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硬膜外麻醉练习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314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教学模型,尤其涉及一种人体硬膜外麻醉练习模型,它主要是由底座、外壳、皮肤模块组成,外壳固定于皮肤模块外部,上部镂空,显露皮肤。所述的皮肤模块由仿真皮肤、肌肉层、黄素韧带、椎骨、脊间韧带和硬膜囊组成,层理结构分明,可触摸和观察到通往腰椎、硬膜外腔和硬膜囊的通道,同时还可触到皮下椎突和椎间。硬膜囊内注入仿真脑脊液,当意外刺入硬膜,会有“脑脊液”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医学生可以通过模型进行练习,熟练掌握硬膜外麻醉的核心技能,以避免因不合规操作给病患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可避免医疗纠纷,改善临床教学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教学模型,尤其涉及一种人体硬膜外麻醉练习模型
技术介绍
硬膜外麻醉,专业上称“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即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暂时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硬。膜外阻滞在除头部以外的任何手术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如果操作不善,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如局麻药全身中毒反应、误入蛛网膜下腔、误入硬膜下间隙、导管折断、异常广泛阻滞、硬膜穿破和头痛、神经损伤等,严重者甚至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所以在医学教学时,硬膜外麻醉练习模型起到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让医学生能够通过仿真模型进行人体硬膜外麻醉练习,避免人体试验的高风险。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是它主要是由底座、外壳、皮肤模块组成,外壳固定于皮肤模块外部,上部镂空,显露皮肤。所述的皮肤模块由仿真皮肤、肌肉层、黄素韧带、椎骨、脊间韧带和硬膜囊组成,层理结构分明,可触摸和观察到通往腰椎、硬膜外腔和硬膜囊的通道,同时还可触到皮下椎突和椎间。当注射或穿刺使用时,整个模型可随时拆卸以显示针头插入的位置,来判断正误,便于教学解说。所述的仿真皮肤和硬膜囊,可更换使用。所述的仿真皮肤,采用乳胶发泡制成,同时具有致密性,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人体硬膜外麻醉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主要是由底座、外壳、皮肤模块组成,外壳固定于皮肤模块外部,上部镂空,显露皮肤;所述的皮肤模块由仿真皮肤、肌肉层、黄素韧带、椎骨、脊间韧带和硬膜囊组成,可触摸和观察到通往腰椎、硬膜外腔和硬膜囊的通道,同时还可触到皮下椎突和椎间,当注射或穿刺使用时,整个模型可随时拆卸以显示针头插入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忠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