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集热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084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集热排管,集热管布置于光线会聚的位置,相邻的集热管之间通过并联、串联或部分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当相邻的集热管之间通过并联或者部分串联方式连接时,在前后两个单元之间通过密封的联箱连接,工作介质通过前一个单元进入联箱,再从联箱进入后一个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不同的集热段采用不同的管径及集热管形式的布置方式,灵活的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需的管径,提高集热段总体的换热系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提供灵活布置的集热段布置方式的同时,提供了更多的集热管布置方式,设计中更便利,也能够实现更稳定的集热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所需换热效果经济性更好的集热方案设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集热排管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化石能源存在污染日益严重且不可再生的问题,发展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势在必行。太阳能储量丰富,是一种环保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发电或进行工业热利用是未来能源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进行太阳能热利用的过程中,热量的收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技术的集热器用来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成热量。目前常见的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是真空集热管,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电站中应用。槽式反射镜将入射的太阳光汇聚成狭窄的长条状光斑,细长的集热管就布置在该光斑处,吸收汇聚后的太阳辐射。集热器为套管结构,内管是表面涂有 高吸收特性涂层的金属管或者玻璃管,外管为玻璃套管,内外管同轴放置并固定在一起,并将两根管间的夹层抽成真空状态。真空集热管具有高效的吸收性能,并且在高温状态下热量损失也比较低。目前集热管的布置均采用直通形式布置,即内部待加热工质从管道的一端进入穿过管道流至管道的另一端流出管道。管道内流体流动的速度受管道直径影响较大,采用标准尺寸的集热管经常不能达到换热的最佳状态。此外目前市场上的集热管多为标准尺寸,减小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集热排管,其特征在于,集热管(1)布置于光线会聚的位置,相邻的集热管(1)之间通过并联、串联或部分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世森徐海卫郑建涛徐越刘明义裴杰李启明刘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