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底肥专用肥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7514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2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早稻底肥专用肥料,由菇渣、中药渣、褐煤、膨润土、生物菌、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猪毛、羧甲基纤维素、35%硫酸、石灰、硫酸锌、硫酸铜、钼酸钠、纳米河砂粉、纳米磷矿石粉、百部粉末、冬青油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酸水解羽毛生成氨基酸,然后对中、微量元素进行螯合,羧甲基纤维素增加了其螯合结构,有利于中、微量元素有效利用,减少了中、微量元素的无效释放;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中增加了无机缓释成分膨润土和土壤改良成分褐煤,可以改良土壤,有利于肥效的有效释放、作物充分吸收;生物杀虫成分百部粉末可有效减少土壤病虫害,安全无公害,对环境和农作物无污染;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合理,营养更全面、均衡,使用效果好,能明显提高肥效利用率,早稻的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早稻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早稻底肥专用肥料,属于农业肥料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都非常重视农产品的安全性,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当前早稻种植所用的肥料种类很多,其中早稻专用肥大多 采用市场上可购买的NPK复合肥,其主要由N、P、K三大无机元素组成,可在短时间内满足早稻的生长需要。但长期使用会使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易造成土壤板结、土质变硬,从而影响早稻生长,对早稻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同时单纯的有机肥虽富含有机质,但养分释放缓慢,早稻吸收慢、肥效低,各种有效养分之间达不到有效平衡。目前早稻防治病虫害主要是用化学制剂和有毒农药经混合搅拌,施入土壤中或农作物上,年复一年地长期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致使害虫产生耐药性,土壤板结,对水源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我国早稻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开发一种全新的纯植物型的生物杀虫早稻底肥专用肥料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早稻底肥专用肥料,将有机肥、无机肥、中微量元素与生物杀虫成分有机结合起来,配方合理,营养更全面、均衡,使用效果好,从而提高早稻的产量和品质。本方案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早稻底肥专用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菇渣30-40、中药渣10-20、褐煤5-10、膨润土 5-10、生物菌4-8、尿素8_10、过磷酸钙30-40、硫酸钾8_10、猪毛15-20、羧甲基纤维素4-6、35%硫酸20-25、石灰适量、硫酸锌1_2、硫酸铜1_2、钥酸钠1_2、纳米河砂粉2-5、纳米磷矿石粉2-5、百部粉末2-5、冬青油1-2,所述的生物菌为酵素菌类。所述的早稻底肥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先将猪毛加入35%硫酸中,100-110°c下水解1-2小时,生成氨基酸,然后加石灰中和至中性,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最后加入硫酸锌、硫酸铜、钥酸钠溶解,在90-105 反应5-6小时,生成氨基酸螯合微、中肥料液; (2)采用堆肥发酵,取菇渣、中药渣加入生物菌,混合均匀后堆积发酵,5-10天翻堆一次,发酵时间为30-40天,当堆内布满大量白色菌丝即得到发酵完全的有机肥,待用; (3)将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混合粉碎,与无机缓释成分膨润土、土壤改良成分褐煤混合、粉碎,过100-200目筛即得氮磷钾混合肥料; (4 )将步骤(2 )发酵完全的有机肥和步骤(3 )所得的氮磷钾混合肥料与纳米河砂粉、纳米磷矿石粉、百部粉末混合均匀,然后喷入氨基酸螯合微、中肥料液进行造粒,最后喷洒冬青油包膜即得早稻底肥专用肥料。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采用酸水解羽毛生成氨基酸,然后对中、微量元素进行螯合,羧甲基纤维素增加了其螯合结构,有利于中、微量元素有效利用,减少了中、微量元素的无效释放; 2、本专利技术配方中增加了无机缓释成分膨润土和土壤改良成分褐煤,可以改良土壤,有利于肥效的有效释放、作物充分吸收;生物杀虫成分百部粉末可有效减少土壤病虫害,安全无公害,对环境和农作物无污染;纳米河砂粉、纳米磷矿石粉可以缓释肥效并改良土壤。3、本专利技术配方合理,营养更全面、均衡,使用效 果好,能明显提高肥效利用率,早稻的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早稻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早稻底肥专用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菇渣30、中药渣20、褐煤10、膨润土5、生物菌4、尿素10、过磷酸钙40、硫酸钾8、猪毛15、羧甲基纤维素4、35%硫酸20、石灰适量、硫酸锌I、硫酸铜I、钥酸钠I、纳米河砂粉5、纳米磷矿石粉4、百部粉末5、冬青油2。所述的生物菌为酵素菌类。早稻底肥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先将猪毛加入35%硫酸中水解10小时,生成氨基酸,然后加石灰中和至中性,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最后加入硫酸锌、硫酸铜、钥酸钠溶解,生成氨基酸螯合微、中肥料液; (2)采用堆肥发酵,取菇渣、中药渣加入生物菌,混合均匀后堆积发酵,7天翻堆一次,发酵时间为30天,当堆内布满大量白色菌丝即得到发酵完全的有机肥,待用; (3)将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混合粉碎,与无机缓释成分膨润土、土壤改良成分褐煤混合、粉碎,过150目筛即得氮磷钾混合肥料; (4 )将步骤(2 )发酵完全的有机肥和步骤(3 )所得的氮磷钾混合肥料与纳米河砂粉、纳米磷矿石粉、百部粉末混合均匀,然后喷入氨基酸螯合微、中肥料液进行造粒,最后喷洒冬青油包膜即得早稻底肥专用肥料。选取两块同样面积大小的早稻农田,其中一块农田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早稻底肥专用肥料,另一块农田使用普通氮磷钾肥料,经过一段时间对比发现 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早稻底肥专用肥料的农田里早稻光泽好、植株健康,生长速度也较快,成熟后的稻粒金黄饱满,产量增高,与未使用本专利技术产品的农田相比,每亩增产123. 6公斤,且使用本专利技术产品的农田里的病虫害也大大减少。从上述可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早稻底肥专用肥料不仅能有效地防病虫害,而且该肥料营养均衡,能够促进农作物更好生长,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权利要求1.早稻底肥专用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菇渣30-40、中药渣10-20、褐煤5-10、膨润土 5-10、生物菌4-8、尿素8_10、过磷酸钙30-40、硫酸钾8_10、猪毛15-20、羧甲基纤维素4-6、35%硫酸20-25、石灰适量、硫酸锌1_2、硫酸铜1_2、钥酸钠1_2、纳米河砂粉2-5、纳米磷矿石粉2-5、百部粉末2-5、冬青油1-2,所述的生物菌为酵素菌类。2.一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早稻底肥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先将猪毛加入35%硫酸中,100-110°C下水解1-2小时,生成氨基酸,然后加石灰中和至中性,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最后加入硫酸锌、硫酸铜、钥酸钠溶解,在90-105°C反应5-6小时,生成氨基酸螯合微、中肥料液; 采用堆肥发酵,取菇渣、中药渣加入生物菌,混合均匀后堆积发酵,5-10天翻堆一次,发酵时间为30-40天,当堆内布满大量白色菌丝即得到发酵完全的有机肥,待用; 将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混合粉碎,与无机缓释成分膨润土、土壤改良成分褐煤混合、粉碎,过100-200目筛即得氮磷钾混合肥料; 将步骤(2)发酵完全的有机肥和步骤(3)所得的氮磷钾混合肥料与纳米河砂粉、纳米磷矿石粉、百部粉末混合均匀,然后喷入氨基酸螯合微、中肥料液进行造粒,最后喷洒冬青油包膜即得早稻底肥专用肥料。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早稻底肥专用肥料,由菇渣、中药渣、褐煤、膨润土、生物菌、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猪毛、羧甲基纤维素、35%硫酸、石灰、硫酸锌、硫酸铜、钼酸钠、纳米河砂粉、纳米磷矿石粉、百部粉末、冬青油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采用酸水解羽毛生成氨基酸,然后对中、微量元素进行螯合,羧甲基纤维素增加了其螯合结构,有利于中、微量元素有效利用,减少了中、微量元素的无效释放;本专利技术配方中增加了无机缓释成分膨润土和土壤改良成分褐煤,可以改良土壤,有利于肥效的有效释放、作物充分吸收;生物杀虫成分百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早稻底肥专用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菇渣30?40、中药渣10?20、褐煤5?10、膨润土5?10、生物菌4?8、尿素8?10、过磷酸钙30?40、硫酸钾8?10、猪毛15?20、羧甲基纤维素4?6、35%硫酸20?25、石灰适量、硫酸锌1?2、硫酸铜1?2、钼酸钠1?2、纳米河砂粉2?5、纳米磷矿石粉2?5、百部粉末2?5、冬青油1?2,所述的生物菌为酵素菌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唐旺全杨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