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缘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677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固定在绝缘本体相对两侧的两个金属扣持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插接一子电路板的中央插槽。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延伸入中央插槽内的接触部。每一所述金属扣持件设有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固持臂及自固持臂前端倾斜延伸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设有自顶部向下倾斜延伸的抵压体及与抵压体相邻设置的扳动体。所述扳动体设有自弹性臂顶部延伸并且水平设置的水平部及自水平部内侧端向下弯折的扳动部。所述水平部设有朝抵压体方向延伸以防止所述子电路板在末端未插入中央插槽预定位置时被压入两个所述金属扣持件之间的防呆部,从而防止子电路板插接不到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缘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金属扣持件的卡缘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阅于2012年2月8日公开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第CN 102347536 A号,该项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卡缘连接器,用以焊接于一母电路板上,并供一子电路板插接,从而将母电路板与子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子电路板两侧分别设有与卡缘连接器相扣持的缺口。所述卡缘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固定在绝缘本体两侧的两个耳扣机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插接子电路板的中央插槽以及位于其相对的两侧边处的耳扣插槽。所述耳扣机构包括有第一耳扣和与第一耳扣相配合的第二耳扣。所述第二耳扣设有固定在耳扣插槽中的插接端、自插接端向前一体延伸出的连接臂、及位于连接臂前端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具有与子电路板两侧的缺 口相扣持以防止插入中央插槽内的所述子电路板退出的卡缘止挡体、导引子电路板压入并在子电路板插接完成后抵压在子电路板一侧表面的导卡扣持体、以及供手指向外扳动以方便将子电路板退出的指捏手柄。所述导卡扣持体和指捏手柄均自连接臂顶端向内弯折而成。所述导卡扣持体设有导引子电路板压入预定位置的导引面以及在子电路板压入后抵压子电路板的抵压面。所述指捏手柄呈弧形设置、并且也自连接臂顶端向内并向下倾斜延伸。所述指捏手柄与导卡扣持体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并且指捏手柄下端位于抵压面上侧。当子电路板向绝缘本体的中央插槽内插入时,子电路板后端先插入中央插槽内,然后将子电路板倾斜向下压,子电路板的两侧缘沿着导卡扣持体上侧倾斜的导引面向下移动,同时会将该耳扣机构向外抵持,指捏手柄与子电路板上的缺口对应;当子电路板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子电路板的缺口顺利通过指捏手柄,使得导卡扣持体抵压在子电路板表面上,卡缘止挡体位于子电路板侧缘的缺口中。但是,因为该种指捏手柄为倾斜设置的弧形状,使得子电路板向下移动时可顺利抵持导引面以将耳扣机构向外抵持时,即使子电路板后端未插入中央插槽内固定位置、并且指捏手柄未与缺口对应,当子电路板被下压至一定位置后,子电路板仍然会被导卡扣持体抵压;但是,此时卡缘连接器上的导电端子并未与子电路板上的金手指接触,从而不能进行信号的传输。由此可见,该种现有的卡缘连接器存在插子电路板不到位时仍能压卡而导致不能进行信号传输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卡缘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子电路板插接不到位,进而保证信号准确传输的卡缘连接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固定在绝缘本体相对两侧的两个金属扣持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插接一子电路板的中央插槽,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延伸入中央插槽内的接触部,每一所述金属扣持件设有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固持臂及自固持臂前端倾斜延伸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设有自顶部向下倾斜延伸的抵压体及与抵压体相邻设置的扳动体,所述扳动体设有自弹性臂顶部延伸并且水平设置的水平部及自水平部内侧端向下弯折的扳动部,所述水平部设有朝抵压体方向延伸以防止所述子电路板在末端未插入中央插槽预定位置时被压入两个所述金属扣持件之间的防呆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呆部边缘的正投影与安装到绝缘本体上的子电路板的缺口边缘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小于O. 15毫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呆部顶面比抵压体顶部沿绝缘本体厚度方向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臂设有自顶端向内水平弯折延伸的弯折部,所述抵压体及扳动体均自弯折部内侧端延伸而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部自弯折部内侧端先向上延伸、然后水平延伸而成,所述抵压体自弯折部内侧端向下倾斜延伸而成,所述水平部高于弯折部及抵压体顶端。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扣持件还设有自固持臂下端水平延伸的水平臂,所述水平臂设有自前端外侧向上弯折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沿绝缘本体纵长方向位于扳动部外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臂还设有向上突伸以与子电路板的缺口边缘相抵挡配合的挡止片,所述挡止片沿前后方向位于扳动体与抵压体之间、并且沿上下方向与防呆部边缘部分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止片与子电路板的缺口边缘对应呈倾斜状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臂与水平臂前侧沿绝缘本体纵长方向分开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相对两侧分别向前延伸的一对固定臂,每一个所述固定臂上下侧分别设有一个定位凸条,所述金属扣持件的固持臂设有自上下端分别弯折延伸以与定位凸条相扣持的扣持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卡缘连接器通过在扳动体上设置水平设置的具有防呆部的水平部,该防呆部可防止所述子电路板在末端未插入中央插槽预定位置时被压入两个所述金属扣持件之间,使得子电路板在未插到位,即子电路板上的金手指未接触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时,此时向下压子电路板,子电路板上的缺口外缘会压到防呆部上,并且因为该防呆部为水平设置,子电路板被下压时先接触到防呆部,从而无法通过倾斜延伸的抵压体产生将金属扣持件的弹性臂向外抵持的分力,进而无法将子电路板继续向下压,最终起到防止子电路板插接不到位,保证本技术卡缘连接器信号准确传输的作用。附图说明图I是一子电路板插入本技术卡缘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图I中子电路板未插入本技术卡缘连接器的立体图;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视图;图5是图3中卡缘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照图I至图6所示,本技术卡缘连接器100用以焊接至一母电路板上(未图示),并供一子电路板800插接,从而将母电路板与子电路板800电性连接。所述子电路板800设有位于其一端上下两侧的金手指801及位于两侧的两侧缘802。所述两侧缘802上分别设有一个与卡缘连接器100相扣持的缺口 803。本技术卡缘连接器100包括纵 长的绝缘本体I、固定在绝缘本体I上的若干导电端子2以及固定在绝缘本体I相对两侧的一对金属扣持件3。请参照图5及图6所示,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主体部11及自主体部11两侧分别延伸的一对固定臂12。所述主体部11设有沿纵长方向延伸以收容子电路板800末端的中央插槽111、前后贯穿主体部11的端子收容槽112以及突伸入中央插槽15内的分隔部113。所述中央插槽111朝前开放,以使子电路板800自绝缘本体I前侧插入中央插槽111内。所述分隔部113将中央插槽111分隔成大小不一的左右两部分,从而可防止子电路板800反插。所述端子收容槽112包括若干位于中央插槽111上侧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121和位于中央插槽111下方的第二端子收容槽1122。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1121和第二端子收容槽1122与中央插槽111沿绝缘本体I厚度方向相连通。每一所述固定臂12上下侧分别设有一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定位凸条121。每一所述固定臂12外侧还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固定在绝缘本体相对两侧的两个金属扣持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插接一子电路板的中央插槽,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延伸入中央插槽内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金属扣持件设有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固持臂及自固持臂前端倾斜延伸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设有自顶部向下倾斜延伸的抵压体及与抵压体相邻设置的扳动体,所述扳动体设有自弹性臂顶部延伸并且水平设置的水平部及自水平部内侧端向下弯折的扳动部,所述水平部设有朝抵压体方向延伸以防止所述子电路板在末端未插入中央插槽预定位置时被压入两个所述金属扣持件之间的防呆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