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君健专利>正文

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35212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4:24
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及多个夹持件,固定架呈框形,夹持件包括隔离部及夹持部,隔离部安装于固定架的内侧,夹持部安装于隔离部远离固定架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装置的夹持件的隔离部远离固定架,在被子或床垫的边缘夹固于固定装置的夹持部后,被子或床垫的边缘远离固定架,在单针绗缝线机对被子或床垫横向绗缝时纵深到边缘不受到固定装置的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纺制造领域所用的固定装置,尤其是在被子或床垫的单针缝线过程用于夹固被子或床垫边缘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家纺制造行业在对被子或床垫进行单针缝线时,通常使用固定装置将被子或床垫先固定。传统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及多个安装于固定架的夹子。固定装置在夹固被子或床垫时,被子或床垫的边缘放置于固架上并夹固于夹子。然而,采用此种固定装置固定被子或床垫,由于被子或床垫的边缘放置于固架上,故在单针绗缝线机对被子或床垫横向绗缝时纵深到边缘会受到固定装置的影响,导致单针绗缝线机不能对被子或床垫的边缘进行缝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在单针绗缝线机对被子或床垫横向绗缝时纵深到边缘不受到影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及多个夹持件,固定架呈框形,夹持件包括隔离部及夹持部,隔离部安装于固定架的内侧,夹持部安装于隔离部远离固定架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架包括横向上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及两个纵向上的第三固定板、四个三角铁及多个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两个第二固定板首尾相连并通过第一固定件穿过三角铁锁入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及第三固定板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部包括滑动板、承载板、连接滑动板与所述承载板的隔离板及将滑动板安装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及第三固定板的第二固定件,夹持部安装于承载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及第三固定板的内侧面对应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及第三滑槽,第二固定件锁入滑动板进入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及第三滑槽并抵顶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及第三固定板的内壁,以使夹持件固定安装于固定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包括两个主体及固定连接于两个主体之间的连接片,第一滑槽设置于主体。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片固定连接于两个主体一端的底面,以形成避位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为夹子。本技术固定装置的夹持件的隔离部远离固定架,在被子或床垫的边缘夹固于固定装置的夹持部后,被子或床垫的边缘远离固定架,在单针绗缝线机对被子或床垫横向绗缝时纵深到边缘不受到固定装置的影响。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固定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请参照图I及图2,本技术固定装置一实施方式包括固定架10及多个夹持件20。固定架10呈方框状,包括横向方向上的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第三固定板14、四个三角铁16及多个第一固定件18。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与第三固定板14首尾连接并通过第一固定件18穿过三角铁16锁入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及第三固定板14的相邻端固定。第一固定板12包括两个主体120、连接于主体120之间的固定片122。固定片122固定于两主体120—端的底面以形成避位口 126。 主体120、第二固定板13及第三固定板14的内侧面对应设有第一滑槽128、第二滑槽130及第三滑槽140。夹持件20包括隔离部22、夹持部24及第二固定件30。隔离部22包括滑动板220、承载板222及连接滑动板220与承载板222的隔离板224。隔离板224与滑动板220垂直连接,并与承载板222水平连接。夹持部24为夹子,并固定于承载板222。滑动板220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孔226。第二固定件30为螺钉,相应的固定孔226为螺孔。第二固定件30锁入固定孔226并穿入第一滑槽128、第二滑槽130及第三滑槽140后抵顶主体120、第二固定板13及第三固定板14的内壁,使夹持件20固定地安装于固定架10。在夹持件20安装于固定架10后,由于滑动板220安装于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及第三固定板14,夹持部24安装于承载板222,而承载板222与滑动板220之间连接有隔离板224,因此夹持部24与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及第三固定板14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即夹持部24与固定架10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使用时,由于夹持部24与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及第三固定板14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因此在将被子或床垫(图未示)的边缘夹固于固定装置的夹持部24后,被子或床垫的边缘未被放置于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及第三固定板14。当被子或床垫边缘设置的缝线走向恰好被夹持部24夹住时,旋松第二固定件30,滑动滑动板220,使夹持件20随着第一固定件30在第一滑槽128或第二滑槽130或第三滑槽140内滑动,当夹持部24避开被子或床垫边缘设置的缝线走向时,停止滑动滑动板220。然后紧固第二固定件30,使夹持件20固定于固定架10。最后单针绗缝线机的机头从避位口 126进入固定装置,以对被子或床垫进行单针缝线。本技术固定装置的夹持件20的滑动板220安装于固定架10的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及第三固定板14,夹持部24固定夹持件20的承载板222与滑动板220之间连接有隔离板224,使夹持部24远离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及第三固定板14,在被子或床垫的边缘夹固于固定装置的夹持部24后,被子或床垫的边缘未被放置于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及第三固定板14,从而被子或床垫的边缘远离固定架10,在单针绗缝线机对被子或床垫横向绗缝时纵深到边缘不受到固定装置的影响。权利要求1.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0)及多个夹持件(20),所述固定架(10)呈框形,所述夹持件(20)包括隔离部(22)及夹持部(24),所述隔离部(22)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0)的内侧,所述夹持部(24)安装于所述隔离部(22)远离所述固定架(10)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0)包括横向上的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及两个纵向上的第三固定板(14)、四个三角铁(16)及多个第一固定件(18),所述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与两个第二固定板(14)首尾相连并通过第一固定件(18)穿过三角铁(16)锁入所述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二固定板(13)及所述第三固定板(14)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22)包括滑动板(220)、承载板(222)、连接所述滑动板(220)与所述承载板(222)的隔离板(224)及将所述滑动板(220)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及所述第三固定板(14)的第二固定件(30),所述夹持部(24)安装于所述承载板(2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及所述第三固定板(14)的内侧面对应设有第一滑槽(128)、第二滑槽(130)及第三滑槽(140),第二固定件(30)锁入所述滑动板(220)进入所述第一滑槽(128)、第二滑槽(130)及第三滑槽(140)并抵顶所述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二固定板(13)及所述第三固定板(14)的内壁,以使所述夹持件(20)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2)包括两个主体(120)及固定连接于两个主体(120)之间的连接片(12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0)及多个夹持件(20),所述固定架(10)呈框形,所述夹持件(20)包括隔离部(22)及夹持部(24),所述隔离部(22)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0)的内侧,所述夹持部(24)安装于所述隔离部(22)远离所述固定架(10)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君健
申请(专利权)人:罗君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