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假发、假发的安装方法及定制假发技术

技术编号:8048491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0:15
尽管使用弱粘接剂,也能够面状粘接在皮肤上,由此可靠地安装。基体(3)由极薄且透湿性的薄膜状原材料构成。发材(5)使作为栽植基端的根部(7)紧贴在基体的一面上而设置。第1粘附层(11)由粘附力比较强且凝胶化的程度比较大的性质的粘附剂构成。第2粘附层(15)由粘附力比较弱且凝胶化的程度比较小的性质的粘附剂构成。箱体层(13)由与基体相同的薄膜状原材料构成。将第1粘附层和第2粘附层经由箱体层相邻设置。第1剥离层(17)可剥离地粘贴在第2粘附层的向皮肤安装的一侧的全部的面上,第2剥离层(18)层叠在上述第1粘附层与上述箱体层之间的一部分的面上并且可剥离地粘贴在第1粘附层上。以上述各层的顺序层叠而形成为平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申请专利技术涉及假发的领域,特别涉及通用假发、假发的安装方法及定制假发
技术介绍
假发、特别是佩戴在头部上的假发因为每天使用,所以会随时间经过而劣化。一般普及的通过手工作业的栽植而制造的假发的价格为几十万日元非常昂贵,所以即使例如变色或弯折等而随时间经过稍稍劣化也原样使用的情况较多。因此,对于本来就对佩戴有自卑感的用户而言,如果劣化则容易判明是假发,所以更对于佩戴成为阻力。所以,本申请申请人提出并努力达到了商品化的能够用后丢弃的假发不仅在我国、在海外也博得了好评。 作为该用后丢弃假发,例如有特许第4009910号。专利文献I的假发30为图20 (A)所示那样的结构,发材31的根部35在极薄基体33的一面上较大地突出,将该根部35的内侧与基体33之间用由紫外线(UV)硬化剂构成的粘接剂34牢固地固定,在其外侧设有粘附层37。该粘附层37由粘附力比较强并且较硬的性质的粘附剂形成,构成为,当安装到皮肤上时不会意外地剥离。此外,如图20 (B)所示那样构成为,当安装在皮肤20上时,引起形成在根部35与其他部之间的凹凸38、39反转的反转现象,以起到防止因箭头所示那样的光的漫反射带来的基体的发亮、及防止因向基体方向的推压力F带来的发材的松脱的作用。但是,这样的结果是,与皮肤20的粘接准确地为点粘接S (参照图18)。在图20 (B)中,粘附层37看起来面接触在皮肤20上,但在显微镜的视点中,如图18所示,由于在皮肤20上有一些凹凸,所以粘附层37对皮肤20点粘接S。此外,在佩戴后的拆下时,如图21所示,由于较强的粘附力,所以有非常多的皮肤20的角质层21剥离的缺点。为了防止角质层21的剥离,使用粘附力比较弱的粘附剂(以下,简称作“弱粘附剂”)是有效的,本申请专利技术者也对其进行了尝试。但是,如果在粘附力比较强的粘附剂(以下,简称作“强粘附剂”)之上重叠弱粘附剂,则弱粘附剂的粘附力也成为强力,判明没有解决问题。此外,关于点粘接,可以期待通过使与皮肤20的粘接为面状粘接来解决,但为了做成该面状粘接,有如果使夹设在第I粘附层与第2粘附层之间的层的厚度比较厚则能够将根部的突出吸收的期待。但是,如果使夹设层变厚,则假发整体的厚度变大,所以特别是发际变得象假发,有外观极端地恶化的缺点。此外,在强粘附剂的情况下,有实质上不能将附着在剥离的粘附层的粘附面上的角质层21除去的缺点。进而,在使用强粘附剂的假发的情况下,有在皮肤20上残留该强粘附剂的风险,此外,当用户自己进行佩戴时,由于粘附剂的粘附力是强力的,所以基体收缩,有难以良好地覆盖在希望的部位上的情况。这样,在假发的情况下有因制品厚带来的制约,所以在粘附力和面状粘接的方面处于相反那样的关系。专利文献I :特许第4009910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专利技术在上述那样的背景中,目的是提供一种尽管使用对皮肤友好的弱粘接齐U、也能够面状粘接在皮肤上、由此能够可靠地安装、此外一旦为特定用户的头部形状定制、则形成为正适合向头部的安装那样的2维形状的通用假发及假发的安装方法、以及 有正适合性的定制假发。此外,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准确且更迅速地进行假发的安装作业的通用假发、假发的安装方法及有正适合性的定制假发。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专利技术的通用假发的特征在于,由基体、栽植在该基体中的发材、形成在该发材的根部侧的面的全部上的第I粘附层、箱体层、粘接在皮肤上的第2粘附层、第I剥离层、和第2剥离层构成;上述基体由极薄且透湿性的薄膜状原材料构成;上述发材使作为栽植基端的根部紧贴在上述基体的一面上而设置,并且使自由端部出现在另一面侧;上述第I粘附层由粘附力比较强并且凝胶化的程度比较大的性质的粘附剂构成;上述第2粘附层由粘附力比较弱并且凝胶化的程度比较小的性质的粘附剂构成;上述箱体层由与上述基体相同的薄膜状原材料构成;将上述第I粘附层和上述第2粘附层经由上述箱体层相邻设置;第I剥离层可剥离地粘贴在上述第2粘附层的向皮肤安装的一侧的全部的面上;第2剥离层层叠在上述第I粘附层与上述箱体层之间的一部分的面上,并且可剥离地粘贴在上述第I粘附层上;将上述基体、上述第I粘附层、上述第2剥离层、箱体层、第2粘附层及上述第I剥离层依次层叠而形成为实质上2维形状的多层构造体。此外,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通用假发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剥离层形成在上述第I粘附层的后半部上。此外,在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通用假发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发材在将自由端部拉伸状态下栽植在上述基体中。此外,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通用假发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I粘附层的粘附力是上述第2粘附层的粘附力的约5倍左右。此外,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通用假发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发材随机地栽植在上述基体中。此外,本申请专利技术的假发的安装方法的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构成将与层叠第2剥离层的部分(以下,称作“层叠部位”)对应的第I剥离层剥下、将露出的第2粘附层粘贴到头部的对应部位上的步骤;将剩余的第I剥离层剥下、将上述层叠部位以外的部分的第2粘附层粘贴到头部上的步骤;对与上述层叠部位对应的第2粘附层进行I次打褶的步骤;将该I次打褶后的部分粘接到第2粘附层的相邻部分上的步骤;将第2剥离层剥下而使第I粘附层的上述层叠部位露出的步骤;在上述第2粘附层的全部粘贴在头部上的状态下进行2次打褶的步骤;在进行了上述2次打褶的状态下将上述第I粘附层粘贴在箱体层之上的步骤;将上述2次打褶后的部分从根附近切除的步骤。此外,本申请专利技术的定制假发的特征在于,由基体、栽植在该基体中的发材、形成在该发材的根部侧的面的全部上的第I粘附层、箱体层、粘接在皮肤上的第2粘附层、第I剥离层、和第2剥离层构成;上述基体由极薄且透湿性的薄膜状原材料构成;上述发材使作为栽植基端的根部紧贴在上述基体的一面上而设置,并且使自由端部出现在另一面侧;上述第I粘附层由粘附力比较强并且凝胶化的程度比较大的性质的粘附剂构成;上述第2粘附层由粘附力比较弱并且凝胶化的程度比较小的性质的粘附剂构成;上述箱体层由与上述基体相同的薄膜状原材料构成;将上述第I粘附层和上述第2粘附层经由上述箱体层相邻设置;第I剥离层可剥离地粘贴在上述第2粘附层的向皮肤安装的一侧的全部的面上;第2剥离层层叠在上述第I粘附层与上述箱体层之间的一部分的面上,并且可剥离地粘贴在上述第I粘附层上;将上述基体、上述第I粘附层、上述第2剥离层、箱体层、第2粘附层及上述第I剥离层依次层叠而形成为实质上2维形状的多层构造体;在上述箱体层上通过I次打褶而形成I次褶皱,将该I次褶皱粘接在相邻部分上;在上述第I粘附层上通过2次打褶而形成2次褶皱,将该2次褶皱从根附近切除。此外,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定制假发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剥离层形成在上述 第I粘附层的后半部上。此外,在技术方案7或8所述的定制假发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发材在将自由端部拉伸状态下栽植在上述基体中。此外,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定制假发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I粘附层的粘附力是上述第2粘附层的粘附力的约5倍左右。此外,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定制假发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发材随机地栽植在上述基体中。本申请专利技术的假发一旦被定制为特定用户的头部形状,则向头部的安装不仅通过第2粘附层的粘附力,由于多层构造体为向头部嵌装的状态,所以该物理上的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知宏菅野健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罗皮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