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插销结构的灯具可配合使用于一结构表面上的排孔,包括:一主体、一底座、一插销部、一发光装置以及一控制部件。该主体是包括一容置部以及一透光部,该插销部是设置于该底座底部的一柱状结构,该发光装置是一可经由电力驱动发光的光源,以及该电气回路部是包括一选择元件、一电力供应部以及一控制部件,使得该具插销结构的灯具可透过该电气回路部控制并驱动该发光装置的开启或关闭,而作为光源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ー种具插销结构的灯具,尤其是指可安装于各种结构物表面的排孔的灯具。
技术介绍
公知一般可安装在橱柜、装潢结构、墙壁等各种结构表面的灯具,通常是利用螺丝、磁力、双面胶或是其他复杂的固定结构,将该灯具固设于前述的结构表面。然而这类未利用橱柜、装潢结构、墙壁等各种结构表面的排孔设计去安装该灯具者,往往在装设灯具时会损坏该结构表面而导致美观性被破坏,且便利性不佳,因此基于习知灯具的缺失进行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有关于ー种具插销结构的灯具,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简单的固定结构,并可直接装设于橱柜、装潢结构、墙壁等各种结构表面上的排孔。本技术的灯具结构的次一目的是可提供一具有开关或传感器,方便控制该具插销结构的灯具的开启或关闭。本技术的灯具结构的再一目的是透过本技术的具插销结构的灯具结构中的设计,使得可方便将该主体自底座拆卸,而有利于电池的更换。本技术是有关于ー种具插销结构的灯具,其是配合ー结构表面的排孔使用,且是包括一主体、一底座、ー插销部、ー发光装置以及ー控制部件。该主体是包括一容置部以及一透光部;该插销部是设置于该底座底部的一柱状结构;该发光装置是一可经由电力驱动发光的光源;以及该电气回路部是包括一选择元件、一电カ供应部以及一控制部件;其中该容置部是该主体中的一中空部分;该透光部是ー贯穿该主体的开ロ结构;该底座是设置于该主体底部;该发光装置是对应该主体的透光部并电气连接该电气回路部,且该发光装置是与该电气回路部固设于该主体的容置部中;该电气回路部是控制并驱动该发光装置的开启或关闭;该选择元件是一可选择该发光装置开启或关闭的电气元件;该电カ供应部是一可提供电カ的装置;以及该控制部件是ー逻辑控制以及电カ调节电路。前述的结构表面是进一歩包括多个排孔,该插销部是包括一第一插销以及一第二插销,该第一插销以及该第二插销分别是ー柱状结构,且该柱状结构的外径是配合该些排孔孔径,且该第一插销与该第二插销的中心距是配合该些排孔中心距。前述的插销部的第一插销与第二插销分别是具有ー缝隙部,该缝隙部分别是对应自该第一插销与该第二插销底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十字型开槽。前述的主体是两侧分别进一歩具有一第一结合部,该底座是两侧分别进一歩具有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是分别对应该第二结合部,并该第一结合部与所对应的该第ニ结合部是可选择为相互结合或脱离;其中该各个第一结合部与所对应的第二结合部是形成一相互哨合的结构。另外,该主体是进一歩形成可包覆该底座的顶端部的ー盖体,该些第一结合部是分别形成于该主体的两侧且内表面分别具有一第一卡勾,该些第二结合部是分别形成于该底座两侧顶端面且外表面分别具有一第一卡槽,该第一卡勾是与对应的该第一卡槽形成相互哨合的结构。前述的结构物表面中的各个排孔是系统家具所惯用的排孔结构。前述的主体进ー步包括一透明罩以及ー内盒;该透明罩是ー底部为开ロ的盖体结构并可包覆该内盒以及底座的顶端部;以及该内盒是设置于该透明罩中且内部形成该容置部的一中空盒体结构;其中该透明罩底部两侧分别进一歩具有一第一结合部,该底座是两侧分别进ー步具有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 是分别对应该第二结合部,并该第一结合部与所对应的该第二结合部是可选择为相互结合或脱离。前述的主体是进一歩形成可包覆该底座的顶端部的ー盖体,该些第一结合部是分别形成于该主体的两侧且内表面分别具有一第一卡勾,该些第二结合部是分别形成于该底座两侧顶端面且外表面分别具有一第一卡槽,该第一卡勾是与对应的该第一卡槽形成相互啮合的结构。其中该透明罩的底部前后端分别形成一第三结合部,该内盒底部前后端分别形成一第四结合部,各个该第三结合部是分别对应ー第四结合部,该第三结合部与所对应的该第四结合部是可选择为相互结合或脱离。另外,该第三结合部是进一歩包括分别形成于该透明罩前后端内表面的一第二卡勾,该些第四结合部是进一歩包括分别形成于该内盒前后端外表面的一第二卡槽,以及该第二卡勾是与对应的该第二卡槽形成相互啮合的结构。前述的主体的内盒是进一歩包括ー底盖,该底盖是设置于该内盒底部并可选择为开启或关闭该底盖。其中该底盖是进一歩包括一第一导柱以及一第二导柱,且该内盒是进一歩包括一第一导槽以及一第二导槽分别对应该第一导柱与该第二导柱;该第一导柱是形成于该内盒前、后端面局部并分别沿前、后端面的表面方向延伸形成的的一柱体;该第二导柱是形成于该内盒前、后端面另一局部并分别沿前、后端面的表面方向延伸形成的的一柱体;该第一导槽是对应该第一导柱且自该内盒底端面向顶端方向延伸的一开ロ槽,且该第一导柱是可衔入或脱离该第一导槽;以及该第二导槽是对应该第二导柱且自该内盒前端面贯穿的一穿孔结构,且该第二导柱是限制于该第二导槽中。前述的第一导槽是自该内盒底端面向顶端方向倾斜延伸至ー适当高度后再沿水平方向延伸所形成的开口槽;以及该第二导槽的穿孔结构是自该内盒局部沿水平方向延伸所形成;其中该第一导柱与该第一导槽的相对位置以及该第二导柱与该第二导槽的相对位置是包括一第一状态、一第二状态以及一第三状态;该第一状态是该第一导柱衔入该第一导槽中,且该第二导柱是处于该第二导槽的一端处,该底盖是密合于该内盒底端开ロ ;该第ニ状态是该第一导柱可沿着该第一导槽倾斜部移动,且该第二导柱于该第二导槽中枢转并沿着该第二导槽水平移动;以及该第三状态是该第一导柱脱离该第一导槽,且该第二导柱可于该第二导槽中枢转。前述的主体是进一歩包括ー开关部,该开关部是自该主体外部贯穿置该容置部且该开关部的位置是对应该选择元件。其中该选择元件是ー触碰产生触发讯号的ー电气开关元件,且该选择元件是设置于对应该开关部。另外,该选择元件也可以是选自ー按键开关以及一电容式触碰开关中的一电气开关元件。前述的选择元件可以是ー非接触式光学感测元件,且该选择元件是设置于对应该开关部。其中该选择元件选自ー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反射式光耦、光敏电阻或太阳能传感器中的任一非接触式光学感测元件。前述的选择元件是ー振动传感器。前述的电气回路部进ー步包括ー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是设置于该主体的容置部中的ー电路板,且该选择元件以及该控制部件是设置 于该控制电路板上,该电カ供应部是电气连接至该控制电路板,以及该选择元件则对应设置于该开关部。前述的电气回路部进ー步包括ー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是设置于该主体的容置部中的ー电路板;以及该发光装置是包括至少一灯珠以及一灯板,该灯珠设置于该灯板上,该灯珠是一可经由电力驱动发光的光源,以及该灯板是设置于该主体第一容置部中的ー电路板。前述的发光装置的灯珠是ー发光二极管。前述的电气回路部进ー步包括一外部电源连接装置,该外部电源连接装置是电气连接该电カ供应部并包括一连接线以及ー交流/直流电源适配器,该连接线是ー电源导线,且该交流/直流电源适配器是一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的电气装置。其中该外部电源连接装置中,该连接线是自该主体内延伸至该主体外部,该连接线于该主体内的部分是电气连接该交流/直流电源适配器;以及该交流/直流电源适配器则是将该连接线所输入的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并将直流电源传输至该电カ供应部。另外,该外部电源连接装置中的连接线是自该主体内延伸至该主体外部,该连接线于该主体外的部分可以是电气连接该交流/直流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插销结构的灯具,配合一结构表面的排孔使用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主体,包括一容置部以及一透光部;一底座;一插销部,其是设置于该底座底部的一柱状结构;一发光装置,其是一可经由电力驱动发光的光源;以及一电气回路部,其是包括一选择元件、一电力供应部以及一控制部件;其中该容置部是该主体中的一中空部分;该透光部是一贯穿该主体的开口结构;该底座是设置于该主体底部;该发光装置是对应该主体的透光部并电气连接该电气回路部,且该发光装置是与该电气回路部固设于该主体的容置部中;该电气回路部是控制并驱动该发光装置的开启或关闭;该选择元件是一可选择该发光装置开启或关闭的电气元件;该电力供应部是一可提供电力的装置;以及该控制部件是一逻辑控制以及电力调节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群,吴政修,
申请(专利权)人:曜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