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345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缆,该电缆中间是由电力电缆、光纤单元、通信电缆及同轴射频电缆绞合形成缆芯,在缆芯外缠绕包带层,在包带层外设置总屏蔽层,最外层挤包外护层。所述光纤单元、通信电缆及同轴射频电缆分别设置双层金属屏蔽层,双层金属屏蔽层的中间采用隔离套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电缆就是通过简易可行的方法把光纤、通信电缆、同轴射频电缆组合在电力电缆中,各种信号电缆生产时物理完全隔离,使其传输互不干扰,有效的保障了质量和安全,同时具有传输电力、通信信号、有线视频信号以及光纤通信的功能,共享网络基础设施,可以大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缆制造的领域,也是四网融合专用的电缆制造领域,尤其涉及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同轴射频电缆及互联网用光纤的组合体 。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光纤入户试点工程建设早已全面启动,实现了三网融合,根据国家战略的需要,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改变三网融合的格局,迈向四网融合,即电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及电信网的融合,其实早在智能电网初期,国家电网就曾经提出了四网融合的概念,如今三网融合的大幕已经拉开一段时期,中国电信与国家电网在密切的合作,电力光纤入户不仅仅能够降低近40%的运营商光纤入户成本,而且可以复合多路光纤为各运营商提供独立的通道。三网融合发展的如火如荼,必将快速带动包括广播电视网的加入,构成真正意义的四网融合,2010年12月底,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考察时,就希望相关企业做好包括国家电网在内的四网融合科技攻关工作。如果电信企业和广播电视局及国家电网合作实现了四网融合,那么只需要一根智能电缆,居民在家中享受各种家用电器便利的同时,还可以收看有线电视和高速上网,真切体会智能网络带来的方便,而且目前我国电网已经实现了户户通,使用四网融合更容易为人民群众所接受。近年来,有电缆同行对光纤复合电缆进行了多次改进,比如中国专利“光电复合电缆”(公开号201629183U,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是一种电力电缆、光缆、通信电缆与射频电缆的组合,但其是连体结构的,分别独立护套,只是挤出时在护套层为连接体,这样的结构在生产时难以控制,不容易上盘排线,敷设时的难度也很大,对专用设备已经硬件设施的要求都很高,实际上失去了作为组合或复合的实际意义。又如中国专利“额定电压0. 6/lkV及以下光纤复合低压智能电缆”(公开号201994129U,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即缆芯是由电缆绝缘芯和光单元组成的,其只实现了传输电能和网络信号,简单的进行了电网和互联网的融合,而且只限于低压电缆,作为主干线路上的复合缆没做考虑,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电缆,通过简易可行的方法把光纤、通信电缆、同轴射频电缆和电力电缆组合一起。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缆,该电缆中间是由电力电缆、光纤单元、通信电缆及同轴射频电缆绞合形成缆芯,在缆芯外缠绕包带层,在包带层外设置总屏蔽层,最外层挤包外护层。所述光纤单元、通信电缆及同轴射频电缆分别设置双层金属屏蔽层,双层金属屏蔽层的中间采用隔离套隔开。所述电力电缆是单芯或者多芯。所述的金属屏蔽层采用金属丝或金属带编织或绕包。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智能电缆就是通过简易可行的方法把光纤、通信电缆、同轴射频电缆组合在电力电缆中,各种信号电缆生产时物理完全隔离,使其传输互不干扰,有效的保障了质量和安全,同时具有传输电力、通信信号、有线视频信号以及光纤通信的功能,共享网络基础设施,可以大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入。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本技术的智能电缆,该电缆中间是由电力电缆I、光纤单元2、通信电缆3及同轴射频电缆4绞合形成缆芯,在缆芯外缠绕包带层5,在包带层外设置总屏蔽层6,最外层挤包外护层7本技术是将电力电缆单独设置金属屏蔽层,将通信电缆和同轴射频电缆分别设置为双层金属屏蔽,内含隔离套隔开,同时外护套的厚度比标准相应加厚,然后与电力电缆的绝缘线芯以间隔的方式即放置在填充位置一起绞合成缆,构成组合体的圆形结构,真正的成为复合和一体化,便于生产挤出、收排线、运输以及用户的放线施工等。其制备方法是在智能电缆正常生产前,将通信电缆和同轴射频电缆分别作特殊处理,在其正常结构中分别多加入一层金属屏蔽层与原屏蔽层(如有)通过挤包隔离套进行隔离,把外护层的挤出厚度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相应的加厚,同时预制与系统相匹配的光纤单元,再将电力电缆的各个绝缘线芯也分别进行金属屏蔽如该电缆原来就设置有金属屏蔽层,可以不附加此结构,然后将上述电力电缆的绝缘线芯与预制好的光纤单元、特殊处理的通信电缆和同轴射频电缆以间隔的位置正常电缆的填充处或其它合适的位置绞合成缆,成缆后可根据需要设置金属总屏蔽层以及金属铠装层,最后挤包外护层。所述的电力电缆包含各种电压等级,各种导体、各种绝缘材料及护套材料,因为无论是主干路还是进户的支线,采用智能电缆都将避免大规模土地开挖、重复占用大量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电力电缆可以是单芯,也可以是多芯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绞合成缆。组合结构包含电力电缆与其中一种或几种的分别组合及共同组合等。所述的金属屏蔽层是为了加强对传输电能、信号等进行屏蔽,可以根据需要采用金属丝或金属带,可以是编织的或绕包的。所述的隔离套是为了对各个缆芯进行物理隔离,免受干扰,保证使用安全和质量的稳定。所述的外护套加厚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智能电缆,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厚度值,各种厚度值均在本专利保护范围内。所述的通信电缆和同轴射频电缆可根据系统及设计的需要采用各种型号及规格,在组合成缆时导致整体外径增大属于正常现象。此外,本技术电缆的外形为圆形结构,在此结构内由上述所提到的电力电缆、通信用电缆、光纤单元及同轴射频电缆组合而成,其所处位置可以变动,只要保持智能电缆近似于圆形即可,作为组合型或称为复合型智能电缆,凡是对本技术上述方法没有实质性的改动,只通过简单的组装就可以达到某一或全部的功能和效果,均属于本专利保护 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该电缆中间是由电力电缆(I)、光纤单元(2)、通信电缆(3)及同轴射频电缆(4)绞合形成缆芯,在缆芯外缠绕包带层(5),在包带层外设置总屏蔽层(6),最外层挤包外护层(7)。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单元(2)、通信电缆(3)及同轴射频电缆(4)分别设置双层金属屏蔽层,双层金属屏蔽层的中间采用隔离套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缆是单芯或者多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屏蔽层采用金属丝或金属带编织或绕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缆,该电缆中间是由电力电缆、光纤单元、通信电缆及同轴射频电缆绞合形成缆芯,在缆芯外缠绕包带层,在包带层外设置总屏蔽层,最外层挤包外护层。所述光纤单元、通信电缆及同轴射频电缆分别设置双层金属屏蔽层,双层金属屏蔽层的中间采用隔离套隔开。本技术的智能电缆就是通过简易可行的方法把光纤、通信电缆、同轴射频电缆组合在电力电缆中,各种信号电缆生产时物理完全隔离,使其传输互不干扰,有效的保障了质量和安全,同时具有传输电力、通信信号、有线视频信号以及光纤通信的功能,共享网络基础设施,可以大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入。文档编号H01B9/04GK202549452SQ20122012891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宋青林, 张伯其, 张 杰 申请人:无锡市远登电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该电缆中间是由电力电缆(1)、光纤单元(2)、通信电缆(3)及同轴射频电缆(4)绞合形成缆芯,在缆芯外缠绕包带层(5),在包带层外设置总屏蔽层(6),最外层挤包外护层(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青林张伯其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远登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