。40°C时人体膝部毛细血管扩张充分,血液循环通畅,所以40°C是膝部加热的最佳温度,处理器121控制PTC热敏电阻112始终工作在40°C左右,减轻膝部肌肉痉挛、提高痛阈。设定的加热时间到达时,处理器121控制PTC热敏电阻112停止工作。低频脉冲发生器122通过电极111向人体膝盖发出正负向对称的脉冲信号,对膝部关节产生刺激作用,使膝部肌肉有节律地收缩,降低神经末梢向中枢的传导,消炎镇痛,起到治疗效果。持续较长时间的刺激会使机体产生耐受作用,减弱治疗效果,所以设定低频脉冲发生器122的工作时间为30min为宜,时间到达后处理器121控制低频脉冲发生器122停止工作。本技术的护膝,将现有电子治疗仪与传统护膝结合,具有传统护膝的保温作用,同时在护膝内设置有低频脉冲发生器,低频脉冲发生器向人体膝盖产生低频脉冲信号, 刺激人体膝部关节,消除腿部疲劳,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缓解膝部肌肉神经疼痛,起到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作用。此外,护膝内还设置有加热元件,加强护膝对膝部的保温作用,同时热效应使膝部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进一步加强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膝,包括护膝本体,所述护膝本体上设置有与人体膝盖相固定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膝本体面向人体膝盖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软垫和柔性电路板,所述软垫和柔性电路板通过其边缘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软垫面向人体膝盖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对电极,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处理器和低频脉冲发生器,所述处理器控制低频脉冲发生器向所述至少一对电极提供低频脉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膝,包括护膝本体,所述护膝本体上设置有与人体膝盖相固定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膝本体面向人体膝盖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软垫和柔性电路板,所述软垫和柔性电路板通过其边缘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软垫面向人体膝盖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对电极,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处理器和低频脉冲发生器,所述处理器控制低频脉冲发生器向所述至少一对电极提供低频脉冲。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护膝,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电源开关、开关指示灯、低频工作时间控制旋钮、低频工作指示灯、低频脉冲工作强度控制旋钮,控制面板通过电连接线与柔性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林高龙张引斌廖有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