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134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3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支架,包括主架体、夹紧组件、加压器、骨骼固定件以及换向组件,夹紧组件从骨骼固定件的两侧夹紧骨骼固定件,并通过换向组件与主架体相连接,主架体及所述骨骼固定件的表面覆盖有氮化钛层;主架体及所述骨骼固定件的表面覆盖的氮化钛层的厚度为0.2μm-2μ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硬度高的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支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四肢骨折的固定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治疗四肢骨折常用的固定方式有外固定式和 内固定式两种。外固定方式包括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而内固定方式则包括通过手术切开肌肉组织,安插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采用内固定方式治疗四肢骨折固然可以改善骨折复位,但取出固定器械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给病人增添了痛苦,而且,手术期间极易发生感染,造成骨折愈合后肢体发生功能性障碍。相较于内固定方式,外固定方式存在着固定器械体积大、重量大、使得病人无法自由移动而产生关节僵硬等问题。公告号为CN209165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通过在骨折肢体外部采用二对上下夹块,分别夹紧打入骨骼两端的钢针螺钉;然后固定套管两端的换向节,进行复位对合、固定及矫形;最后,通过转动调节杆进行支架的长度调节。该外固定支架体积小,且可让病人带着它活动,因此,有利于促进骨骼愈合,避免后遗症。然而,该外固定支架的调节为转动调节杆,使得内套管在固定管中间伸长或缩短,从而调节支架的长度,结构上较为复杂,且内、外套筒的结构配置方式降低了支架的整体抗弯强度。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支架不耐磨、硬度不高,螺钉易滑脱或断裂,导致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支架容易损坏、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硬度高的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支架,包括主架体、夹紧组件、加压器、骨骼固定件以及换向组件。所述夹紧组件从所述骨骼固定件的两侧夹紧所述骨骼固定件,并通过所述换向组件与所述主架体相连接。所述主架体及所述骨骼固定件的表面覆盖有氮化钛层;所述主架体及所述骨骼固定件的表面覆盖的所述氮化钛层的厚度为O. 2 μ m-2 μ m。因为所述主架体及所述骨骼固定件的表面覆盖有所述氮化钛层,所以本技术的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支架具有高耐磨性和高硬度的特点。因为氮化钛层能呈现从银灰、金黄、浅蓝、深蓝、紫红依次过渡的颜色,所以本技术的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支架具有美观的特点。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组件、所述加压器、以及所述换向组件表面覆盖有氮化钛层,厚度为O. 2 μ m-2 μ m。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架体、所述夹紧组件、所述加压器、所述骨骼固定件以及所述换向组件是由高分子材料或金属制成的。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模量与骨骼相接近,应力遮挡效应较小,从而能有效缩短治疗周期,促进骨骼愈合。所述主架体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所述上架体的至少一部分置于下架体之上并通过限位件与下架体固定连接,当松动所述限位件后,所述上架体可在所述下架体上滑动。所述加压器包括活动柱、固定柱、外套筒和内柱体,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外套筒相连接,所述活动柱与所述内柱体相连接,所述内柱体可移动地设置于 所述外套筒中,所述加压器通过所述活动柱和所述固定柱而与所述主架体的两侧相连接;所述上架体、所述下架体和所述限位件的表面覆盖有所述氮化钛层。由于上架体的至少一部分置于下架体之上,而非如现有技术中的将内套筒嵌套在外套筒内,故而主架体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更高的抗弯强度。另一方面,在松动限位件后,可直接操作上架体来调整支架的长度,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操作上更为简便,结构更为简单。因为所述上架体、所述下架体和所述限位件的表面覆盖有所述氮化钛层,所述活动柱、所述固定柱、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柱体的表面覆盖有氮化钛层,所以所述上架体、所述下架体、所述限位件、所述活动柱、所述固定柱、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柱体具有高耐磨性和高硬度。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架体上具有刻度区域,所述刻度区域上有多个尺寸刻度。因此,在调节支架的长度时,操作人员可准确及时地掌握所调节的尺寸。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架体还包括连接板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将所述下架体固定至所述连接板,所述限位件将所述上架体固定至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及所述固定件的表面覆盖有所述氮化钛层。所述连接板进一步增强了支架整体的抗弯强度。因为所述连接板及所述固定件的表面覆盖有所述氮化钛层,所以所述连接板及所述固定件具有高耐磨性和高硬度。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上具有刻度区域,所述刻度区域上有多个尺寸刻度。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套筒具有内螺纹,所述内柱体具有外螺纹,所述外套筒通与所述内柱体螺纹连接。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架体及所述夹紧组件上皆具有内螺纹。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螺纹每牙具有引导牙侧、跟随牙侧、以及在所述引导牙侧和所述跟随牙侧之间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引导牙侧的连接处和所述斜面与所述跟随牙侧的连接处相比,更远离所述内螺纹的轴线。所述斜面与所述内螺纹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大于或等于15度,小于或等于45度。通过采用“施必劳”内螺纹结构,支架上的各项螺纹连接更为可靠,不易松脱。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球形连接件、连接套、偏心件、球形连接座以及紧固件,所述球形连接座和所述偏心件设置于所述主架体内,所述连接套设置于所述主架体的侧部,所述球形连接件在所述连接套的限制下,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球形连接座中,并在所述偏心件的作用下,固定至所述主架体;所述球形连接件、所述连接套、所述偏心件、所述球形连接座以及所述紧固件的表面覆盖有氮化钛层,所述球形连接件、所述连接套、所述偏心件、所述球形连接座以及所述紧固件的表面覆盖的所述氮化钛层的厚度为O. 2 μ m-2 μ m。换向组件可用于调整骨骼固定件与骨折部位的相对方位。偏心件可用于固定其所在方位,确保骨头复位,同时,偏心件还能矫正骨折侧方移位,避免前后、左右成角畸形。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紧组件由第一夹紧面板、第二夹紧面板以及锁固件组成;所述第一夹紧面板和所述第二夹紧面板具有可相互配合的波浪形接合面;所述第一夹紧面板和所述第二夹紧面板还具有通孔,所述锁固件穿过所述通孔,从而连接并固定所述第一夹紧面板和所述第二夹紧面板;所述第一夹紧面板、所述第二夹紧面板和所述锁固件的表面均覆盖有氮化钛层,所述氮化钛层的厚度为O. 2 μ m-2 μ m。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 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支架的正视图。图2是沿图I中的A-A线截取的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支架的剖面图。图3是图I所示的加压器的侧视图。图4是沿图3中的B-B线截取的加压器的剖面图。图5是图I所示的上架体与下架体的端视图。图6是上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下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第一夹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第二夹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球形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外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支架,包括主架体、夹紧组件、加压器、骨骼固定件以及换向组件,所述夹紧组件从所述骨骼固定件的两侧夹紧所述骨骼固定件,并通过所述换向组件与所述主架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及所述骨骼固定件的表面覆盖有氮化钛层;所述主架体及所述骨骼固定件的表面覆盖的所述氮化钛层的厚度为0.2μm?2μ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茂众彭树庆李学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底特精密紧固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