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2712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2 18:41
在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在封入有绝缘气体的容器内相对地配置固定侧电极和可动侧电极,所述固定侧电极具备形成为圆筒状的固定侧通电触头、和容纳所述固定侧通电触头的固定侧屏蔽件,所述可动侧电极具备由驱动装置驱动且与所述固定侧通电触头相连接和断开的可动导体,在所述固定侧屏蔽件的与所述可动电极相对的一侧,设置具有直径比所述可动导体的外径要大的开口的、包含耐电弧构件而成的圆板状的固定侧电弧屏蔽件,将所述固定侧电弧屏蔽件形成为薄板状,以使得在所述固定侧通电触头和所述可动导体分闸时,使电弧电流朝径向外侧流动并在表面上产生周向磁通,利用所述磁通在中心轴向上对电弧施加力,以将所述电弧限制在所述开口的附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发电站和变电站等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开了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设备,该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在封入有绝缘气体的金属容器内配置有可连接和断开的固定侧主触头和可动侧主触头;固定侧电弧触头,该固定侧电弧触头与所述固定侧主触头进行电连接并牢固地接合在所述固定侧主触头·;可动侧电弧触头,该可动侧电弧触头与所述可动侧主触头进行电连接并牢固地接合在所述可动侧主触头的前端侧,且可与所述固定侧电弧触头相连接和断开;电场屏蔽用屏蔽件,该电场屏蔽用屏蔽件配置在所述固定侧主触头和所述固定侧电弧触头的外侧,在该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中,所述电场屏蔽用屏蔽件由如下构件构成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与所述固定侧主触头进行电连接,且一端牢固地接合在所述固定侧主触头,而另一端形成有贯通孔;耐电弧构件,该耐电弧构件配置在所述支承构件的另一端,以便覆盖所述固定侧主触头的前端部,在与所述支承构件侧相反的一侧形成突起状曲面部,且在所述支承构件侧形成螺纹部;螺栓,该螺栓贯穿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贯通孔与所述耐电弧构件的所述螺纹部相啮合,且将所述耐电弧构件固定在所述支承构件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此外,还公开了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装置,该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在封入有绝缘性气体的容器内相对地配置固定侧电极部和可动侧电极部,所述固定侧电极部具备形成为圆筒状的固定侧通电触头、配置在所述固定侧通电触头的中心部且当分闸时产生电弧的固定侧电弧触头、以及配置在所述固定侧通电触头的周围的固定侧屏蔽件,所述可动侧电极部具备由驱动装置驱动且与所述固定侧通电触头相连接和断开的可动侧触头,在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在所述固定侧屏蔽件的、与所述可动侧电极部相对的一侧,设置圆环状的固定侧电弧屏蔽件,该圆环状的固定侧电弧屏蔽件具有直径比所述可动侧触头的外径要大的开口孔,在所述固定侧电弧屏蔽件的所述开口孔附近的周向上埋设多个形状相同的永磁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国专利特开2003-18767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国专利特开2007-3239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根据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现有技术,其包括耐电弧构件,该耐电弧构件配置在支承构件的另一端,以覆盖固定侧主触头的前端部,且在与支承构件侧相反的一侧形成突起状曲面部。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电弧容易附着在耐电弧构件的整个表面,且有可能还附着在金属容器上,因而不得不增大耐电弧构件的外径。此外,根据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现有技术,则存在如下问题S卩,需要外径大且壁厚的价格高的耐电弧构件。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防止电弧扩散、且能减小电极外径的低价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达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在封入有绝缘气体的容器内相对地配置固定侧电极和可动侧电极,所述固定侧电极具备形成为圆筒状的固定侧通电触头、和各纳所述固定侧通电触头的固定侧屏蔽件,所述可动侧电极具备由驱动装置驱动且与所述固定侧通电触头相连接和断开的可动导体,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侧屏蔽件的、与所述可动侧电极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薄圆板状的 固定侧电弧屏蔽件,该固定侧电弧屏蔽件具有直径比所述可动导体的外径要大的开口,在所述固定侧通电触头和所述可动导体分闸时,使电弧电流朝径向外侧流动,且在表面上产生周向磁通,利用所述磁通在中心轴向上对电弧施加力,以将所述电弧限制在所述开口的附近,该固定侧电弧屏蔽件包含耐电弧构件而成。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具有如下效果能防止电弧扩散,能减小电极外径,且能以低成本来制造。附图说明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实施方式I的截面图。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固定侧电弧屏蔽件的详细形状的部分截面图。图1-3是作为比较例表示的现有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固定侧电弧屏蔽件的部分截面图。图1-4是作为比较例表示的另一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固定侧电弧屏蔽件的部分截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实施方式3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实施方式4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实施方式5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实施方式6的截面图。图7-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实施方式7的截面图。图7-2是沿着图7-1的A-A线的向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实施方式。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实施方式I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实施方式I的截面图,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固定侧电弧屏蔽件的详细形状的部分截面图,图1-3是作为比较例表示的现有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固定侧电弧屏蔽件的部分截面图,图1-4是作为比较例表示的另一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固定侧电弧屏蔽件的部分截面图。如图1-1所示,在未图示的封入有消弧性能高的绝缘气体的容器内,沿驱动轴线(中心轴线)上相对地配置并容纳有切断电流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91的固定侧电极10和可动侧电极20。固定侧电极10具备形成为筒状且通过电流的铜制的固定侧通电触头11 ;容纳固定侧通电触头11的铝制的圆筒状的固定侧屏蔽件12 ;设置在固定侧屏蔽件12的与可动侧电极20相对的一侧的耐电弧构件(例如,铜-钨合金)制成的薄圆板状的固定侧电弧屏蔽件13。固定侧电弧屏蔽件13和固定侧屏蔽件12通过螺纹连接或钎焊等来固定。将在后面对固定侧电弧屏蔽件13进行详细描述。可动侧电极20具备由未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且与筒状的固定侧通电触头11的内侧相接触和断开的可动导体21 ;插入可动导体21且使电流通过可动导体21的铜制的筒状的可动侧通电触头24 ;容纳可动侧通电触头24的铝制的可动侧屏蔽件25。可动导体21 具备铜制的筒状的滑动触头21b ;以及在滑动触头21b的前端利用钎焊等来牢固地接合的耐电弧构件制成的环状的可动侧电弧触头21a。接着,对固定侧电弧屏蔽件13进行详细说明。在薄圆板状的固定侧电弧屏蔽件13的中央部,形成直径比可动导体21的外径稍大的开口 13x。开口 13x是通过对薄圆板的中央部进行冲压深拉加工而形成为短圆筒状的。实施方式I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91中的固定侧电弧屏蔽件13的功能如下当固定侧通电触头11和可动导体21分闸时,使电弧电流I朝薄圆板状的固定侧电弧屏蔽件13的径向外侧流动并在表面上沿周向产生强磁通,利用该磁通在中心轴向上对电弧30施加力,将电弧30限制在开口 13x的附近。因固定侧通电触头11和可动导体21分闸时产生的电弧30,电弧电流I朝固定侧电弧屏蔽件13的径向外侧流动,这时因电弧电流I产生周向磁通B。从可动侧电极20 —侧来看时,在固定侧电弧屏蔽件13的正面侧,该磁通B朝向顺时针方向,在背面侧,该磁通B朝向逆时针方向。利用该固定侧电弧屏蔽件13的正面侧的磁通B,对电弧30施加中心轴向的力F,能够将电弧30限制在开口 13x的附近。如图1-2所示,能利用下式(I)来求出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芳则贞国仁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