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4509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其以阻燃聚乙烯气泡层为中间基础层,所述阻燃聚乙烯气泡层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玻璃纤维层,在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铝膜层;所述阻燃聚乙烯气泡层的下表面附结着第二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的下表面附结着XPE发泡材料层,在所述XPE发泡材料层的下表面上附结着无纺布或编织布层,在所述无纺布或编织布层的下表面附结着第二铝膜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充分利用了玻璃纤维层、编织布层或无纺布层高强度、韧性好及铝膜高反射以及玻璃纤维层、发泡材料和阻燃气泡层高保温等特点,特别是添加阻燃剂使隔热材料在具有高耐腐蚀、高隔热、高强度性能的同时也具有高阻燃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燃材料,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建,属于新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在不断增大的总能耗中,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1% 25%,因此,建筑节能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实践证明,建筑节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保温隔热材料。目前常用的隔热材料主要有泡沫玻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纳米孔隔热材料、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保温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石棉、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等。但其一般具有以下缺点首先,减震性能差,而且易氧化和腐 蚀,使用寿命短,一般二到三年逐渐失去防水、保温功能。其次,这种材料拉伸和纵横向抗拉强度较低,和异物接触或重压下易破裂,而且表面平整度较差,太阳光线反射率较低;隔热、保温性能相对较差。再次,这种材料的中间无空气阻隔层,内外界能量容易形成对流、传导,从而影响隔热效能;最后,容易燃烧,阻燃性差。因此,开发一种既具有较高强度和弹性以及能抗氧化和耐腐蚀又具有高隔热效果,经济耐用的新型隔热材料是相关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弹性又能抗氧化和耐腐蚀还具有高隔热效果、经济耐用的新型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其以阻燃聚乙烯气泡层为中间基础层,所述阻燃聚乙烯气泡层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玻璃纤维层,在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铝膜层;所述阻燃聚乙烯气泡层的下表面附结着第二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的下表面附结着X P E发泡材料层,在所述X P E发泡材料层的下表面上附结着无纺布或编织布层,在所述无纺布或编织布层的下表面附结着第二铝膜层 优选的,所述阻燃聚乙烯气泡层由聚乙烯添加阻燃剂吹制而成的气泡体组成,所述气泡体的直径为3-30毫米,高度为3-15毫米。优选的,所述X P E发泡材料层由聚乙烯制成的发泡倍率为15-50倍率的泡棉体组成,所述泡棉体的高度为3-15毫米。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充分利用了玻璃纤维层、编织布层或无纺布层高强度、韧性好及铝膜高反射以及玻璃纤维层、发泡材料和阻燃气泡层高保温等特点,特别是添加阻燃剂使隔热材料在具有高耐腐蚀、高隔热、高强度性能的同时也具有高阻燃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的立体 其中1、阻燃聚乙烯气泡层;2、第一玻璃纤维层;3、第一招膜层;4、第二玻璃纤维层;5、X P E发泡材料层;6、无纺布或编织布层;7、第二铝膜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以阻燃聚乙烯气泡层I为中间基础层,阻燃聚乙烯气泡层I由聚乙烯吹制而成的气泡体组成,所述气泡体的直径为3-30毫米,高度为3-15毫米。所述阻燃聚乙烯气泡层I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玻璃纤维层 2,在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2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铝膜层3 ;所述阻燃聚乙烯气泡层I的下表面附结着第二玻璃纤维层4,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4的下表面附结着X P E发泡材料层5,在所述X P E发泡材料层5的下表面上附结着无纺布或编织布层6,在所述无纺布或编织布层6的下表面附结着第二铝膜层7。X P E发泡材料层由聚乙烯制成的发泡倍率为15-50倍率的泡棉体组成,所述泡棉体的高度为3-15毫米。XPE即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是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加交联剂和发泡剂经过高温连续发泡而成,与E P E (物理发泡聚乙烯)相比,抗拉强度更高,泡孔更细。各铝膜层的厚度为6-30微米,编织布或无纺布层的厚度为10-25微米。所述X P E发泡材料层、阻燃聚乙烯气泡层、各铝膜层、玻璃纤维层、编织布或无纺布层相邻之间通过聚氨酯类联结剂连接,所述聚氨酯类联结剂的厚度为5-30微米。在X P E发泡材料层、阻燃聚乙烯气泡层、玻璃纤维层、编织布或无纺布层中均加入比例为35%纳米阻燃剂,这样可起到更好的阻燃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充分利用了玻璃纤维层、编织布层或无纺布层高强度、韧性好及铝膜高反射以及玻璃纤维层、发泡材料和阻燃气泡层高保温等特点,特别是添加阻燃剂使隔热材料在具有高耐腐蚀、高隔热、高强度性能的同时也具有高阻燃性能。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其以阻燃聚乙烯气泡层为中间基础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聚乙烯气泡层(I)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玻璃纤维层(2),在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2)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铝膜层(3);所述阻燃聚乙烯气泡层(I)的下表面附结着第二玻璃纤维层(4),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4)的下表面附结着X P E发泡材料层(5),在所述X P E发泡材料层(5)的下表面上附结着无纺布或编织布层(6),在所述无纺布或编织布层(6)的下表面附结着第二铝膜层(7)。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聚乙烯气泡层由聚乙烯添加阻燃剂吹制而成的气泡体组成,所述气泡体的直径为3-30毫米,高度为.3-15晕米。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XP E发泡材料层由聚乙烯制成的发泡倍率为15-50倍率的泡棉体组成,所述泡棉体的高度为3-15毫米。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其以阻燃聚乙烯气泡层为中间基础层,所述阻燃聚乙烯气泡层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玻璃纤维层,在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铝膜层;所述阻燃聚乙烯气泡层的下表面附结着第二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的下表面附结着XPE发泡材料层,在所述XPE发泡材料层的下表面上附结着无纺布或编织布层,在所述无纺布或编织布层的下表面附结着第二铝膜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充分利用了玻璃纤维层、编织布层或无纺布层高强度、韧性好及铝膜高反射以及玻璃纤维层、发泡材料和阻燃气泡层高保温等特点,特别是添加阻燃剂使隔热材料在具有高耐腐蚀、高隔热、高强度性能的同时也具有高阻燃性能。文档编号B32B15/20GK102787668SQ2011101292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裴作清, 马汝军 申请人:苏州市君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高性能隔热阻燃材料,其以阻燃聚乙烯气泡层为中间基础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聚乙烯气泡层(1)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玻璃纤维层(2),在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2)的上表面上附结着第一铝膜层(3);所述阻燃聚乙烯气泡层(1)的下表面附结着第二玻璃纤维层(4),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4)的下表面附结着XPE发泡材料层(5),在所述XPE发泡材料层(5)的下表面上附结着无纺布或编织布层(6),在所述无纺布或编织布层(6)的下表面附结着第二铝膜层(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汝军裴作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君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