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综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029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行业织布机开口装置所用的纺织机械部件,主要是涉及一种新型综页。它由上横梁、下横梁、左侧挡板、右侧挡板和均匀平行排列的圆柱状综丝组成,综框的上横梁在垂直方向开设有贯通的综丝通道,上横梁上端面设置有压板,压板与上横梁由螺栓连接,下横梁上端面设有与上横梁上综丝通道相对应的综丝定位通道,综丝杆体中部活动地套装有工字状滚轴,滚轴两端对称固定设置上定位装置、下定位装置,综丝杆体两端分别活动地插入在上横梁的综丝通道和下横梁的综丝定位通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综丝与纱线间的摩擦方式,克服了经纱被综眼切割损伤引起的断经停车问题,降低了对经纱的质量要求,同时综丝装卸方便,操作简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行业织布机开口装置所用的纺织机械部件,主要是涉及一种新型综页
技术介绍
目前,纺织行业织布机开口装置所用的综页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细长状综丝和由上横梁、下横梁、左侧挡板、右侧挡板、上穿综杆、下穿综杆构成的综框。其中,由于结构上的原因,综丝的综丝杆两端的P型上综耳和P型下综耳分别悬挂在综框的上穿综杆和下穿综杆上,综眼设置于综丝杆中部,经纱穿在综眼内,综框运动时带动综丝及经纱随之做必要的开口运动。开口过程中经纱在综眼内往复滑移产生相对运动,由于综眼厚度仅为 O.2mm-0. 5_,综眼对经纱形成切割状的滑动摩擦,在长时间、高强度的摩擦作用下,经纱被刮伤,起毛起球严重,导致经纱断头,织机频繁停车,增大挡车工接头工作负担,严重影响织机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综丝损坏后需更换时,必须先取下上穿综杆、下穿综杆,操作麻烦。为了减轻综眼对经纱的磨损,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0940182,公开日2007年08月29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改进型综丝,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综丝,该综丝的特点是在综眼周缘涂覆光滑的高强度耐磨材料,如搪瓷釉层,合金镀层,聚四氟乙烯、聚全氟层,或将综杆开设有综眼的中段由光滑的高强度耐磨材料制成。采用该技术方案,综眼对经纱的摩擦系数减小,可在一定程度内减小经纱的摩擦损伤,然而涂覆的高强度耐磨材料容易被磨掉,从而导致减少经纱磨损功能失效。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228305,公开日2009年04月,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高耐磨综丝,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高耐磨综丝,综丝杆是塑料综丝杆,综眼是瓷眼,瓷眼中设有光滑的穿丝眼孔,瓷眼通过嵌件注塑与塑料综丝杆固定连接。该技术方案也是采用光滑的高耐磨材料通过减小与经纱间的摩擦系数达到保护经纱的目的,然而瓷眼与塑料综丝杆固定连接,接合处在承受外力作用时必然发生应力集中现象,导致瓷眼与综丝杆的错位、崩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经纱磨损小且综丝拆装方便的新型综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新型综页,包括由上横梁、下横梁、左侧挡板、右侧挡板组成的综框和均匀平行排列且两端悬挂在综框内的综丝,所述综框的上横梁在垂直方向开设有贯通的综丝通道,上横梁上端面设置有压板,压板与上横梁由螺栓连接,下横梁上端面设有与上横梁上综丝通道相对应的综丝定位通道,所述综丝呈圆柱状,综丝杆体中部活动地套装有滚轴,滚轴呈工字状,滚轴两端对称固定设置上定位装置、下定位装置,综丝杆体两端分别活动地插入在上横梁的综丝通道和下横梁的综丝定位通道内。所述的综丝通道为贯通槽,综丝定位通道为凹槽。所述的综丝通道为均匀排列的贯通孔,综丝定位通道为均匀排列的定位孔。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新型综页改变了传统的综页结构,综丝采用圆柱状杆体,综丝杆体中部活动套装的滚轴替代了传统综丝的综眼,从织机后方送过来的经纱绕滚轴一圈后被引向机前,织机开口运动时滚轴在经纱张力的作用下以综丝杆体为轴心转动,由于综丝杆体各个方向均为光滑的圆柱结构,且滚轴转动时滚轴表面各点与经纱的摩擦状况完全相同,这就改变了传统综丝与经纱间切割状的摩擦作用,使综丝与经纱的摩擦方式由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摩擦系数减小为原来的1/40-1/60,摩擦系数大大减小,从而克服了经纱被综眼切割损伤的问题,经纱的磨损得到极大缓和,减少了断经停车及其引起的横档疵点等布面质量问题,同时降低了对经纱的质量要求,增加了经纱的可织性。综丝损坏后只需取下压板便可,综丝装卸方便,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I是新型综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综丝通道为贯通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综丝定位通道为凹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综丝通道为均匀排列的贯通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综丝定位通道为均匀排列的定位孔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所示,一种新型综页,它由上横梁2、下横梁5、左侧挡板4、右侧挡板6和综丝I组成,上横梁2、下横梁5与左侧挡板4、右侧挡板6相互垂直构成框架结构的综框,综框的上横梁2在垂直方向开设有贯通的综丝通道,上横梁2上端面设置有压板3,压板3与上横梁2螺栓连接,下横梁5上端面设有与上横梁2上综丝通道相对应的综丝定位通道。综丝I为圆柱状的细钢丝,综丝I杆体中部活动地套装有滚轴7,滚轴7呈工字状,滚轴7两端对称固定设置上定位装置8、下定位装置9,综丝I杆体两端分别活动地插入在上横梁2的综丝通道和下横梁5的综丝定位通道内。上横梁2的综丝通道为贯通槽10时,下横梁5对应的综丝定位通道为凹槽11,上横梁2的综丝通道为均匀排列的贯通孔12时,下横梁5对应的综丝定位通道为均匀排列的定位孔13。本技术的新型综页与传统的综页结构不同,由于综丝I采用圆柱状的杆体,这就避免了传统的细长片状综丝对经纱造成的切割磨损。综丝I杆体中部活动套装的滚轴7替代了传统综丝的综眼,从织机后方送过来的经纱绕滚轴7 —圈后被引向机前,织机工作时综页上下运动,经纱随之做开口运动,并在引纬、打纬、卷取和送经运动的配合下向机前方向移动。由于经纱具有一定的张力,在向机前移动时与滚轴7之间产生摩擦,滚轴7在这种摩擦力作用下绕综丝I杆体转动,由于综丝I杆体各个方向均为光滑的圆柱结构,且滚轴7转动时经纱与滚轴7表面各点的摩擦状况完全相同,经纱与滚轴7之间的摩擦就由传统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摩擦系数减小为原来的1/40-1/60,经纱的摩擦磨损明显减小。滚轴7呈工字状,实现了经纱的定位,有效的避免了经纱从滚轴7两端滑脱的问题。上定位装置8、下定位装置9与滚轴7上下两端各具有的距离,这就给滚轴7两端提供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减小了滚轴7转动时滚轴7两端与上定位装置8、下定位装置9的摩擦,保证了滚轴7转动的灵活性。综丝I杆体两端分别活动地插入在上横梁2的综丝通道和下横梁5的综丝定位通道内,这就改变了传统综丝依靠综丝杆两端的P型上综耳和P型下综耳分别悬挂在综框的上穿综杆和下穿综杆上实现定位的方式,综丝I定位更加方便。上横梁2的综丝通道为贯通槽10时,下横梁5对应的综丝定位通道为凹槽11,这就使得综丝I可以在综丝通道和综丝定位通道内发生滑移。经纱张力大时综丝I在保持与其他综丝相对位置不变的同时,可沿左右方向少量滑移自动调整单根经纱张力,从而保证整片经纱张力一致。上横梁2的综丝通道为均匀排列的贯通孔12时,下横梁5对应的综丝定位通道为均匀排列的定位孔13,这样综丝I与贯通孔12、定位孔13都是一一对应的,综丝I定位更加准确,可有效的避免综丝I之间由于相互碰撞引起的综丝磨损、寿命变短的问题。综框的上横梁2上端面设置有压板3,用于将均匀平行排列的综丝I固装在综框内,防止织机工作过程中综 丝I上窜。压板3与上横梁2由螺栓连接,这样个别综丝I损坏时,卸下螺栓,取下压板12,便可自如更换综丝1,省时省力。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综页,包括由上横梁(2)、下横梁(5)、左侧挡板(4)、右侧挡板(6)组成的综框和均匀平行排列且两端悬挂在综框内的综丝(I),其特征在于所述综框的上横梁(2)在垂直方向开设有贯通的综丝通道,上横梁(2)上端面设置有压板(3),压板(3)与上横梁(2)由螺栓连接,下横梁(5)上端面设有与上横梁(2)上综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综页,包括由上横梁(2)、下横梁(5)、左侧挡板(4)、右侧挡板(6)组成的综框和均匀平行排列且两端悬挂在综框内的综丝(1),其特征在于:所述综框的上横梁(2)在垂直方向开设有贯通的综丝通道,上横梁(2)上端面设置有压板(3),压板(3)与上横梁(2)由螺栓连接,下横梁(5)上端面设有与上横梁(2)上综丝通道相对应的综丝定位通道,所述综丝(1)呈圆柱状,综丝(1)杆体中部活动地套装有滚轴(7),滚轴(7)呈工字状,滚轴(7)两端对称固定设置上定位装置(8)、下定位装置(9),综丝(1)杆体两端分别活动地插入在上横梁(2)的综丝通道和下横梁(5)的综丝定位通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林熊小曼李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