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形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挂板及其制作方法和加工该产品的模具。该一体化挂板包括:中间保温层,及包裹在中间保温层外围的与中间包温层形状相吻合的结构层;所述中间保温层内侧面呈四棱台状,中间保温层外侧面与内侧面平行且相隔一定间距,中间保温层上底与所述四棱台上底孔在同一平面内,中间保温层下底与所述四棱台下底孔平面垂直,所述结构层由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的边框、位于下底在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边框内的钢筋框架、及充填在玻璃纤维网格布边框及钢筋框架内外的玻璃纤维短切丝镶嵌在水泥浆体内的混凝层所组成,所述混凝层包括内表层、外表层、上底层、下底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保温和外墙装饰完美地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和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异形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挂板及其制作方法和加工该产品的模具。
技术介绍
当前,建筑节能在世界蓬勃兴起,建筑节能已经是全球建筑界经过深思熟虑以后的共同选择。建筑节能首先谈及的是建筑外墙的保温问题,该条款已是建设部的强制执行条款,其次是挂板大量采用自然资源石材的问题。现阶段建筑外墙、保温、外墙装饰的施工基本上是分步骤实施的,从而达到坚固、节能、美观让人赏心悦目的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下面就目前保温、外墙装饰的现状作一分析首先,现阶段的外墙装饰大致上可分为刷涂料、贴瓷砖和挂板三种方法。这三种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分别是刷涂料存在易褪色和 易侵蚀的问题,贴瓷砖存在贴合的不牢固导致脱落的不安全问题,挂板则存在色彩和种类单调、接缝多、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挂板上接缝多主要是由石材自身的材性决定的,天然开采的石材规格尺寸不可能很大,导致安装的背挂钢架密集,不利于高层建筑的装饰。这些不足之处不仅带来建筑成本的上升,还带来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其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是首先,是挂板的方式中所用的石材是自然环境中的有限资源,大量天然石材的采用与目前提创的循环经济、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指导思想是相背而驰的;其次,外墙保温的问题,目前行业内采用的外墙外保温板材主要有EPS板和XPS板,但这两种板材均是易着火易滴溶的材料。分析这几年高层建筑大火事故,据统计九成是施工期间发生的,大多又跟外墙保温材料EPS板和XPS板密切相关。上海高楼11. 15特大火灾之所以伤亡比较大,最大的原因之一是建筑保温材料燃烧,导致大火迅速蔓延到整栋大楼。因此,拒绝聚胺脂板直接进入现场施工是明智之举。现有建筑施工中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保温工序与外装饰工序区分明显,不仅费工、费时、费材料,裸露的保温材料大量堆积在施工现场,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凭空增添许多无用功,若能将两者完美地结合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外墙的保温与外墙的装饰工序加以综合考虑的异形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挂板。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是给出异形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挂板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第三个目的是给出异形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挂板加工该产品的模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于以实现一种异形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挂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间保温层,及包裹在中间保温层外围的与中间包温层形状相吻合的结构层;所述中间保温层内侧面呈四棱台状,四棱台的上、下两底孔是两个相似的菱形,两底孔的中心连线与两底孔垂直,上、下两底孔对应边构成的内侧面由下底边至上底边呈喇叭状收缩,中间保温层外侧面与内侧面平行且相隔一定间距,中间保温层上底与所述四棱台上底孔在同一平面内,中间保温层下底与所述四棱台下底孔平面垂直,所述结构层由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的边框、位于下底在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边框内的钢筋框架、及充填在玻璃纤维网格布边框及钢筋框架内外的玻璃纤维短切丝镶嵌在水泥浆体内的混凝层所组成,所述混凝层包括内表层、外表层、上底层、下底层。所述结构层在四棱台侧棱处设有加强肋,加强肋将中间保温层分隔成四块。所述四棱台上底菱边与菱边呈圆弧过渡。所述呈喇叭状收缩为其截面线由倾斜的斜线段及圆弧线段组成。所述钢筋框架由与下底菱形相吻合的上、下一对钢筋框,及两钢筋框间的若干连接筋所组成。所述钢筋框架下层钢筋焊接有预埋件,所述菱形水平对角线两下侧边的预埋件为L型角钢,菱形水平对角线两上侧边的预埋件为扁钢及连接螺栓。 所述保温层为EPS模塑发泡聚苯乙烯板或XPS挤塑发泡聚苯乙烯板。所述保温层为聚苯颗粒与水泥沙浆混合凝固层。一种异形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挂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预制中间保温层,其中中间保温层为EPS模塑发泡聚苯乙烯板或XPS挤塑发泡聚苯乙烯板时,由数控机床按输入程序加工中间保温层,按四棱台侧棱方向切割,其切割厚度为挂板加强肋的厚度;中间保温层为聚苯颗粒与水泥沙浆混合凝固层时,聚苯颗粒与水泥沙浆的重量百分比为(6 8) 70 ;步骤二,在挂板模板内侧涂刷脱膜剂,在挂板模板内喷涂一层玻璃纤维短切丝及增强水泥浆料,敷设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玻璃纤维网格布在上、下底边均留有翻转敷设的预留量,在模板下底部位处放置带有预埋件的钢筋框架,再喷涂一层玻璃纤维短切丝及增强水泥浆料,包裹在玻璃纤维网格布及钢筋框架的下钢筋框,形成挂板内表层;步骤四,将制作的分割为四块的中间保温层放置在给定位置,留出加强肋板的空间,在中间保温层加强肋的侧边铺设玻璃纤维网格布,喷涂一层玻璃纤维短切丝及增强水泥浆料至与中间保温层等高,形成挂板下底层及加强肋;步骤五,在下底层及中间保温层表层及上底表层喷涂一层玻璃纤维短切丝及增强水泥浆料,包裹在下底层的钢筋框架的上钢筋框及中间保温层上表面,然后将玻璃纤维网格布翻转敷设,且在挂板表面上不留空档,将预埋件从玻璃纤维网格布间隙中冒出,喷涂一层玻璃纤维短切丝及增强水泥浆料形成挂板的外表层和上底层,再经常规保养后完成制作。一种异形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挂板的加工该产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内侧面呈四棱台状,四棱台的上、下两底孔是两个相似的菱形,两底孔的中心连线与两底孔垂直,上、下两底孔对应边构成的侧面由下底边至上底边呈喇叭状收缩,上底孔两菱边圆弧过渡,模具外侧面与内侧面平行且相隔一定间距,模具上底与所述四棱台上底孔在同一平面内,模具下底与所述四棱台下底孔平面垂直,下底的周边设有边框,所述边框的高度为挂板的厚度与模具下底的厚度之和。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异形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挂板及其制作方法和加工该产品的模具,具有如下优点1)将保温板包裹在混凝结构层中间,一体化挂板材可在预制厂内完成,施工现场不再有裸露的保温材料,经检测该结构的挂板防火级别达A级,安全生产有保障,无安全隐患;2)外墙保温、装饰面层同时完成,节省工序及工时,缩短工期及工程量,是一种质的飞跃;3)本专利技术采用特殊玻璃纤维强化水泥板外包保温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挂板尺寸可达2. 5米以上,大大减低了背挂钢架的量,节约了建筑成本;4)本专利技术采用特殊玻璃纤维强化水泥板替代天然石材,既保护了自然资源又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符合当前绿色、环保、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理念。本专利技术将保温和外墙装饰完美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和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I实施例A-A剖面图。图3为图I实施例钢筋框架示意图。图4为图I实施例模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I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一种异形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挂板,它包括中间保温层1,及包裹在中间保温层外围的与中间包温层形状相吻合的结构层2 ;所述中间保温层I内表面呈四棱台状,四棱台的上底孔11、下底孔12是两个相似的菱形,两底孔的中心连线与两底孔垂直,上底孔11、下底孔12对应边构成的内侧面13由下底边至上底边呈喇叭状收缩,所述呈喇叭状收缩为其截面由倾斜的斜线段及圆弧线段组成。中间保温层I外侧面14与内侧面平行且相隔一定间距,中间保温层上底18与所述四棱台上底孔11在同一平面内,中间保温层I下底19与所述四棱台下底孔12平面垂直,所述结构层2由玻璃纤维网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形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挂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间保温层,及包裹在中间保温层外围的与中间包温层形状相吻合的结构层;所述中间保温层内侧面呈四棱台状,四棱台的上、下两底孔是两个相似的菱形,两底孔的中心连线与两底孔垂直,上、下两底孔对应边构成的内侧面由下底边至上底边呈喇叭状收缩,中间保温层外侧面与内侧面平行且相隔一定间距,中间保温层上底与所述四棱台上底孔在同一平面内,中间保温层下底与所述四棱台下底孔平面垂直,所述结构层由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的边框、位于下底在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边框内的钢筋框架、及充填在玻璃纤维网格布边框及钢筋框架内外的玻璃纤维短切丝镶嵌在水泥浆体内的混凝层所组成,所述混凝层包括内表层、外表层、上底层、下底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义和,
申请(专利权)人:马义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