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进珍专利>正文

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148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属于排污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水封能力好,方便拆卸清洗的防堵防臭地漏,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箅子镶嵌在面板上,所述面板底部连接有圆管,所述圆管内部通过隔板设置有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出水腔的上端封闭,所述出水腔底部与进水腔相连通,所述出水腔的上部开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浮板,所述圆管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堵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用于排水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属于排污

技术介绍
目前地漏作为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已经广泛运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及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各种具有防臭功能的地漏也不断出现。目前现有的各种防臭地漏多是依靠重锤、浮球水封式制成,普遍存在易堵塞,密封不严,使异味散发到室内,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水封能力好,方便拆卸清洗,密封效果好的防堵防臭地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包括箅子和面板,所述箅子镶嵌在面板上,所述面板底部连接有圆管,所述圆管内部通过隔板设置有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出水腔的上端封闭,所述出水腔底部与进水腔相连通,所述出水腔的上部开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浮板,所述圆管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堵头。所述出水口水平设置,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上竖直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插装在出水腔的上端的凹槽内。所述浮板的形状为半圆形,且浮板的直径比出水口大。所述堵头形状为半球形。所述箅子和进水口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水流量大,排水能力强,浮板的设计有效防止污水反流到地面。2、本技术中圆管的腔体内存水多,水封能力强,有效防止水封干涸和管道内的气体、害虫进入室内。3、本技术中圆管通过螺纹连接有堵头,方便拆卸和清洗。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中1为箅子,2为面板,3为圆管,4为隔板,5为进水腔,6为出水腔,7为进水口,8为出水口,9为浮板,10为堵头,11为导向杆,12为过滤网,13为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包括箅子I和面板2,所述箅子I镶嵌在面板2上,所述面板2底部连接有圆管3,所述圆管3内部通过隔板4设置有进水腔5和出水腔6,所述进水腔5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 7,所述出水腔6的上端封闭,所述出水腔6底部与进水腔5相连通,所述出水腔6的上部开有出水口 8,所述出水口 8处设置有浮板9,所述圆管3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堵头10。所述出水口 8水平设置,所述出水口 8处设置有浮板9,所述浮板9上竖直安装有导向杆11,所述导向杆11插装在出水腔6的上端的凹槽内。所述浮板9的形状为半圆形,且浮板9的直径比出水口 8大。所述堵头10形状为半球形。所述箅子I和进水口 7之间设置有过滤网12。本技术中利用水动力自动将浮板9打开,浮板9通过导向杆11插装在出水腔6的上端凹槽内安装在出水口 8处,地漏工作时,水流入地漏,通过箅子I和过滤网12过滤掉杂物,出水腔6的上端封闭且设置斜坡,水很通过隔板4从进水腔5流入出水腔6,隔板4的设置可以增大水流对浮板9的冲击力,浮板9和设置在底部的堵头10都受到较大冲击力后,浮板9的开启度也随之增大,而且浮板9是平面的,开启后,可以实现180°的全方位排水,从而可以增大排水量,同时底部的堵头10受到较大冲击力后可以将底部的沉淀物随之带走,保持了本技术的清洁。当水流完后,进水腔5和出水腔6内存有足够多的水,浮板9受重力作用落下封住出水口 8,浮板9和进水腔5、出水腔6内的水彻底密封管道,形成双重防臭保护,能够有效防止返水,避免管道内的害虫和臭气进入室内,并且圆管3底部连接有堵头10,水中的沙石等杂物存放在堵头10内,堵头10存满后,将堵头10拆卸下来,清洗完后再安装在圆管3底部,使用更加方便,有效防止管道堵塞。设置在圆管3和堵头10之间的密封圈13可以有效的防止进水腔5和出水腔6内的水泄漏,使本技术具有良好的防臭效果。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包括箅子(I)和面板(2),所述箅子(I)镶嵌在面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底部连接有圆管(3),所述圆管(3)内部通过隔板(4)设置有进水腔(5)和出水腔(6),所述进水腔(5)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7),所述出水腔(6)的上端封闭,所述出水腔(6)底部与进水腔(5)相连通,所述出水腔(6)的上部开有出水口(8),所述出水口( 8 )处设置有浮板(9 ),所述圆管(3 )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堵头(1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8)水平设置,所述出水口(8)处设置有浮板(9),所述浮板(9)上竖直安装有导向杆(11),所述导向杆(11)插装在出水腔(6)的上端的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9)的形状为半圆形,且浮板(9)的直径比出水口(8)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10)形状为半球形。5.根据权利要求1、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箅子(I)和进水口( 7 )之间设置有过滤网(12 )。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属于排污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水封能力好,方便拆卸清洗的防堵防臭地漏,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箅子镶嵌在面板上,所述面板底部连接有圆管,所述圆管内部通过隔板设置有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出水腔的上端封闭,所述出水腔底部与进水腔相连通,所述出水腔的上部开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浮板,所述圆管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堵头,本技术广泛用于排水系统。文档编号E03F5/042GK202577500SQ20122018549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范进珍 申请人:范进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堵防臭地漏,包括:箅子(1)和面板(2),所述箅子(1)镶嵌在面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底部连接有圆管(3),所述圆管(3)内部通过隔板(4)设置有进水腔(5)和出水腔(6),所述进水腔(5)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7),所述出水腔(6)的上端封闭,所述出水腔(6)底部与进水腔(5)相连通,所述出水腔(6)的上部开有出水口(8),所述出水口(8)处设置有浮板(9),所述圆管(3)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堵头(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进珍
申请(专利权)人:范进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