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塔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1138 阅读:5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塔架,涉及塔架结构技术领域,为能够避免高空张拉作业且施工方便而设计。所述混凝土塔架包括塔架基础,所述塔架基础的顶端设有塔架体,所述塔架体由两个以上张拉段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张拉段由两个以上预制构件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张拉段内设有预应力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在风力发电机中,作为支撑风力发电机的塔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塔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塔架
技术介绍
塔架可以应用在多种不同的场合中以提供支撑作用,例如可以应用在钻井的井架中,或者还可以应用在风力发电机中等。支撑风力发电机的塔架一般包括塔架基础和支撑在塔架基础上的塔架体,通常塔架体可以为钢塔筒。随着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越来越大型化,叶轮直径越来越大,相应地塔架体的高度也越来越高,塔架体的截面尺寸也越来越大,由此而造成钢塔筒的成本大幅上升,且运输困难。在此背景下,用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混凝土塔架体应运而生。 目前,混凝土塔架体由若干个预制构件通过吊机沿高度方向依次吊装而连接组成,通常情况下,吊装后的混凝土塔架体还需要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进而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其中,现有技术的一种张拉方案是将预应力钢筋通体等数量进行布置,然后将预制构件依次吊装形成混凝土塔架体,然后将吊装后的混凝土塔架体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而形成一个整体;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张拉方案是将预应力钢筋在混凝土塔架体的不同高度处截断并进行张拉锚固,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以上两种方案都需要施工人员在高空进行张拉作业,导致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塔架,能够避免高空张拉作业且施工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混凝土塔架,包括塔架基础,所述塔架基础的顶端设有塔架体,所述塔架体由两个以上张拉段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张拉段由两个以上预制构件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张拉段内设有预应力钢筋。进一步地,所述张拉段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法兰,相邻所述张拉段通过所述法兰固定连接。其中,相邻所述张拉段中的相邻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张拉段底端的法兰设有螺栓、顶端的法兰设有容纳螺栓的螺栓孔,所述塔架基础内设有容纳所述螺栓的配合孔。进一步地,所述张拉段中两端的法兰之间设有所述预应力钢筋,且所述预应力钢筋沿所述张拉段的内部周向排布。其中,所述预应力钢筋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张拉段两端的法兰内部。最底部的所述张拉段内的预应力钢筋的底端伸出所述法兰的端面且固定在所述塔架基础内,所述塔架基础内设有容纳所述预应力钢筋的底端的固定孔。进一步地,所述张拉段顶端的法兰与所述张拉段顶部的预制构件为一体结构;所述张拉段底端的法兰与所述张拉段底部的预制构件为一体结构。其中,所述预制构件的一端设有钢筋、另一端设有容纳所述钢筋的定位孔。此外,所述预应力钢筋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塔架,所述塔架体由两个以上张拉段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张拉段由两个以上预制构件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张拉段内设有预应力钢筋,其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张拉段是由两个以上预制构件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组成的,因此张拉段的高度相对整个塔架体的高度较低,这样施工人员可以在地面上先对每个张拉段内的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进而使每个张拉段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然后用吊机将每个张拉段沿高度方向依次进行吊装,待吊装完毕后,将相邻的张拉段固定连接,进一步形成一个稳固的混凝土塔架体,由于连接后的混凝土塔架体不需要再进行张拉,因此不但避免了高空张拉作业,而且还使施工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混凝土塔架中塔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I所示塔架体中张拉段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I-塔架基础,2-塔架体,20-张拉段,200-预制构件,201-定位钢筋,201-定位孔,21、22-法兰,210-螺栓孔,220-螺栓,3-预应力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塔架进行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塔架包括塔架基础1,所述塔架基础I的顶端设有塔架体2,所述塔架体2由两个以上张拉段20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张拉段20由两个以上预制构件200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张拉段20内设有预应力钢筋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塔架,包括塔架基础1,所述塔架基础I的顶端设有塔架体2,所述塔架体2由两个以上张拉段20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张拉段20由两个以上预制构件200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张拉段20内设有预应力钢筋3,其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张拉段20是由两个以上预制构件200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组成的,因此张拉段20的高度相对整个塔架体2的高度较低,这样施工人员可以在地面上先对每个张拉段20内的预应力钢筋3进行张拉,进而使每个张拉段20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然后用吊机将每个张拉段20沿高度方向依次进行吊装,待吊装完毕后,将相邻的张拉段20固定连接,进一步形成一个稳固的混凝土塔架体2,由于连接后的混凝土塔架体2不需要再进行张拉,因此不但避免了高空张拉作业,而且还使施工更加方便。如图2所示,所述张拉段20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法兰21和22,这样在吊机将每个所述张拉段20沿高度方向依次吊装完毕后,可以将相邻两个所述张拉段20通过所述法兰21和22固定连接,使得塔架体2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另外,法兰21和22的厚度应当不小于50mmο而且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每个所述张拉段20均由两个以上预制构件200组成,因此与每次吊装一个所述预制构件200相比,每次吊装一个所述张拉段20可以减少吊机的吊装次数,从而降低吊装的成本。此外,由于可以在地面上先吊装两个以上所述预制构件200以组成张拉段20,因此每个所述预制构件的吊装高度较低,与需要将所述预制构件200吊装至塔架体上相比,可以选用起重能力较小的吊机,有效降低吊装的成本。本技术中相邻所述张拉段20中的相邻法兰21和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例如参照图2,可以在所述张拉段20底端的法兰22内设有螺栓220、顶端的法兰21内设有容纳螺栓220的螺栓孔210,将所述张拉段20沿高度方向吊装后,上一个张拉段20底端的法兰22内的螺栓220容纳在下一个相邻的张拉段20顶端的法兰21的螺栓孔210内。再参照图1,所述塔架基础I内设有容纳所述螺栓220的配合孔(图中未标注),这样当吊装最底部的张拉段20时,该张拉段20中的螺栓220伸入到塔架基础I的配合孔内,不仅可以避免该张拉段20与塔架基础I在连接时发生干涉,而且也可以对该张拉段20起到定位作用。另外,螺栓220可以预埋在法兰22内,且预埋的螺栓220数量应当不少于四个。本实用实施例中所述张拉段20中两端的法兰21和22之间设有所述预应力钢筋3,且所述预应力钢筋3沿所述张拉段20的内部周向排布,这样在预制构件200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时,预应力钢筋3不会穿过预制构件200的内部,而是直接从张拉段20底端的法 兰22延伸到张拉段20顶端的法兰21,便于预制构件200之间的连接,另外还可以看出预应力钢筋3布置在张拉段20的空心部分,因此张拉预应力钢筋3方法也可以称为体外张拉法。由图2可知,所述预应力钢筋3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张拉段20两端的法兰21和22内部,例如可以将预应力钢筋3的两端锚固在法兰21和22内部,而不伸出法兰21或22的端面。这样是因为如果预应力钢筋3伸出法兰21和22的端面,则当吊装张拉段20时,可能使张拉段20与其下端相邻的张拉段20连接时发生干涉,进而导致相邻的张拉段20无法正常连接,因此将预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塔架,包括塔架基础,所述塔架基础的顶端设有塔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体由两个以上张拉段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张拉段由两个以上预制构件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张拉段内设有预应力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军杰丛欧郝华庚雍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