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建平专利>正文

一种曲折接线内补偿异步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781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曲折接线内补偿异步电动机,其定子的主绕组与相同匝数的副绕组,每相的主绕组以相同的首端方向进行并联,每相的副绕组以相同的首端方向进行串联、或并联或两两串联后再进行并联的组合;并联的A相主绕组的首端引出A1接线端,末端与组合的C相副绕组的末端相联而引出A2接线端,并联的B相主绕组的首端引出B1接线端,其末端与组合的A相副绕组的末端相联而引出B2接线端,并联的C相主绕组的首端引出C1接线端,末端与组合的B相副绕组的末端相联而引出C2端;主接线端A1、B1、C1与副接线端A2、B2、C2两组接线端其中的一组联接于交流开关K1而至三相交流电源,另一组联接三相电容器组。本发明专利技术无功损耗小、外部接线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折接线内补偿异步电动机
技术介绍
现行技术对异步电动机的无功补偿方法有在电动机控制櫝旁边装设并联的电容器进行所谓的就地补偿;采用专利号为01228605. 2的双绕组电容内补偿电机的中国专利进行其内部补偿。这种内补偿方法采用两组且同组的绕组匝数相等的三相定子绕组,其三相原边绕组联接成三角形或星形接线,副边绕组分别的一端同电源端联接,而另一端分别同单相电容器与三相电容器组联接,或是其原、副边三相绕组联接成其电势相量为正六边形的接线,并用单相与三相电容器组合进行内补偿。这种内补偿方法以电容器电流可直接延伸到电机绕组中的特点具有降低无功电流及其损耗的优点,但其侧重于使用单相电容器的做法不便于利用现行工业应用的三相电容器组、其原边绕组联接于电源而副边绕组联接电容器的接线,使其在电容器断开时无法在重载下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其次在电机反向 运转时,其接线就会使两组绕组中的电流相量产生较大的相位及磁势的不平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损耗大而现行的电容内补偿技术偏重于使用单相或相电压值的电容器及外部接线复杂,并且其断开电容器后难以在重载时正常运行及其可靠性较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曲折接线内补偿异步电动机。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曲折接线内补偿异步电动机,包括定子铁心、三相定子绕组、转子铁心、转子绕组、交流开关和电容器,其三相定子绕组每相有2 6个相同匝数的主绕组与2 6个相同匝数的副绕组,主绕组与副绕组的匝数比例分别是I :1 2,同相的主绕组与副绕组不直接进行联接;每相的2 6个主绕组以相同的首端方向进行并联,每相的2 6个副绕组以相同的首端方向进行串联、或并联或两两串联后再进行并联的组合;并联的A相主绕组的首端引出Al接线端,其末端与组合的C相副绕组的末端相联而引出A2接线端,并联的B相主绕组的首端引出BI接线端,其末端与组合的A相副绕组的末端相联而引出B2接线端,并联的C相主绕组的首端引出Cl接线端,其末端与组合的B相副绕组的末端相联而引出C2端;按照依次滞后60度电势角度方式,整体联接成其电势相量为对边平行的不等边六边形,其主接线端Al、BI、Cl与副接线端A2、B2、C2两组接线端其中的一组联接于交流开关Kl而至三相交流电源,另一组联接两组三相电容器组。所述的两组三相电容器组COl、C02、C03与C04、C05、C06的总容量与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平均的功率是O. 4 O. 7 :1的数值比例,且前者与后者的容量比是I :0. 5 I ;所述的三相电容器组分成两组而将其中一组同异步电动的一组接线端直接联接,另一组电容器经三只双向晶闸管Tl、T2、T3或三相交流开关K2再进行联接。所述的主接线端A1、B1、C1依次经交流开关同正相序的A、B、C三个交流电源端联接而进行异步电动机的正向旋转,或是将副接线端的A2、C2、B2经交流开关接于A、B、C三个电源端进行其反向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不等边六边形曲折接线为使用现行的内部为三角形接线的低压电力电容器进行内补偿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以等效并联于电机激磁感抗两端的原理,对降低定子漏抗压降、磁路的磁滞损耗和电路的无功损耗具有多方面的节能效果,尤其是同等负载下可降低电机运行电流达20%以上的节能水平,其实施的简易性对众多的异步电动机进行节能改造具有广泛的经济价值;利用其曲折接线与电容器联接于接线端的特点可显著降低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尤其在多台异步电机共用一组较大容量的起动电容器时,可使笼型异步电动机较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具有电流更小的优点;通过两组接线端的切换可对电机进行正,反向运转的控制,且能在反向运转时保持绕组磁势的平衡;利用绕组全部联接于回路的特点,使其在电容器断开时也能使在70%额定负载下保证稳定运行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三只双向晶闸管采用移相触发单元控制时,可随负载变化对应调节电容电流而使其内补偿保持最佳状态。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曲折接线内补偿异步电动机接线原理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曲折接线内补偿异步电动机接线原理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曲折接线内补偿异步电动机接线原理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如图I所示采用三相低压异步电动机Y系列原有的定子铁心进行技术改造,其定子线槽为36,线圈排布是双层叠绕,节距8 (I—9),极数4,三相的主、副绕组的匝数比分别是I :1,导线截面比I :1,每相的相同匝数的4个极相组分别作为2个主绕组与2个副绕组而不直接进行联接;各线圈组(极相组)以位于上层线槽的槽号为标记,在绕组加“ ”的一端作为其首端,另一端为末端;线圈编号为1、2、3与19、20、21组成的两个极相组作为WAl与WA2两个A相主绕组,10、11、12与28、29、30组成的两个极相组作为Wal与Wa2两个A相副绕组;WB1与WB2、WCl与WC2依次推后6个线槽进行排放,Wbl与Wb2、Wcl与Wc2同样较Wal与Wa2依次滞后6个线槽进行排放;三相的主绕组WAl与WA2、WB1与WB2、Wcl与Wc2以相同的首端方向分别进行并联,Wal与Wa2以相同的首端方向串联后再将其末端与并联的B相主绕组的末端相联而引出B2端,Wbl与Wb2以相同的首端方向串联后再将其末端与C相并联主绕组的末端相联而引出C2端,Wcl与Wc2以相同的首端方向串联后再将其末端与A相并联主绕组的末端相联而引出A2端;A相并联主绕组与B相串联副绕组、B相并联主绕组与C相串联副绕组、C相并联主绕组与A相串联副绕组分别的两个首端相联而引出Al、BI、Cl三个主接线端,并经交流开关Kl而至正相序的A、B、C三个交流电源端,A2、B2、C2三个副接线端与C01、C02、C03三角形接线的电力电容器直接联接,并经T1、T2、T3三只KS型双向晶闸管与C04、C05、C06电容器组联接。C01、C02、C03三相电容器组的电流值与异步电动机实际负载下运行电流的平均值按O. 4 :1的比例选择,C04、C05、C06的电容器的容量值按前者的1/2选择,异步电动机绕组匝数的设计可较常规设计提高绕组的电势值;在电容电流的相量叠如下,三个并联主绕组与串联副绕组分别构成支路的电流将从初始的I :1而接近于2 1的比值,前者的电流相量也较后者接近于超前60度电角度,系统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0,电机的运行电流(有效值)降低20%以上。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极数是6,三相的主、副绕组的匝数比分别是I :2,对应的导线截面比是2 :1,每相的6个极相组分别作为3个主绕组与3个副绕组而且主、副绕组之间不直接进行联接,各线圈组(极相组)按常规的三相对称与依次滞后的原则进行排布;A相主绕组WAI、WA2、WA3,B相主绕组WBI、WB2、WB3,C相主绕组WCI、WC2、WC3分别以相同的匝数及相同的首端方向进行并联联接,A相副绕组Wal、Wa2、Wa3,B相副绕组Wbl、Wb2、Wb3,C相副绕组Wcl、Wc2、Wc3也分别以相同匝数及相同的首端方向进行并联联接;按照A相并联主绕组与C相并联副绕组、B相并联主绕组与A相并联副绕组,C相并联主绕组与B相并联副绕组分别的末端相联方式进行联接而依次引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折接线内补偿异步电动机,包括定子铁心、三相定子绕组、转子铁心、转子绕组、交流开关和电容器,其特征是:三相定子绕组每相有2~6个相同匝数的主绕组与2~6个相同匝数的副绕组,主绕组与副绕组的匝数比例分别是1:1~2,同相的主绕组与副绕组不直接进行联接;每相的2~6个主绕组以相同的首端方向进行并联,每相的2~6个副绕组以相同的首端方向进行串联、或并联或两两串联后再进行并联的组合;并联的A相主绕组的首端引出A1接线端,其末端与组合的C相副绕组的末端相联而引出A2接线端,并联的B相主绕组的首端引出B1接线端,其末端与组合的A相副绕组的末端相联而引出B2接线端,并联的C相主绕组的首端引出C1接线端,其末端与组合的B相副绕组的末端相联而引出C2端;按照依次滞后60度电势角度方式,整体联接成其电势相量为对边平行的不等边六边形,其主接线端A1、B1、C1与副接线端A2、B2、C2两组接线端其中的一组联接于交流开关K1而至三相交流电源,另一组联接两组三相电容器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刘耀刘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建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