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钦忠专利>正文

单向透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4141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1:31
一种单向透气阀,包括一本体、一防水防尘透气组件、一软垫与一帽盖;其中该本体穿设一气孔,并于底部设有一管体与该气孔相连通,该防水防尘组件设置于该气孔顶端,该帽盖结合于该本体,并与该本体间夹持该软垫,利用该软垫阻隔于该本体与该帽盖之间所形成的气流路径,使该软垫仅可因内部气体的施压而产生间隙,连通该气流路径并向外排出,而无法因外部的气体施压形成相连的气流路径向内流入,藉此,可完整的阻绝外部尘埃与水气进入壳体内部,并利用覆盖于气孔上的该防水防尘透气组件,形成双重防护,以达到最佳防水防尘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气阀结构,尤指一种可穿设于壳体,并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的单向透气阀
技术介绍
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第100217832号揭露了一种防水防尘透气阀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本体、一防水防尘透气组件与一帽盖;该本体包含一基座与一管体,而该基座设有一气孔连通该管体,利用该帽盖所设的凸柱,使该帽盖与该基座间形成间隙,并与该管体连通形成气流路径,使进出的气体均可透过该防水防尘透气组件来防止尘埃与水气进入内部。但,此种气体可双向流通的透气阀结构,虽可利用防水防尘透气组件有效的阻绝大多数的尘埃及水气,但若在较为特殊的环境下,如潮湿的环境中,仍会因水气的渗入而导致设备的锈蚀;甚至对于某些要求无尘环境运行的高精度的设备,稍微的尘埃或水气渗入均会产生极大的偏差或损害。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人以此行业多年经验的累积,并经多次的改良与多种材料的试验,终克服上述缺点,特提出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透气阀,使壳体内的气体仅可由内向外排出,完整的阻绝外部尘埃与水气渗入,达到最佳防水防尘的功效,进而维持设备的运作并提升使用寿命。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透气阀,其利用最简化的组件,形成双重防水、防尘与透气的功效,不仅生产成本低,更可维持设备效能,更具提高经济效益的功效。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单向透气阀包括一本体,该本体旁侧凹设至少一第一凹缺口,且该本体表面与底面间穿设一气孔,并于本体底面设有一管体与该气孔相连通;一防水防尘透气组件设置于该气孔顶端,并位于该本体表面;一帽盖的内径大于该本体,且该帽盖结合于该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帽盖内缘设有至少一第二凹缺口 ;一软垫位于该帽盖与该本体之间,于该帽盖结合该本体时,该软垫分别抵顶该帽盖内底面与该防水防尘透气组件。依上述结构,该软垫底部进一步设有一隔离层,且该隔离层抵顶该防水防尘透气组件。利用该隔离层可阻隔空气的性质,当内部空气从下方对该隔离层施压时,可更灵敏的压缩该软垫而产生间隙,达到透气的功效。依上述结构,该本体表面位于该气孔周围处进一步设有一定位部,用以固定该防水防尘透气组件的位置,藉此可避免该防水防尘透气组件位移而产生间隙。依上述结构,该防水防尘透气组件包含一压着垫圈与一防水防尘透气薄片,设置于该定位部中,该防水防尘透气薄片位于该压着垫圈与该本体之间,并完整覆盖该气孔。利用该压着垫圈可将该防水防尘透气组件紧固于该气孔上。依上述结构,该本体底部与该管体之间进一步凸设一外凸缘,藉此,组装于一壳体时,可与该壳体间紧密夹持一防水垫圈,避免于产生间隙。依上述结构,该定位部为一凹槽。依上述结构,该帽盖内缘进一步设有一结合部,用以结合设置于该本体相对应位置的一被结合部,藉此使该帽盖可紧固于该本体。依上述结构,该结合部为一^^槽,而该被结合部为一^^榫凸块。依上述结构,该管体外侧设有外螺纹,可与一固定螺帽结合,且该固定螺帽内侧设有内螺纹,藉此,可让本技术单向透气阀紧固于一壳体。依上述结构,该本体、该帽盖与该固定螺帽为六角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利用软垫阻隔本体与帽盖之间形成的气流路径,使内部的气体可从下方对软垫施压产生间隙,进而向外流出,而外部的气体则无法则因无法从旁侧对软垫施压,而产生可与气孔相连的间隙,因此可隔绝外部尘埃与水气进入壳体内部,并利用覆盖于气孔上的防水防尘透气组件,形成双重防护,以达到最佳防水防尘的功效。综合上述功效,为使各审查委员对本技术特征能更进一步了解,以下兹举一最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组件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另一视角组件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软垫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本体与帽盖结合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结合固定螺帽与防水垫圈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组装于壳体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软垫受挤压形成气流路径示意图。标号说明10......本体;11......气孔;12......定位部;13......第一凹缺口 ;14......外凸缘;15……被结合部;16......管体;17......外螺纹;20......防水防尘透气组件;21......压着垫圈;22......防水防尘透气薄片;30......帽盖;31......第二凹缺口 ;32……结合部;40......软垫;41……隔离层;50......固定螺帽;51......内螺纹;60......防水垫圈;A......本体表面;B......帽盖内底面;C......壳体;D……气流路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至图3,本技术单向透气阀主要组件包括一本体10、一防水防尘透气组件20、一帽盖30与一软垫40等部分;再请一并参阅图5,其中该本体10呈一柱状体,设有一气孔11贯穿本体10表面与底面,于底面设有一管体16,使该管体16与该气孔11可相互连通,且该本体10旁侧凹设至少一第一凹缺口 13 ;该防水防尘透气组件20设置于该气孔11顶端,并位于本体表面A位置,可完整覆盖该气孔11 ;该帽盖30的内径大于该本体10,用以结合该本体10,且于该帽盖30内缘设有至少一第二凹缺口 31 ;而该软垫40设置于该帽盖30与该本体10之间,在该帽盖30结合该本体10时,该软垫40的两面分别抵顶于帽盖内底面B与该防水防尘透气组件20。藉由上述结构,透过该管体16、该气孔11、该本体10与该帽盖30间的间隙、以及该第一凹缺口 13与该第二凹缺口 31可形成一空气流通的间隙,达到透气的功效,而本技术利用该软垫40阻隔于该本体10与该帽盖30间的间隙,使该软垫40可因下方气体施压产生间隙,而不易因旁侧的施压而产生间隙,以达到单向透气的功效;又,如图4所示,该软垫40底部设有一隔离层41,使该隔离层41抵顶并覆盖该防水防尘透气组件20,利用该隔离层41阻隔空气的性质,使该软垫40可更轻易地因下方气体施压而产生间隙。再者,在本体表面A位于该气孔11的周围,设有一定位部12,用来固定该防水防尘透气组件20,避免该防水防尘透气组件20产生位移而无法完整覆盖该气孔11,而该防水防尘透气组件20包含一压着垫圈21与一防水防尘透气薄片22,两者一并设置于该定位部12,且该防水防尘透气薄片22位于该压着垫圈21与该本体10之间,利用该压着垫圈21因该软垫40的挤压,间接施压于该防水防尘透气薄片22,使其紧固于该定位部12中,并能完整覆盖该气孔11,而在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中,该定位部12可为一凹槽。又,为了能更稳固地结合该帽盖30与该本体10,可在该帽盖30内缘设置一结合部32,并在该本体10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一被结合部15,藉此使该帽盖30可稳固的结合于该本体10,而在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中,该结合部32为一^^槽,而该被结合部15则为可与该卡槽相互吻合的一卡榫凸块。再请参阅图6与图7,本技术单向透气阀,进一步于该本体10底部与该管体16之间向外凸设有一外凸缘14,而该管体16外侧设有外螺纹17,用以结合一设有内螺纹51的固定螺帽50 ;当本技术组装于一壳体C时,先将该管体16穿设一防水垫圈60,再将该管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向透气阀,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旁侧凹设至少一第一凹缺口,且该本体表面与底面间穿设一气孔,并于本体底面设有一管体与该气孔相连通;一防水防尘透气组件设置于该气孔顶端,并位于该本体表面;一帽盖的内径大于该本体,且该帽盖结合于该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帽盖内缘设有至少一第二凹缺口;一软垫位于该帽盖与该本体之间,于该帽盖结合该本体时,该软垫分别抵顶该帽盖内底面与该防水防尘透气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钦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钦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