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膜透析置管术用环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2777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5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膜透析置管术用环扣,包括中轴,包括中轴,中轴设有供腹透管通过的中央通孔,中轴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叶片和下叶片,上叶片和下叶片上均设有穿孔;中轴的轴壁上设有呈螺旋状环绕分布的小孔,滑线依次穿过小孔;连接线经过中央通孔依次穿过上叶片和下叶片相对应的穿孔。由于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无需大切口进入腹壁,也无需切开腹膜,而是以穿刺腹膜放入环扣的方式完成手术,这样可使手术切口缩小至2cm,防止术中撕裂腹膜,减少了术后腹透液渗漏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腹膜透析置管术用装置
,涉及ー种腹膜透析置管术用环扣
技术介绍
腹膜透析是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ー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做腹膜透析治疗前需要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建立腹透液进出腹腔的通路。传统的腹膜透析置管术是采用开放性手木,其方法是在腹壁上做5cm长的切ロ,逐层切开至腹膜,在腹膜上做0. 8cm长的切ロ,在切ロ周围用丝线做ー圈荷包縫合,将腹透管从切ロ插入腹腔,然后收紧荷包缝线并结扎,将腹透管固定在腹膜上。此种手术方式的缺点是手术切ロ偏大,在腹膜上缝合时容易造成腹膜撕裂损伤,术后腹透液渗漏的发生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ー种腹膜透析置管术用环扣,该环扣可以通过穿刺的方式置入腹膜,减小手术创伤,能够使腹透管周围和腹膜紧密结合,可防止术中撕裂腹膜并降低木后腹透液渗漏的发生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腹膜透析置管术用环扣,包括中轴,中轴设有供腹透管通过的中央通孔,中轴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叶片和下叶片,上叶片和下叶片上均设有穿孔;中轴的轴壁上设有呈螺旋状环绕分布的小孔,滑线依次穿过小孔;连接线经过中央通孔依次穿过上叶片和下叶片相对应的穿孔。所述的中轴、上叶片和下叶片均由膨体聚四氟こ烯外科补片制成。所述的滑线的两端均伸出中央通孔,暴露在上叶片之外。所述的上叶片和下叶片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穿孔,连接线穿过上叶片和下叶片同侧对应的穿孔,在中央通孔中上下往返。所述的上叶片和下叶片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穿孔,连接线斜着穿过中央通孔,穿过上叶片和下叶片相对侧的穿孔。所述的连接线的两端均伸出中央通孔,暴露在上叶片之外。所述的滑线、连接线为尼龙制成。所述的中轴为圆柱状,其内径至少为8mm,其外径为I 1.2cm,高度至少为5mm。所述的上叶片和下叶片的直径至少I. 5cm,厚度至少2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腹膜透析置管术用环扣,无需大切ロ即可方便的将腹透管置入在实施腹膜透析置管术时,先穿刺腹膜形成一个缺孔,然后将环扣置入缺孔,使穿刺后的腹膜缺孔包绕环扣的中轴,使上叶片、下叶片分别位于腹膜内外两侧。将腹透管从中央通孔插入腹腔,然后穿过中轴呈螺旋状环绕的小孔的滑线收紧并打结,使环扣紧密包绕腹透管,再收紧穿过上、下叶片的连接线,使上下叶片靠拢且从内外两侧夹紧腹膜,使环扣和腹膜紧密结合,从而将腹透管固定在腹膜上,形成不漏水的密闭结构。由于采用了膨体聚四氟こ烯外科补片,此材料柔软度高,上、下叶片可以任意弯曲,因此在置入过程中只需要穿刺腹膜得到和中轴外径相同的缺孔即可置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腹膜透析置管术用环扣,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无需大切ロ进入腹壁,也无需切开腹膜,而是以穿刺腹膜放入环扣的方式完成手术,这样可使手术切ロ縮小至2cm,防止术中撕裂腹膜,減少了术后腹透液渗漏的发生率。而将环扣置入并固定后,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特有的微孔结构,无毒、无致癌、无致敏等副作用,膨体聚四氟こ烯外科补片是理想的生物组织代用品,所以保留在人体内也不会造成不良反应。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扎紧之前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扎紧之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使用的示意图。其中,I为上叶片,2为下叶片,3为中轴,4为连接线,5为小孔;101腹膜透析管道,102为皮肤层,103为腹膜,104为腹腔。105环扣。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ー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參见图I、图2,ー种腹膜透析置管术用环扣,包括中轴3,中轴3设有供腹膜透析管道(腹透管)通过的中央通孔,中轴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叶片I和下叶片2,上叶片I和下叶片2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穿孔;中轴的轴壁上设有呈螺旋状环绕分布的小孔5,滑线依次穿过小孔;连接线5穿过中央通孔穿过上叶片I和下叶片2相对应的穿孔,在中央通孔中上下往返。具体的所述的中轴3、上叶片I和下叶片2均由膨体聚四氟こ烯外科补片制成,滑线、连接线5为尼龙制成。聚四氟こ烯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弾性、电绝缘性和抗老化能力,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与人体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因此是制作此环扣的首选材料。为了便于环扣夹紧腹膜透析管道并固定在腹膜上,设计了两个孔道系统(A孔道、B孔道)及滑线、连接线,其中A孔道中轴3的轴壁上设有呈螺旋状环绕分布的小孔,滑线依次穿过小孔;并且滑线两端均伸出中央通孔,暴露在上叶片之外,以便操作;当需要收紧时,通过类似于系鞋带的动作收紧滑线暴露的两端并打结,中轴就被收紧使环扣紧密包绕腹透管;B孔道所述的上叶片和下叶片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穿孔,连接线穿过上叶片和下叶片同侧对应的穿孔,在中央通孔中上下往返。或者參见图3、图4,上叶片和下叶片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穿孔,一条连接线斜着穿过中央通孔,穿过上叶片和下叶片相对的穿孔,两端暴露在上叶片外,这样就可以有两条交叉穿过的连接线;当需要收紧时,收紧连接线暴露的两端并打结,上叶片和下叶片在拉力下相互靠近,从而将腹膜夹紧。为了减少反应性,滑线、连接线均选择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材料,最好还能够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具体的滑线、连接线选择0. 5mm粗的尼龙线。为了更好的便于腹透管通过,中轴为圆柱状,其内径(即中央通孔)至少为8_,其外径为I I. 2cm,高度至少为5mm。而上叶片和下叶片的直径至少I. 5cm,厚度至少2mm。为了与现有的操作器械相配合,具体的设计为中轴为直径Icm,高5mm的圆柱状,中央通孔为直径8mm的圆孔;上、下叶片为直径2cm,厚3mm的圆饼状。 在实施腹膜透析置管术时,割开皮肤层102,在腹膜103上穿刺形成一个缺孔,然后将105环扣置入缺孔,使穿刺后的腹膜缺孔包绕环扣的中轴,使上叶片、下叶片分别位于腹膜内外两侧。将腹透管从中央通孔插入腹腔104,然后收紧滑线并打结,使环扣紧密包绕腹透管,再收紧穿过上、下叶片的连接线,使上下叶片靠拢且从内外两侧夹紧腹膜,使环扣和腹膜紧密结合,从而将腹透管固定在腹膜上,形成不漏水的密闭结构。由于采用了膨体聚四氟こ烯外科补片,此材料柔软度高,上、下叶片可以任意弯曲,因此在置入过程中只需要穿刺腹膜得到和中轴外径相同的缺孔即可置入。这样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无需大切ロ进入腹壁,也无需切开腹膜,而是以穿刺腹膜放入环扣的方式完成手术,从而可使手术切ロ縮小至2cm,防止术中撕裂腹膜,減少了术后腹透液渗漏的发生率。而将环扣置入并固定后,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特有的微孔结构,无毒、无致癌、无致敏等副作用,膨体聚四氟こ烯外科补片是理想的生物组织代用品,所以保留在人体内也不会造成不良反应。权利要求1.一种腹膜透析置管术用环扣,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轴,中轴设有供腹透管通过的中央通孔,中轴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叶片和下叶片,上叶片和下叶片上均设有穿孔;中轴的轴壁上设有呈螺旋状环绕分布的小孔,滑线依次穿过小孔;连接线经过中央通孔依次穿过上叶片和下叶片相对应的穿孔。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腹膜透析置管术用环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轴、上叶片和下叶片均由膨体聚四氟乙烯外科补片制成。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腹膜透析置管术用环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线的两端均伸出中央通孔,暴露在上叶片之外。4.如权利要求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膜透析置管术用环扣,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轴,中轴设有供腹透管通过的中央通孔,中轴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叶片和下叶片,上叶片和下叶片上均设有穿孔;中轴的轴壁上设有呈螺旋状环绕分布的小孔,滑线依次穿过小孔;连接线经过中央通孔依次穿过上叶片和下叶片相对应的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立怡杨世峰尹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