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鼠标,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无声鼠标。
技术介绍
当前市场上所使用的光电鼠标大多是以微动开关为左右按键触点并且采用机械滚轮实现窗口卷动的功能。该种鼠标的微动开关是一种施压触动的快速开关。微动开关主要依靠弹片与共享端、常开端以及常闭端间的接触状态来产生开关信号。在未受力的状态时,弹片通过位于其另一端的凸点与常闭端接触;当微动开关的按压元件受到触压时,并将能量积聚到临界点后,产生瞬时动作,使弹片上的凸点离开常闭端并使弹片与常开端接触,此时,共享端通过弹片与常开端形成回路,令微动开关产生致能信号;当按压元件所受的外力消除后,弹片离开常开端,弹片上的凸点会撞击常闭端,回复到凸点与常闭端接触的状态。普通鼠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难免损坏,问题主要集中在按键失灵。频繁按动微动开关, 会使微动开关的金属弹片因疲劳失去弹性而失效。且微动开关中的弹片动作会产生“嘀嗒”声,影响周围人的工作和休息。鼠标中的滚轮最早采用的是光栅结构,鼠标内设置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滚轮的光栅位于它们之间,当滚轮滚动时,光栅不断阻挡和透过红外光线,红外接收模块获得脉冲信号,从而实现感知滚轮滚动的效果。然而采用光栅结构的滚轮设计复杂,并且对于主控芯片有特殊的光栅信号处理和编码要求。现在市面上大部分鼠标滚轮采用机械编码器结构,其工作原理是编码器电刷盘与滚轮相连,当滚轮滚动时,电刷盘在滑道盘上滑动产生相应的编码信号,实现滚轮滚动的检测。这样滚轮结构简单、方便制造,但是机械编码器在长时间使用后,滑道盘会产生磨损,影响滚轮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约成本,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无声鼠标,包括:鼠标壳体、信号采集单元、电路板,所述鼠标壳体包括鼠标状壳体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开有圆孔;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动作信号采集单元和位置信号采集单元;所述动作信号采集单元为电容式触控按键,设置在所述鼠标状壳体的内腔上表面,按键感应到手指接触鼠标状壳体时,手指与按键之间形成耦合电容从而改变按键总电容值,在按键的充放电电流不变的情况下按键与地端的电势差随时间的变化率发生改变,所述电容式触控按键用于采集按键与地端的电势差随时间的变化率,形成动作模拟电信号,并传输至电路板;所述位置信号采集单元为光电传感器,设置在底座圆孔上部,用于感应鼠标的相对位移,形成位置数字信号,并传输至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信号处理单元和信号转换传输单元,设置在所述鼠标状壳体内;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信号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动作模拟电信号和位置数字信号,并处理成控制数字信号,传输给信号转换传输单元;所述信号转换传输单元将接收到的控制数字信号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信号,并传输给计算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无声鼠标,包括鼠标壳体、信号采集单元、电路板, 所述鼠标壳体包括鼠标状壳体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开有圆孔;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动作信号采集单元和位置信号采集单元;所述动作信号采集单元为电容式触控按键,设置在所述鼠标状壳体的内腔上表面,按键感应到手指接触鼠标状壳体时,手指与按键之间形成耦合电容从而改变按键总电容值,在按键的充放电电流不变的情况下按键与地端的电势差随时间的变化率发生改变,所述电容式触控按键用于采集按键与地端的电势差随时间的变化率,形成动作模拟电信号,并传输至电路板;所述位置信号采集单元为光电传感器,设置在底座圆孔上部,用于感应鼠标的相对位移,形成位置数字信号,并传输至电路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