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降低能耗的基站智能通风节能系统。它包括基站上的进风装置、排风装置,两者均与智能控制器连接,所述进风装置内侧装有自然螺旋除尘沉降箱;同时所述智能控制器还与基站内环境监测装置连接。通过对机房建筑的简单改造,以智能控制器控制通风设备的开合,充分利用机房内部、外部环境温差,实现机房内外部冷热空气的直接交换将热量带出而自然降温;并通过联动,控制机房空调的运行状态减少机房空调的运行时间,提高通风降温的利用率,达到降低机房空调电能消耗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站用通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智能通风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基站设备降温绝大多数采用空调系统弥漫推送冷气的方式,普通的基站面积大约15-25m2,基站内有大量散热设备,为了满足室内环境温度要求(长年保持在18°C 28 之内),整个空调系统温度往往需要调得很低。基站内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的设备主要为通信设备及蓄电池,为实现环境要求,空调将被迫长时工作,造成能耗居高不下,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基站作为一个密闭的空间,内部设备所散发出来的热量必须全部经由空调才能拍出室外,而无法利用外部低温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使电费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降低能耗的基站智能通风节能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站智能通风节能系统,它包括基站上的进风装置、排风装置,两者均与智能控制器连接,所述进风装置内侧装有自然螺旋除尘沉降箱;同时所述智能控制器还与基站内环境监测装置连接。所述环境监测装置为设置在基站内的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至少一个粉尘浓度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它们均与智能控制器连接。所述进风装置外侧还设有进风口防雨罩、防尘防虫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排风装置为至少一台负压风机,负压风机内侧设有独立控制的电动百叶窗,其控制开关与智能控制器连接;负压风机外侧设有排风口防雨罩、防盗网、防尘防虫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进风装置设有6-8个进风口,每个进风口设有一个进风口防雨罩、一个防虫防尘网以及一个自然螺旋除尘沉降箱。所述排气装置有两台负压风机,它们的排风量不同但风量可控,排风量分别为2000mVh和1000m3/h,功率分别为150W和130W ;同时每台负压风机设有一个相应的电动百叶窗、一个排风口防雨罩、一个防盗网和一个防尘防虫网。所述温度传感器有四个,分布在基站的四壁;所述湿度传感器有两个,分布在基站的进风装置处以及一个内壁上;两个粉尘浓度传感器,一个设置在进风装置处,另一个设置在基站的一个内壁上。所述基站内还设有空调,空调与智能控制器连接。本技术的考虑了新基站进风方案,来消除通风过程中造成的扬尘影响,在降低基站能源能耗的同时,保证基站设备工作在最佳的运行环境。提出自然螺旋送风观念即把原来直接送风的方式改为自然螺旋抽风式,增加进风口数量,降低风速,消除了扬尘影响。本技术还采用了智能控制器控制基站内部温度I、判断室外的湿度和粉尘浓度是否符合为基站送入新风的先决条件;2、检测室内外的温度情况是否存在温差(室内温度)室外温度),当基站内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值时则开启设备,为基站送入新风;3、根据是室内外温度情况,及时调整两台风机的开合与各自的转速,达到最大限度节能的目的;4、当室内温度满足设备运行条件时或室内endurance过低时,贝U关闭设备以节省能源。。 由于基站内设备要求的的工作环境温度为18°C 28°C,所以基站智能通风节能系统必须实施监控室内的温度,随时调整风机及空调的工作状态。通过一个小功率的智能控制器实现基站内“温度控制”的目的。即,通过四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的温度情况,判断是否启动通风节能系统,但是在外部环境恶劣时,必须开启空调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外部环境比较是适合时,是通风系统保持在工作状态,并关闭空调,以最大限度的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根据通风节能热交换的原理,基站智能通风节能系统通过对机房建筑的简单改造,以智能控制器控制通风设备的开合,充分利用机房内部、外部环境温差,实现机房内外部冷热空气的直接交换将热量带出而自然降温;并通过联动,控制机房空调的运行状态减少机房空调的运行时间,提高通风降温的利用率,达到降低机房空调电能消耗的目的,其节能效率可达到50% -90%。经过调研和实际应用测试,兆宇基站智能通风节能系统具有经济、实用、稳定、高效和安全的特点,并在系统结构、运行效率、施工安装、防盗、防尘、防雨和防虫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它主要有5部分组成I、通过检测各个传感器的信号,分析判断基站内外温湿度、粉尘度情况,及时发出风机和空调的开和指令。有自动模式、空调模式和风机模式三种可以选择。并具有掉电保护功能、485通信监控、智能联动功能和故障保护功能。2、以自然螺旋沉降式为基站送入自然风,对进风进行三重过滤,并完成对进风的降速和除尘。3、有两个湿度传感器和四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基站室内外温湿度情况,将监测数据传输给智能控制器;粉尘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外的粉尘度情况,将信号传输给智能控制器。4、自然风进入基站经过热交换后,通过两个风机排出并带走室内热量,最大排风量为3000m3/h,每个风机均配备独立的电动百叶窗。5、各个进风口和排风口均安装有防雨罩、防盗网和防尘网,使雨水、小动物等无法进入室内。S卩,基站通风节能系统是利用空气对流的原理,通过智能控制器,将采集到的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室外湿度、室外粉尘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然后判断是否启动风机来引进室外冷空气,排出室内热空气,降低机房内的温度。通过大量减少空调使用时间达到节约电能消耗目的。通过智能控制器,随时调整进风量,保持与基站设备的散热量同步,使进出风量、设备散热量,热交换率三者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将基站室内温度控制在18°C 28°C之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机房建筑的简单改造,以智能控制器控制通风设备的开合,充分利用机房内部、外部环境温差,实现机房内外部冷热空气的直接交换将热量带出而自然降温;并通过联动,控制机房空调的运行状态减少机房空调的运行时间,提高通风降温的利用率,达到降低机房空调电能消耗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系统框图。其中,I.智能控制器,2.温度传感器T1, 3.温度传感器T2,4.温度传感器T3, 5.温度传感器T4,6.湿度传感器H1, 7.湿度传感器H2,8.粉尘浓度传感器F1,9.粉尘浓度传感器 F2,10.进风口防雨罩,11.防虫防尘网,12.自然螺旋除尘沉降箱,13.负压风机,14.电动百叶窗,15.排风口防雨罩,16.防盗网,17.空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图2中,一种基站智能通风节能系统,它包括设置在基站的进风装置、排风装置,两者均与智能控制器I连接,所述进风装置内侧装有自然螺旋除尘沉降箱12 ;同时所述智能控制器I还与环境监测装置连接。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T23、温度传感器T34、温度传感器T45它们分布在基站的四壁;湿度传感器Hf、湿度传感器H27,分布在基站的进风装置处以及一个内壁上;粉尘浓度传感器F1S设置在进风装置处,粉尘浓度传感器F29设置在基站的一个内壁上。所述进风装置设有6-8个进风口,每个进风口设有一个进风口防雨罩10、一个防虫防尘网11以及一个自然螺旋除尘沉降箱12。所述排气装置有两台负压风机13,它们的排风量不同但风量可控,排风量分别为2000mVh和IOOOmVh,功率分别为150W和130W ;同时每台负压风机13设有一个相应的电动百叶窗14、一个排风口防雨罩15、一个防盗网16和一个防尘防虫网11。所述基站内还设有空调17,空调17与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站智能通风节能系统,它包括基站上的进风装置、排风装置,两者均与智能控制器连接,其特征是,所述进风装置内侧装有自然螺旋除尘沉降箱;同时所述智能控制器还与基站内环境监测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帅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兆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