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机的翻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2825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5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麻将机的翻牌机构。包括识别面、识别槽和输牌槽;所述输牌槽和识别槽分别包含传送带和置于传送带两侧的导向面;所述输牌槽的传送带传送尽头形成输牌槽的输出端,所述识别面置于所述输出端的中心位置,且不高于传送带平面,识别面宽度小于2倍重中心厚度;所述传动带上设有若干均布的与传动方向垂直的台阶;所述导向面在识别面对应的位置处截止,所述识别槽对称设置于识别面两侧,所述牌在牌识别面上侧翻,并按重心位置落入对应的识别槽内。优点是,牌面进行识别不再需要磁性材料和对应的光电器件配合,既可节约成本、减少稀土材料消耗,还减少了在牌上作弊的可能性,牌面识别十分准确,翻牌动作可靠,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麻将机,尤其涉及种麻将机的翻牌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麻将机使用的麻将牌都是带磁性的,麻将牌的正面(有字符或白色面)和反面具有相异的磁性。在麻将机工作时,这些磁性麻将牌在洗牌桶内被洗牌桶底部的大转盘带动而随之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麻将牌向大转盘边缘移动。大转盘下面设置若干块永磁块,麻将牌在向边缘移动的过程中因受到该永磁块磁力作用而可能产生翻转,根据两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处于大转盘边缘的麻将牌最终翻转牌面一致的牌,即向下的牌面为与大转盘上永磁块对应磁极相异。这些牌面一致的牌再通过磁力被吸在四方向的吸牌轮上,由吸牌轮旋转送进输送槽中。若要改变麻将牌牌面方向,只要改变麻将牌的正面和反 面所对应的磁极性,或改变洗牌桶底部的大转盘下方的永磁块磁极性。具有磁性的麻将牌其制作工艺相对复杂,生产周期长、能耗大,且因含有磁性要消耗大量稀土材料,成本高,同时因内部要放置磁性材料使其花色品种单一;另一方面磁性牌极具做弊条件。多年来,行业内外都在千方百计地“去磁化”,但没有了磁性的普通麻将牌,要实现正确而可靠的牌面识别进而翻面的难度很大,对麻将机的机械结构和电器控制的精度、稳定性等技术要求极高,动作的准确率必须做到百分之百。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相对成熟一点的麻将牌面识别技术是通过对麻将牌的白色正或有字符面面(牌正面)和彩色无字符面(牌反面)的反射光谱分析来识别并发出指令驱动相应的机械结构来实现的。但到目前为止,这种识别的准确性达还达不到要求,使得无磁麻将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仍然没有的批量投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需磁性和光、电器件及对应电路就能识别麻将牌正、反面,并对其进行牌面整理的一种麻将机的翻牌机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由以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麻将机的翻牌机构,包括识别面、识别槽和输牌槽;所述输牌槽和识别槽分别包含传送带和置于传送带两侧的导向面;所述输牌槽的传送带传送尽头形成输牌槽的输出端,所述识别面置于所述输出端的中心位置,且不高于传送带平面,识别面宽度小于2倍重中心厚度,所述重中心厚度是所述牌重心至牌厚度中心面的垂直距离;所述传动带上设有若干均布的与传动方向垂直的台阶;所述导向面在识别面对应的位置处截止,所述识别槽对称设置于识别面两侧,所述牌在牌识别面上侧翻,并按重心位置落入对应的识别槽内。所述麻将机的翻牌机构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两导向面依附在对应的两平行导向板上,该两平行导向板相对的内侧面为所述导向面。所述麻将机的翻牌机构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对称设置于识别面两侧的两所述识别槽共一传动带,一导向板置于传动带的中心位置,该导向板的两侧面分别与位于传动带两侧依附于对应导向板上的导向面构成两平行的识别槽。所述麻将机的翻牌机构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传动带为闭环的传送带,由对应的传送辊轮传送。所述麻将机的翻牌机构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传动带上的相邻台阶间之间的距大于牌的长度。 所述麻将机的翻牌机构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牌沿牌厚度方向的密度分布不同,使所述牌的重心偏于牌的正面或反面一侧。所述麻将机的翻牌机构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牌由两种不同密度的材料制成对应的矩形体并按牌厚度方向排列连接而成,该牌沿厚度方向的密度分布不同,使牌的重心偏于牌的正面或反面一侧。所述麻将机的翻牌机构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牌由两种不同密度的材料分别制成内部含有空腔如同牌的矩形体和与所述空腔一部分相适配的填充块,所述空腔沿牌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填充块填充在对应于牌正面或反面一端的空腔底端。所述麻将机的翻牌机构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牌由一种密度材料制成内部含有空腔如同牌的矩形体,所述空腔设置在对应于牌正面或反面一端,使牌的重心偏于牌的正面或反面一侧。所述麻将机的翻牌机构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空腔为与所述牌的矩形体相对应的矩形空腔,所述填充块为与所述空腔相对应的矩形块,该矩形块填充在对应于牌正面或反面一端的空腔底端。本专利技术的翻牌机构针对重心偏于正面或反面的牌,将该种牌以牌的侧面乘卧在翻牌机构的输牌槽中,在运行到对应的出牌口即翻牌缺口处,重心处于所乘卧的支承面外侧而产生侧翻转,形成以牌的正面或反面所为乘卧面的平卧牌而落入对应的识别槽中,形成所需要牌面的平卧牌。本专利技术翻牌机构通过与重心的偏置的牌相配合来实现对牌面的识别达到对牌面整理的目的,将产生如下有益效果不再需要磁性材料,由此,一方面可大大节约成本,减少对稀土材料的消耗,一方面减少了在牌上作弊的可能性,同时依据牌重心来识别牌面识别十分准确,翻牌动作可靠性极高,且对应的翻牌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是用两种材料制成麻将牌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两种材料制成麻将牌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用一种材料制成麻将牌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翻牌机构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该机构上牌的重心靠近传送带一边侧的情形。图5是图4所示翻牌机构从左视方向所示牌翻转过程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翻牌机构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该机构上牌的重心靠近传送带一另边侧的情形。图7是图6所示翻牌机构从左视方向所示牌翻转过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翻牌机构所采用的麻将牌在以其长度和宽度所形成的侧卧面乘卧于一支承面时,其重心G偏于牌的正面或 反面一侧。该牌沿牌厚度方向的密度分布不同,使牌的重心偏于牌的正面或反面一侧,其具体结构可以多种,本专利技术将举下述三例予以说明,但绝不限于所举的实施例。请参照图1,该麻将牌由两种不同密度的材料连接而成。该牌以其长度L和厚度B形成的侧面乘卧于支承面上,其中图Ia为该牌的侧卧状态,图Ib和图Ic分别是图Ia所示麻将牌的左、右视图,分别显示了该牌的正面Z和反面F,该牌的长度为L、宽度为S、厚度为B。上述的两种不同密度的材料例分别制成厚度不同(分别为B1、B2)的矩形块Ia和矩形块lb。将该两矩形块la、lb沿厚度方向对接,例如通过模压或注塑方法将两者固结成一体,形成一块麻将牌1,由于该牌在沿牌厚度方向上密度分布不均匀,且牌的正面一端的密度大,所以牌的重心G向靠近牌正面Z—侧,偏于牌的几何中心C。该牌的重中心厚度为GC,重中心厚度为GC是该牌重心G至牌厚度中心面C的垂直距离。请参见图2,该麻将牌也由两种不同密度的材料制成。用密度相对小的材料例如普通塑料制成如同牌形状空腔矩形体,该腔矩形体由包含牌正面Z的盒体I. Ib和包含牌反面F的盒盖I. Ia组成,用密度相对大的材料例如密度高的石料或铁制成与矩形块I. 2,该矩形块I. 2与空腔相适配并置于对应于牌盒体正面Z—端的空腔内,连接在底端内侧底面上,靠近牌正面Z的一端。将盒盖I. Ia通过模压或其他通用的技术手段封接在盒体I. Ib的开口一端,形成一块麻将牌I。该牌重心偏于正面Z,并偏于牌的几何中心C的一侧。依据上述实施例1,该牌同样存重中心厚度Ge。请参见图3,该麻将牌用一种材料制成。在沿牌的厚度方向的内侧设置空腔,例如在在靠近所述牌反面F—端的内侧设置空腔,使靠近所述牌反面一端的密度小于牌靠近牌正面一端的密度。使所述牌沿厚度方向的密度分布不同。其具体构造也可以做成上述的盒体I. Ib与盒盖I. Ia的结构,只是靠近牌正面一端的盒体底端厚度Hl要比靠近牌反面一端的盒底端厚度H2大得多,使得重心G偏于牌正面一端。当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麻将机的翻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面、识别槽和输牌槽;所述输牌槽和识别槽分别包含传送带和置于传送带两侧的导向面;所述输牌槽的传送带传送尽头形成输牌槽的输出端,所述识别面置于所述输出端的中心位置,且不高于传送带平面,识别面宽度小于2倍重中心厚度,所述重中心厚度是所述牌重心至牌厚度中心面的垂直距离;所述传动带上设有若干均布的与传动方向垂直的台阶;所述导向面在识别面对应的位置处截止,所述识别槽对称设置于识别面两侧,所述牌在牌识别面上侧翻,并按重心位置落入对应的识别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开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唐邦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