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摩擦搅拌的金属构件的。
技术介绍
将金属构件彼此接合的方法已知的是摩擦搅拌接合(FSW = Friction StirWelding)。摩擦搅拌接合通过使旋转工具旋转并沿着金属构件彼此的对接部移动,利用旋转工具与金属构件的摩擦热使对接部的金属做塑性化流动,从而使金属构件彼此做固相接合。此外,旋转工具一般是在呈圆柱状的肩部的下端面上突设搅拌销(探针)而形成的。 在此,图33是表示对一对平板状的金属构件进行摩擦搅拌接合的现有的接合方法的立体图。如图33所示,在欲接合的金属构件101、101的厚度比未图示的旋转工具的搅拌销还长的情况下,有时在从金属构件101的表面102侧进行摩擦搅拌之后,还从背面103侧进行摩擦搅拌。即,在上述接合方法中,沿着金属构件101、101的对接部104 (双点滑线)从表面102及背面103的两侧进行摩擦搅拌,以使摩擦搅拌所形成的塑性化区域105、106的厚度方向的中央部分接触而接合。藉此,在对接部104中可达到无间隙接合。此种接合方法公开于文献I。此外,图34是使用接头构件的现有的接合方法的剖视图。如图34所示,在相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合方法,使旋转工具相对于第一金属构件与第二金属构件对接而形成的被接合金属构件移动而进行摩擦搅拌,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述第一金属构件与所述第二金属构件的对接部,从所述被接合金属构件的表面进行摩擦搅拌的第一正式接合工序;对所述对接部从所述被接合金属构件的背面进行摩擦搅拌的第二正式接合工序;在所述被接合金属构件的侧面,朝在所述第一正式接合工序中所形成的表面侧塑性化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二正式接合工序中所形成的背面侧塑性化区域中至少一方上所形成的空洞缺陷,插入空洞部修补构件的空洞部修补构件插入工序;以及对所述对接部,在所述被接合金属构件的侧面进行摩擦搅拌的侧面正式接合工序,在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勇人,濑尾伸城,堀久司,河本知广,青木一男,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