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种在中继传输时,更加合适地对回程子帧进行资源分割,从而能够提高系统的吞吐量的无线基站装置、无线中继站装置以及资源分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频带宽控制部件,基于回程子帧数、移动终端装置数以及无线链路的频率利用效率,控制回程子帧中的频带宽;以及发送部件,以由所述频带宽控制部件控制的频带宽发送回程子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LTE-A (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中利用中继传输技术的。
技术介绍
在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作为实现比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标准即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进ー步高速、大容量通信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正在进行LTE-Advanced (LTE-A)的标准化。LTE-A除了实现高速、大容量通信之外,还将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作为重要课题,作为其手段之一,正在研究对无线基站装置 移动终端装置间的无线传输进行中继的中继技木。通过使用中继,可期待在难以确保有线回程(backhaul)链路的场所等,能够有效率地扩大覆至 JHL ο在中继技术中,有层I中继、层2中继、层3中继。层I中继是被称作增强器(booster)或转发器(repeater)的中继技术,是将来自无线基站装置的下行接收RF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发送到移动终端装置的AF(Amplifier and Forward,放大转发)型中继技术。来自移动終端装置的上行接收RF信号也同样被功率放大后发送到无线基站装置。层2中继是对来自无线基站的下行接收RF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后,再次进行编码、调制,并发送给移动终端装置的DF(Decode and Forward,解码转发)型中继技术。层3中继是在对来自无线基站装置的下行接收RF信号进行解码后,除了解调、解码处理之外,在再现用户数据之后,再次进行用于通过无线进行用户数据传输的处理(加密、用户数据分割、结合处理等),并在编码、调制后发送给移动终端装置的中继技木。当前在3GPP中,从通过除去噪声提高接收特性、讨论标准规格以及方便安装的观点来看,关于层3中继技术进行标准化。图I是表示层3中继进行的无线中继技术的概要的图。层3中继的无线中继站装置(RN)的特征在于除了进行用户数据再现处理、调制解调以及编码、解码处理之外,还具有与无线基站装置(eNB)不同的固有的小区ID (PCI physical Cell ID,物理小区ID)。由此,移动终端装置(UE)将无线中继站装置提供的小区B识别为与无线基站装置提供的小区A 不同的小区。此外,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识别符)、HARQ (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等物理层的控制信号在无线中继站装置中终结(終端),因此无线中继站装置从移动終端装置来看,被识别为无线基站装置。从而,仅具有LTE功能的移动终端装置也可以连接到无线中继站装置。此外,无线基站装置 无线中继站装置间的回程链路(Un)以及无线中继站装置 移动终端装置间的接入链路(Uu)可以认为在不同频率或相同频率下运用,在后者的情况下,在通过无线中继站装置同时进行发送接收处理时,只要在发送接收线路内不能确保充分的隔离,发送信号就会混入无线中继站装置的接收机而引起干扰。因此,如图2所示,在同一频率(fl)下运用的情况下,需要对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的无线资源(eNB发送和中继发送)进行时分复用(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并进行控制以在无线中继站装置中不能同时进行发送接收(非专利文献I)。因此,例如在下行链路中,无线中继站装置在接收来自无线基站装置的下行信号的期间,不能对移动終端装置发送下行信号。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 3GPP,TR36. 8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这样的基于层3中继的无线中继技术中,下行链路的子帧结构如图3所示。在图3中,有用于通过单ー频率网络提供向多个用户同时发送广播型内容的服务(MBMS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的回程(MBSFN :MBMSover a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通过单一频率网络的MBMS)子巾贞和普通子中贞。在从宏eNB (无线基站装置)到中继节点(无线中继站装置)的回程链路中,通过回程子巾贞发送数据、控制信号以及參考信号(CRS :Common Reference Singal,公共參考信号)。该情况下,数据中包含从宏eNB向宏UE (eNB下属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数据以及从宏eNB向中继节点的数据。另ー方面,在同一时刻的接入链路中,通过回程子帧发送控制信号以及參考信号(CRS),如上所述,不发送数据。在回程链路中,在普通子帧中,发送从宏eNB向宏UE的数据、控制信号以及參考信号(CRS),在接入链路中,在普通子帧中,发送从中继节点向中继UE(中继节点下属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数据、控制信号以及參考信号(CRS)。 回程子帧中的最简单的资源分配被认为是不分割资源而仅对中继节点分配所有的资源的分配。但是,向中继节点的发送数据与中继UE (无线中继站装置下属的UE)数成正比,因此尤其在中继UE少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将所有资源分配给中继节点。此时,通过将一部分的资源分配给宏UE,从而可以期待系统(小区)整体的呑吐量増加。本专利技术鉴于这一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在中继传输吋,更加合适地对回程子帧进行资源分割,从而能够提高系统的吞吐量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频带宽控制部件,基于回程子帧数、移动终端装置数以及无线链路的频率利用效率,控制回程子帧中的频带宽;以及发送部件,以由所述频带宽控制部件控制的频带宽发送回程子帧。本专利技术的无线中继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器,存储发送数据;偏移控制部件,基于所述缓冲器内的数据量,控制资源分配用的偏移;以及发送部件,将所述偏移发送给无线基站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资源分配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回程子帧数、移动终端装置数以及无线链路的频率利用效率,控制回程子帧中的频带宽的步骤;以及以由所述频带宽控制部件控制的频带宽发送回程子帧的步骤。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资源分配方法基于回程子帧数、移动终端装置数以及无线链路的频率利用效率,控制回程子帧中的频带宽,并由所述频带宽控制部件控制的频带宽发送回程子帧,因此,在中继传输时,能够更加合适地对回程子帧进行资源分割从而提高系统的吞吐量。附图说明图I是用于说明中继传输技术的图。图2是用于说明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的无线资源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的子帧结构的图。图4是用于说明对于频率利用效率和无线中继站装置的分配资源块的比率的关系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6是用于说明缓冲器内的数据量和偏移的关系的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无线基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无线中继站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eNB表示无线基站装置,宏UE表示eNB下属的移动终端装置,中继UE表示无线中继站装置下属的移动终端装置,RN表示无线中继站装置。(实施方式I)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基于回程子帧数、移动终端装置数以及无线链路的频率利用效率,控制回程子帧中的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05 JP 2010-0872631.ー种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频带宽控制部件,基于回程子帧数、移动终端装置数以及无线链路的频率利用效率,控制回程子帧中的频带宽;以及发送部件,以由所述频带宽控制部件控制的频带宽发送回程子帧。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频带宽控制部件根据下述式(I)来计算回程子帧中的分配给无线中继站装置的资源块的比率(X)式(I)X=(从eNB至宏UE的链路的频率利用效率X中继UE数)/ {(从eNB至宏UE的链路的频率利用效率X中继UE数)+ (从eNB至RN的链路的频率利用效率X宏UE数)} X (每个帧的总子帧数/每个帧的回程子帧数),其中,eNB表示无线基站装置,宏UE表示eNB下属的移动终端装置,中继UE表示无线中继站装置下属的移动终端装置,RN表示无线中继站装置。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频带宽控制部件使用与无线中继站装置中的缓冲器内的数据量对应的偏移,计算回程子帧中的分配给无线中继站装置的资源块的比率(Y)。4.一种无线中继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器,存储发送数据;偏移控制部件,基于所述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田聪,S杰塔隆格,阿部哲士,三木信彦,森冈康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