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火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946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灭火剂。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磷酸铵100、硫酸钾15~20、碳酸氢钠15~20、氯化镁5~10、云母5~10、硅油10~15、活性白土5~10、红磷5~8、硼酸锌5~10、三氧化二锑5~10和白炭黑5~15。本发明专利技术多种组分进行复配,可以同时扑灭A、B、C、D型火;且灭火后阻燃成分在灭火后的物体上,避免死灰复燃;本发明专利技术全部采用环保材料,无毒、无气味、无污染、无辐射,在灭火时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灭火时喷撒到燃烧物体上能够消烟和吸附毒气,尽可能避免了令人窒息的状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火剂,属于灭火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灭火剂有气体、固体、液体三种。其中气体灭火剂中最好的为哈龙灭火齐U。由于它对臭氧层有极强的破坏作用,已逐步被淘汰;干粉灭火剂会在喷过的地方留下一层粉末,而水由于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不能应用于精密仪器灭火。由于气溶胶灭火剂具有容积效率高、初始成本低、对人体无毒无害、灭火速度快、对环境无不良影响等优点,是当今世界上替代哈龙灭火剂及灭火技术的理想产品和技术。近十年来,固体气溶胶灭火剂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开发研制了一种合成的含氧固体燃料。该物质经点燃燃烧后产生高度分散的溶胶状粉体,均匀分布在空间内,达到快速高效抑制火灾有目的,即“热气溶胶灭火技术”。该灭火技术在实际推广和应用中,出现了许多由 热反应引起的连带问题,例如燃烧时火焰外喷,产生二次引发火灾危险;设备现面温度过高;产出有毒气体;在较高温的情况下,气溶胶粒子上浮时间较长。针对热气溶胶灭火技术的一些不足,目前开发出了一种以普通磷酸铵盐为主要成分的冷气溶胶灭火剂。冷气溶胶灭火剂的灭火机理是在密闭空间内靠单位质量中的80%的灭火组分微粒的化学抑制作用来达到灭火的,其中,较小的微粒保证了空间的停留时间,有效地与火焰中活性物质反应,抑制燃烧;较大的微粒保证了灭火剂组分穿过火急的动量和密度,快速灭火。其灭火效率高于普通干粉灭火剂的灭火效率约4-6倍,但是它忽略了大火中的烟雾对火灾现场的人的危害。大火烟雾的主要成分是颗粒剂、高沸点物质的浓缩液滴和大量有毒气体等,妨碍人们从火灾逃生,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甚至会有令人窒息的状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灭火剂,该灭火剂灭火效率高,且具有消烟和吸附毒气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火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磷酸铵(聚合度η为200 1000) 100、硫酸钾15 20、碳酸氢钠15 20、氯化镁5 10、云母5 10、硅油10 15、活性白土 5 10、包覆红磷5 8、硼酸锌5 10、三氧化二锑5 10和白炭黑5 15。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取上述原料,混匀后粉碎至粒径< 5 μ m。本专利技术各种助剂相互协同,其中活性白土作为吸附剂和分散剂,氯化镁、三氧化二锑作为阻燃剂;硼酸锌能促进成炭,能阻碍挥发性可燃物的逸出,并能在高温下脱水,具有吸热的功效;碳酸氢钠加热时释放CO2,具有吸热、降温和稀释作用;红磷作为催化剂;白炭黑作为流动剂;云母作为表面改性剂,硅油作为包覆助剂;聚磷酸铵、硫酸钾相互协同,可以扑灭A、B、C、D型火;各种助剂共同作用从而达到以下效果(I)多种组分进行复配,可以同时扑灭A、B、C、D型火;且灭火后阻燃成分在灭火后的物体上,避免死灰复燃;(2)全部采用环保材料,无毒、无气味、无污染、无辐射,在灭火时不会产生有害气体;(3)灭火时喷撒到燃烧物体上能够消烟和吸附毒气,尽可能避免了令人窒息的状况发生。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灭火剂具有如下特点含水率彡O. 12%,吸湿率彡O. 2%,流动性彡5s(以_20°C低温冷冻后流动时间表示),电绝缘性彡8. 5kv,灭A类火效能彡30g/m3,灭B类火效能彡30g/m3,灭C类火效能彡30g/m3,灭D类火效能彡30g/m3。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配方(重量份)聚磷酸铵(聚合度η为200 1000) 100、硫酸钾18、碳酸氢钠18、氯化镁8、云母8、硅油12、活性白土 8、包覆红磷6、硼酸锌8、三氧化二锑8和白炭黑10。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取上述原料,混匀后粉碎至粒径< 5 μ m。所生产的灭火剂,其含水率为O. 08 O. 10%,吸湿率O. 15 O. 18%,流动性彡5s(以_20°C低温冷冻后流动时间表示),电绝缘性彡9. Okv,灭A类火效能为22 25g/m3,灭B类火效能22 25g/m3,灭C类火效能22 25g/m3,灭D类火效能22 25g/m3 ;比单独使用水灭火相比,烟雾下降彡75%,毒气下降彡80%。实施例2配方(重量份)聚磷酸铵(聚合度η为200 1000) 100、硫酸钾15、碳酸氢钠15、氯化镁5、云母5、硅油10、活性白土 5、包覆红磷5、硼酸锌5、三氧化二锑5和白炭黑8。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取上述原料,混勻后粉碎至粒径< 5 μ m。所生产的灭火剂,其含水率为O. 06 O. 08%,吸湿率O. 18 O. 20%,流动性彡5s(以-20°C低温冷冻后流动时间表示),电绝缘性彡8. 5kv,灭A类火效能为25 28g/m3,灭B类火效能25 28g/m3,灭C类火效能25 28g/m3,灭D类火效能25 28g/m3 ;比单独使用水灭火相比,烟雾下降彡75%,毒气下降彡80%。实施例3配方(重量份)聚磷酸铵(聚合度η为200 1000) 100、硫酸钾20、碳酸氢钠20、氯化镁10、云母10、硅油15、活性白土 10、包覆红磷8、硼酸锌10、三氧化二锑10和白炭黑12。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取上述原料,混勻后粉碎至粒径< 5 μ m。所生产的灭火剂,其含水率为O. 10 O. 12%,吸湿率O. 18 O. 20%,流动性彡5s(以_20°C低温冷冻后流动时间表示),电绝缘性彡10. Okv,灭A类火效能为20 22g/m3,灭B类火效能20 22g/m3,灭C类火效能22 25g/m3,灭D类火效能20 22g/m3 ;比单独使用水灭火相比,烟雾下降彡75%,毒气下降彡80%。实施例4配方(重量份)聚磷酸铵(聚合度η为200 1000) 100、硫酸钾16、碳酸氢钠16、氯化镁7、云母7、硅油12、活性白土 7、包覆红磷7、硼酸锌7、三氧化二锑7和白炭黑12。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取上述原料,混匀后粉碎至粒径< 5 μ m。所生产的灭火剂,其含水率为O. 08 O. 10%,吸湿率O. 13 O. 16%,流动性彡5s(以_20°C低温冷冻后流动时 间表示),电绝缘性彡9. Okv,灭A类火效能为22 25g/m3,灭B类火效能22 25g/m3,灭C类火效能22 25g/m3,灭D类火效能22 25g/m3 ;比单独使用水灭火相比,烟雾下降彡75%,毒气下降彡80%。权利要求1.一种灭火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磷酸铵100、硫酸钾15 20、碳酸氢钠15 20、氯化镁5 10、云母5 10、娃油10 15、活性白土 5 10、包覆红磷5 8、硼酸锌5 10、三氧化二锑5 10和白炭黑5 15。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灭火剂,其特征是,所述聚磷酸铵的聚合度η为200 100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灭火剂。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磷酸铵100、硫酸钾15~20、碳酸氢钠15~20、氯化镁5~10、云母5~10、硅油10~15、活性白土5~10、红磷5~8、硼酸锌5~10、三氧化二锑5~10和白炭黑5~15。本专利技术多种组分进行复配,可以同时扑灭A、B、C、D型火;且灭火后阻燃成分在灭火后的物体上,避免死灰复燃;本专利技术全部采用环保材料,无毒、无气味、无污染、无辐射,在灭火时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本专利技术灭火时喷撒到燃烧物体上能够消烟和吸附毒气,尽可能避免了令人窒息的状况发生。文档编号A62D1/06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灭火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磷酸铵100、硫酸钾15~20、碳酸氢钠15~20、氯化镁5~10、云母5~10、硅油10~15、活性白土5~10、包覆红磷5~8、硼酸锌5~10、三氧化二锑5~10和白炭黑5~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长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