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凯专利>正文

一种灭蚊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004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蚊灯,用于捕捉杀灭蚊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箱体1、紫外灯2,在箱体1的前表面还设置有丝网3,在丝网3上开有一个以上的小孔4,在小孔4中设置有向箱体内延伸的阻隔丝5,阻隔丝5为弹性金属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使用高压电防止放出有害气体且保障了人身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电产品,特别是一种灭蚊灯
技术介绍
当前的灭蚊灯采用紫外光引诱蚊虫飞入灯体,使用高压电电击蚊虫致死。由于高压放电产生臭氧及其他有害气体,气味难闻且有害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带有高压电的灭蚊灯具有一定危险性,如不慎被儿童触摸或玩耍可能会引起人身伤害。目前未见不使用高压电的安全灭蚊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使用高压电而仅通过物理结构抓捕蚊虫的灭蚊灯。 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灭蚊灯包括箱体I、紫外灯2,在箱体I的前表面还设置有丝网3,在丝网3上开有一个以上的小孔4,在小孔4中设置有向箱体内延伸的阻隔丝5,阻隔丝5为弹性金属丝。箱体I的作用是容纳被捕获的蚊虫并为整个结构提供支撑。正如大多数高压电灭蚊灯那样,在箱体I内设置有紫外灯2以引诱蚊虫。蚊虫受到紫外光引诱飞近丝网3时,由于蚊虫的生物特性,会沿着丝网3反复飞行寻找进入通道。当蚊虫发现小孔4可以进入时,会沿着小孔4飞入箱体I中。当蚊虫尝试从小孔4飞出箱体I时,由于受到阻隔丝5的阻挡,无法飞出,只得滞留在箱体I中,自然死亡或被另作适当处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不使用高压电防止放出有害气体且保障了人身安全。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附图,本技术的灭蚊灯包括箱体I、紫外灯2,丝网3,小孔4和阻隔丝5。在箱体I的前表面设置有丝网3,在丝网3上开有小孔4,在小孔4中设置有向箱体内延伸的阻隔丝5,阻隔丝5为弹性金属丝。在使用时,将本技术放置在蚊虫出没的地方,并打开紫外灯2电源。蚊虫受到紫外光引诱飞近丝网3时,由于蚊虫的生物特性,会沿着丝网3反复飞行寻找进入通道。当蚊虫发现小孔4可以进入时,会沿着小孔4飞入箱体I中。当蚊虫尝试从小孔4飞出箱体I时,由于受到阻隔丝5的阻挡,无法飞出,只得滞留在箱体I中,自然死亡或被另作适当处理。权利要求1.一种灭蚊灯,包括箱体(I)、紫外灯(2),其特征在于,在箱体(I)的前表面还设置有丝网(3),在丝网(3)上开有一个以上的小孔(4),在小孔(4)中设置有向箱体内延伸的阻隔丝(5),阻隔丝(5)为弹性金属丝。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灭蚊灯,用于捕捉杀灭蚊虫。本技术包括箱体1、紫外灯2,在箱体1的前表面还设置有丝网3,在丝网3上开有一个以上的小孔4,在小孔4中设置有向箱体内延伸的阻隔丝5,阻隔丝5为弹性金属丝。本技术结构简单,不使用高压电防止放出有害气体且保障了人身安全。文档编号A01M1/04GK202566066SQ2012202260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专利技术者赵凯, 王璟 申请人:赵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灭蚊灯,包括箱体(1)、紫外灯(2),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的前表面还设置有丝网(3),在丝网(3)上开有一个以上的小孔(4),在小孔(4)中设置有向箱体内延伸的阻隔丝(5),阻隔丝(5)为弹性金属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王璟
申请(专利权)人:赵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