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850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0:16
一种空气床垫,其构成为各袋状室的压力可变,不会使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的睡觉心情下降。空气床垫具有:多个气室组,其由多个袋状室构成,排列在空气床垫的长度方向上;供气排气泵;气管,其在按照每个气室组独立的第1系统及多个气室组中按照每个特定的袋状室独立的第2系统中将袋状室和供气排气泵连接起来;以及按照各第1及第2系统测定袋状室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一个或多个特定的气室组,其构成为上层、中层及下层的三层袋状室在空气床垫的长度方向上排列,下层的袋状室由第1系统进行压力控制,中层的袋状室由第2系统进行压力控制,上层的袋状室与中层的袋状室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床垫,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通过独立的系统调节多个袋状室内的压力的空气床垫。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空气床垫,使用一种如下所述的结构的床垫使多个袋状室进行适当膨胀及收缩,防止例如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产生褥疮,提高对人的接触感。例如,专利文献I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在底板上设置多条袋状的气室而形成的空气床垫中,由隔板将所有的气室分离成上部层和下部层,利用上部层及下部层使所有的气室分别进行膨胀或收缩,来防止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产生褥疮。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通过将四块可挠性片材重合,将周缘部粘 接固定,在可挠性片材间充填空气,从而由三层气室构成空气床垫,通过分别调节各气室内的压力,来防止空气床垫上的人产生褥疮。专利文献3公开了这样一种空气床垫用气室在一个第一室上形成有直径小于第一室的小径的第二及第三室,并使第一室与第二及第三室连通。并且,公开了 通过这样构成气室,当人躺卧在并排设置有多个气室的空气床垫上时,第二室和第三室与人接触的面积增加,且第二室与第三室进行移动而互相远离,因此,气室整体难以压扁,与人的接触压力降低。专利文献4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在由弹性材料形成的保持部件的内部沿空气床垫的长度方向并排地设有多条气室,通过调节气室内的压力,来防止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产生褥疮。专利文献5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防止来自床垫的反弹力作用于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的产生褥疮的部位,并公开了这样的技术沿空气床垫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并排设置长方状的多个气室,在人的褥疮产生部位安装具有磁性的标识件,由设在各气室的磁性传感器来检测标识件的位置,减小与检测出的标识件的位置对应的气室内的压力。专利文献I :日本登记技术第311503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 - 136396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8 - 125798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0 - 189288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7 - 144007号公报但是,上述的以往技术有如下那样的问题。专利文献I的空气床垫,其构成为利用上部层及下部层使所有的气室分别膨胀或收缩,因此,由于来自空气床垫的较大的反弹力作用于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的特定的部位、例如臀部,故睡觉心情下降。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空气床垫中,由于将第一、第二及第三室分别设定成相同的压力,因此,与专利文献I的技术相同,由于来自床垫的较大的反弹力作用于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的特定部位、例如臀部等原因,故睡觉心情下降。另外,专利文献2的气室,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利用多个点状的粘接部粘接,由此形成多个凸状,然而,在如此构成气室的情况下,假设一旦粘接部被剥离,气室就鼓成一个大的袋状,不能起到空气床垫的功能。专利文献3的气室有这样的问题结构复杂,部件之间的粘接部分也较多,制造成本闻。 专利文献4的空气床垫由于所有的袋状室内的压力设定成固定值,因此,于专利文献I及2的技术相同,睡觉心情下降。专利文献5的空气床垫必须设置多个气室,不仅构造复杂,而且还必须在各气室设置磁性传感器,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床垫,该空气床垫为各袋状室内的压力可变的构造,不会使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的睡觉心情下降。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床垫,其具有多个气室组,多个气室组分别由多个袋状室构成,排列在空气床垫的长度方向上;供气排气泵;气管,该气管在按照所述气室组中的每个气室组独立的一个或多个第I系统、以及按照多个气室组中的每个特定的袋状室独立的一个或多个第2系统中,将所述袋状室和所述供气排气泵连接起来;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按照所述各第I系统及第2系统测定所述袋状室内的压力;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对供气排气泵的对于所述第I系统及第2系统的供气排气进行控制,所述多个气室组中一个或多个特定的气室组构成为,上层、中层及下层的三层袋状室分别排列在所述空气床垫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下层的袋状室由所述第I系统进行压力控制,所述中层的袋状室由所述第2系统进行压力控制,所述上层的袋状室与其下方的中层袋状室连通。在上述的空气床垫中,例如所述多个气室组与躺卧在所述空气床垫上的人的至少头部、肩部、背部、臀部、大腿部、膝部及脚踵部对应地排列设置,所述特定的气室组是与所述背部、臀部及大腿部对应的气室组。另外,例如所述上层及中层的袋状室至少侧面分别形成为圆弧状,所述上层的袋状室的圆弧状部分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中层的袋状室的圆弧状部分的曲率半径。在上述的空气床垫中,优选的是例如所述控制部控制成所述下层的袋状室的压力大于所述中层的袋状室的压力。所述控制部控制成,例如、所述气室组中至少躺卧在所述空气床垫上的人头部的气室组的压力保持一定,而使脚踵部的气室组的袋状室按照一定周期进行膨胀或收缩,所述背部及大腿部的气室组的压力高于臀部的气室组的压力。在该情况下,所述头部及脚踵部的气室组的袋状室、以及所述背部、臀部和大腿部的气室组的下层的袋状室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第I系统连接,为了使由所述第I系统供气的袋状室的压力成为设定目标值,当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测定值低于所述设定目标值、且测定值与设定目标值之差为5%以上的期间成为4秒钟以上时,所述控制部对该系统开始所述供气排气泵的供气,当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测定值成为所述设定目标值以上时,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供气排气泵的供气。另外,例如所述第2系统由二个以上的系统构成,所述肩部及膝部的气室组的袋状室、以及所述背部、臀部和大腿部的气室组的上层的袋状室通过所述气管分别与所述第2系统中的某一系统连接,且可控制成在各气室组内按照各系统依次反复进行膨胀和收缩。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床垫,具有第I系统及第2系统的进排气系统,在特定气室组中,下层的袋状室由第I系统进行压力控制,中层的袋状室由第2系统进行压力控制,上层的袋状室与其下方的中层的袋状室连通。由此,能对每个气室组分别控制压力,此外,在特定气室组中,能由各自独立的系统对上层及中层的袋状室、以及下层的袋状室进行压力控制,不仅能与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的身体部位适合地控制压力,而且在特定气室组的部分,在由下层的袋状室稳定支承人体的状态下,能将上层及中层的袋状室的压力设定成不使睡觉心情下降的压力。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床垫,不会使躺卧在空气床垫上的人的睡觉心情下降。附图说明图I (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三层袋状室的横剖面图,图I (b)是 相应的纵剖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三层袋状室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对应各袋状室的供气排气系统的模式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各袋状室和供气排气泵的配置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的立体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供气排气泵及接头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气管侧的接头的俯视图。图8(a)、(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从气管侧接头的嵌合面侧看该气管侧接头的图。图9(a)至(C)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接头的脱离工序的局部俯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关于各系统的袋状室的内部压力的设定工序的流程图。图11是时间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空气床垫中使褥疮防止功能动作时的各供气排气系统的动作的图。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良松宫梨香大野健太
申请(专利权)人:八乐梦医用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