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脉冲星成像仪及其编码成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4378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X射线脉冲星成像仪及其成像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X射线巡天扫描对准器、控制机构、第一X射线光学器件、随机观测模板、第二X射线光学器件、单探测器、计算机处理平台、图像显示器、随机观测模板行列控制器;被采集的X射线天区图像经过随机观测模板汇聚到单探测器,完成了X射线脉冲星天区图像的稀疏采样和量化,通过计算机处理平台完成恢复与重构,其成像方法是利用得到的X射线天区图像的压缩观测向量,通过重构得到X射线天区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地设计随机模板即可完成X射线天区图像成像,且图像采样过程中已压缩了无用信息,减轻了计算机图像处理任务,有效提高了成像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航
,涉及一种,尤其适用于X摄像脉冲星天区图像的获取,为航天器的导航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觉信息。
技术介绍
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导航方法一直是 航天器自主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基本原理是探测脉冲星辐射的X射线光子,测量脉冲到达时间(TOA)和提取影像信息,经过相应的信号和数据处理,实现航天器自主高精度确定轨道、时间和姿态等导航参数的过程。由此可见,利用X射线脉冲星确定航天器导航参数过程中,通常采用两种独立模式一是以光子计数器提取的脉冲信号和相位为输入信息,输出为航天器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二是以X射线成像仪提取的脉冲星方向矢量为输入信息,输出为航天器姿态信息。脉冲星导航的设想最早由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于1974年提出;1981年美国通信系统研究所的T. J. Chester和S. A. Butman等提出利用脉冲星福射的X射线信号为航天器导航的构想;随后美国各研究机构不断通过搭载X射线探测器实验等来验证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可行性。2004年,美国DARPA提出“X射线脉冲星导航与自主定位验证(XNAV)”计划,整个计划分三阶段实施,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够提供定轨精度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X射线脉冲星成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X射线巡天扫描对准器、控制机构、第一X射线光学器件、随机观测模板、第二X射线光学器件、单探测器、计算机处理平台、图像显示器、随机观测模板行列控制器,控制机构与X射线巡天扫描对准器连接,X射线巡天扫描对准器及其控制机构依次连接第一X射线光学器件、随机观测模板、第二X射线光学器件、单探测器、计算机处理平台,计算机处理平台通过行列控制算法来控制随机观测模板的行列控制器,并与随机观测模板连接控制随机观测模板的状态;计算机处理平台另一路与图像显示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冬竹袁晓光何晓川郭鹤鹤白渊杰邓鉴许录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