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螺杆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563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8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包括苗台支架、供苗台、若干插秧驱动箱、回转箱以及插植臂,供苗台包括若干苗槽,供苗台与一个设于苗台支架上的苗台导轨相适配,每个插秧驱动箱上设有左右两个回转箱,回转箱上设有两个插植臂,其中右侧的回转箱设有用于调整左右两个回转箱角度差角度调整机构,所述的苗槽的下侧设有秧苗挡板,秧苗挡板上设有与所述的回转箱相对应的取秧口,供苗支架上设有一个双向螺杆,双向螺杆与一个驱动机构相连,该双向螺杆与一个固定在供苗台后侧的导向块相适配。所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速进行三围强化插秧的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插秧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水稻栽培一般都采用等行距、等株距的 插植方法,但是这种插植方法植株与植株之间必然会出现遮阳的问题,而且对泥土中的养分的利用不均匀,从而造成很大的浪费。后来,人们专利技术了一种宽窄行的水稻栽培方法,是窄行距与宽行距间隔栽培的一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该栽培方式既能保证单位面积上的穴数合理,又具有植株群体分布合理,通风透光性能好,光合作用率高等优点,因此单产水平较高,是高产攻关常选择的栽培方式之一。同时,由于通风透光性增强,使稻株间湿度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虫危害,最终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但是宽窄行水稻栽培技术的栽培间距不同,其对泥土中的养分利用更不均匀,太阳光照也有很大一部分被植株相互遮挡。因此人们在此基础上又专利技术了三围强化栽培技术。在三围强化栽培技术中,植株间构成三角形分布(优选等腰三角形分布)光线无论从哪一面来都不会互相遮挡,大大提高了秧苗对阳光的摄取量,增加了光合作用。三围强化栽培技术每两行为一组,每组分布有若干个三角形植株,三角形植株内的各植株的间距完全相同,使得植株对泥土中养分的吸收非常均匀,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地力。同时这种栽培技术使得在相同密度的栽培条件下,各植株的间距大到了最大化,有利于通风,减少了病虫害。但是目前还没有适合于三围强化栽培技术的插秧机械,因此,一般只能通过人工插秧完成,极大的限制了三围强化栽培技术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没有相应的机械能进行三围强化栽培技术的插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速进行三围强化插秧的双向螺杆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包括苗台支架、供苗台、若干插秧驱动箱、回转箱以及插植臂,供苗台包括若干苗槽,供苗台与一个设于苗台支架上的苗台导轨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插秧驱动箱上设有左右两个回转箱,回转箱上设有两个插植臂,其中右侧的回转箱设有用于调整左右两个回转箱角度差角度调整机构,所述的苗槽的下侧设有秧苗挡板,秧苗挡板上设有与所述的回转箱相对应的取秧口,供苗支架上设有一个双向螺杆,双向螺杆与一个驱动机构相连,该双向螺杆与一个固定在供苗台后侧的导向块相适配。现有的类似插秧机一般各回转箱都是同步转动的,因此,各回转箱上插植臂都同步取秧,同步插植,形成矩阵式的植株。本技术方案中,当左右两个回转箱的角度差为零时,各回转箱同步转动,形成矩阵式的植株,而当左右两个回转箱的角度差不为零时,插植臂的取秧、插植过程均不同步,当供苗台移动到所述的各苗槽的最左或最右端对应于所述的取秧口时,所述的导向块移动到双向螺杆的最左或最右端的一节螺纹的中部。当第I个回转箱的插植臂取该行程的最后一株秧苗后,供苗台需要沿该行程的方向继续移动半个螺距,后返回半个螺距时,与第一个回转箱相邻的第2个回转箱上的插植臂才开始取相应的最后一株秧苗。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中,虽然回转箱的转动不同步,但可以在各取秧口间距相同的情况下,完成秧苗的完全对应取出。作为优选,所述的角度调整机构以下结构构成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上设有两个相差90°的凸起,在回转箱与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的套接处的内孔设有两个与所述的两个凸起分别适配的凹槽,所述的回转箱通过螺母与所述的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固定。该技术方案使得同一个插秧驱动箱的两侧的回转箱的角度差可以是0°和90°,当需要调整该角度差时,松开螺母,将凸起与凹槽分离,转动90°,然后将凸起与凹槽配合后,拧紧螺母,实现回转箱的角度差的90°与0°的切换。当两个回转箱的角度差为90°,即实现植株的等腰三角形的插植方法,这种插植方法是阳光利用率最高,通风性能最好,地力的利用率最高的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没有相应的机械能进行三围强化栽培技术的插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速进行三围强化插秧的双向螺杆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且结构紧凑、调整方便、性能可靠。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 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角度调整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 如图I、图2所示,一种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包括苗台支架、供苗台、4个插秧驱动箱I、回转箱2以及插植臂3,供苗台包括9个苗槽4,供苗台与一个设于苗台支架上的苗台导轨5相适配,每个插秧驱动箱I上设有左右两个回转箱2,回转箱上设有两个插植臂3,其中右侧的回转箱设有用于调整左右两个回转箱角度差角度调整机构,角度调整机构以下结构构成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上设有两个相差90°的凸起8,在回转箱与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的套接处的内孔设有两个与所述的两个凸起8分别适配的凹槽9,所述的回转箱通过螺母7与所述的插秧驱动箱6的输出轴固定。该技术方案使得同一个插秧驱动箱的两侧的回转箱的角度差可以是0°和90°,当需要调整该角度差时,松开螺母,将凸起与凹槽分离,转动90°,然后将凸起与凹槽配合后,拧紧螺母,实现回转箱的角度差的90°与0°的切换。当两个回转箱的角度差为90°,即实现植株的等腰三角形的插植方法。所述的苗槽4的下侧设有秧苗挡板9,秧苗挡板9上设有与所述的回转箱相对应的取秧口 10,供苗支架上设有一个双向螺杆11,双向螺杆11与一个驱动机构相连,该双向螺杆与一个固定在供苗台后侧的导向块相适配。当左右两个回转箱的角度差为零时,各回转箱同步转动,形成矩阵式的植株,而当左右两个回转箱的角度差不为零时,插植臂的取秧、插植过程均不同步,当供苗台移动到所述的各苗槽的最左或最右端对应于所述的取秧口时,所述的导向块移动到双向螺杆的最左或最右端的一节螺纹的中部。当第I个回转箱的插植臂取该行程的最后一株秧苗后,供苗台需要沿该行程的方向继续移动半个 螺距,后返回半个螺距时,与第一个回转箱相邻的第2个回转箱上的插植臂才开始取相应的最后一株秧苗。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中,虽然回转箱的转动不同步,但可以在各取秧口间距相同的情况下,完成秧苗的完全对应取出。所以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调整方便、性能可靠,有效实现三围强化插植的机械化作业的特征。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包括苗台支架、供苗台、若干插秧驱动箱、回转箱以及插植臂,供苗台包括若干苗槽,供苗台与一个设于苗台支架上的苗台导轨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插秧驱动箱上设有左右两个回转箱,回转箱上设有两个插植臂,其中右侧的回转箱设有用于调整左右两个回转箱角度差角度调整机构,所述的苗槽的下侧设有秧苗挡板,秧苗挡板上设有与所述的回转箱相对应的取秧口,供苗支架上设有一个双向螺杆,双向螺杆与一个驱动机构相连,该双向螺杆与一个固定在供苗台后侧的导向块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整机构由以下结构构成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上设有两个相差90°的凸起,在回转箱与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的套接处的内孔设有两个与所述的两个凸起分别适配的凹槽,所述的回转箱通过螺母与所述的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固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包括苗台支架、供苗台、若干插秧驱动箱、回转箱以及插植臂,供苗台包括若干苗槽,供苗台与一个设于苗台支架上的苗台导轨相适配,每个插秧驱动箱上设有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包括苗台支架、供苗台、若干插秧驱动箱、回转箱以及插植臂,供苗台包括若干苗槽,供苗台与一个设于苗台支架上的苗台导轨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插秧驱动箱上设有左右两个回转箱,回转箱上设有两个插植臂,其中右侧的回转箱设有用于调整左右两个回转箱角度差角度调整机构,所述的苗槽的下侧设有秧苗挡板,秧苗挡板上设有与所述的回转箱相对应的取秧口,供苗支架上设有一个双向螺杆,双向螺杆与一个驱动机构相连,该双向螺杆与一个固定在供苗台后侧的导向块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仲雄高福强胡璇李明强朱德峰邵树有
申请(专利权)人: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高福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