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粘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9264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标签粘贴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用于标签粘贴的自动标签粘贴机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不适应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的问题,所述标签粘贴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同轴安装有棘轮和滚轮,所述棘轮一侧设有可驱动棘轮转动的压板,摩擦驱动标签纸带运动的所述滚轮的一侧设有将标签纸带的标签与基带分离并粘贴在产品上的分离粘贴机构;所述棘轮具有N个齿,N为大于3的整数;所述滚轮的圆周长为N*L,L为单个标签节的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调整标签的粘贴位置便捷,能快速地更换纸带,且体积小,可随身携带;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纯机械结构,无需其他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标签粘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造业中,为了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标记与鉴别,会在产品上粘贴各种各样的标签以用于产品的“身份”证明。因手工进行标签粘贴的工作量随产量的增加也随之增大,因此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标签粘贴、分离装置,此类装置通常自动化程度较高,体积庞大、价格曰虫印贝o现有的例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1994年第99963号公报上所记载的将即刷好粘接标签粘贴在被粘贴物上的标签粘贴机,为了与标签印子粘贴机冋样地使标签从底纸(日文 台纸)上剥离后的粘贴设成待机状态,需要用把手与主动杆的手动来进行把握动作,此外,要通过标签粘贴部将标签的剥离部分按压在被粘贴物上,用标签粘贴部抹在被粘贴物的表面地拉到跟前(使其移动),以使标签粘贴在被粘贴物上,尤其在连续进行粘贴动作的情况下,会使操作者产生疲劳。另外,对于通过把握动作从底纸上剥离而送出标签的量(长度),由其限度受结构上的制约,故不能适应于某种程度长度的标签。另外,超市中常用的打标机也是一种半自动标签粘贴设备,其结构常见的是采用齿轮搭配基带上等间距的孔控制步进长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近些年来市面上又出现了诸多全自动标签粘贴装置,除了上述手动控制步进长度的方法外,全自动设备常见的是使用传感器监视标签之间的空隙,从而达到控制步进长度的目的,中国专利ZL99800818. 4公开的一种标签粘贴机中采用了此种技术方案。但是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下,需要频繁调整设备,因此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并不适合使用全自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的用于标签粘贴的自动标签粘贴机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不适应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标签粘贴装置,该装置体积较小、更换标签和调整粘贴位置便捷,尤其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标签粘贴装置,包括外壳,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外壳内同轴安装有棘轮和滚轮,所述棘轮一侧设有可驱动棘轮转动的压板,摩擦驱动标签纸带运动的所述滚轮的一侧设有将标签纸带的标签与基带分离并粘贴在产品上的分离粘贴机构;所述棘轮具有N个齿,N为大于3的整数;所述滚轮的圆周长为N*L,L为单个标签节的宽度。所述单个标签节的宽度L是指一个标签的宽度LI与相邻两个标签之间的距离L2之和。以下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所述分离粘贴机构的结构为,包括设置在滚轮下方的导轨上薄板,位于导轨上薄板与产品之间的导轨下薄板;标签分离前所述标签纸带穿过导轨上薄板与导轨下薄板之间的间隙,标签分离后所述基带折返穿过导轨下薄板与产品之间的间隙。当然分离粘贴机构也可以采用现有其它成熟的分离结构,由此,分离前的标签纸带通过导轨上薄板与导轨下薄板之间的间隙后,标签与基带分离,分离后的标签继续运动并粘贴在产品表面,而分离后的基带穿过导轨下薄板与产品之间的间隙然后从外壳中送出。所述折返角度优选为180度。为了保证棘轮旋转一个齿的角度后回转,从而导致标签纸带倒退,所述棘轮一侧设有防止棘轮反向转动的止动爪。作为一种驱动棘轮齿步进的结 构形式,所述压板与一拨爪相连,该拨爪设置在棘轮的侧上方,由此压板压下带动拨爪驱动棘轮齿步进转动。为了保证压板压下后能够复位,所述拨爪下方设置有使压板自动归位的压板弹簧。作为一种压板可相对外壳上下移动的结构形式,所述压板通过导杆和导槽装在外壳内,压板下压,导杆沿着导槽下行,从而驱动拨爪带动棘轮步进。所述棘轮外侧设有棘轮挡板。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一侧设有牵拉分离标签后的所述基带运动的压轮,分离标签后的所述基带穿过滚轮与压轮之间的间隙。由此,分离标签后的基带由滚轮与压轮共同驱动步进前行然后送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棘轮优选具有8个齿,当然也可以为6个齿或其它数量的齿。藉由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半自动标签粘贴装置可实现盖章式的粘贴标签方式,但采用纯机械结构实现,并设计了与现有方案均不同的标签分离、牵引装置,最终达到体积小、使用便捷、等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调整标签的粘贴位置便捷,能快速地更换纸带,且体积小,可随身携带;本专利技术为纯机械结构,无需其他能源。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 图2是图2是所述标签纸带的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标签纸带安装示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传动输送机构的示意 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分离粘贴机构的示意图。在图中 I-外壳; 2-棘轮; 3-滚轮;4-压板;5-压轮; 6-导杆; 7-导轨下薄板;8-导轨上薄板; 9-棘轮挡板; 10-止动爪;11-拨爪;12-压片弹簧;13-导槽;14-基带; 15-标签; 16-产品;17-标签纸带;L-单个标签节的宽度;LI-单个标签的宽度;L2-相邻两个标签之间的距离;A-标签分离处。具体实施例方式以在产品PCB板上粘贴标签为例,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种标签粘贴装置,如图1,4和5所不,包括外壳I,所述外壳I内同轴安装有棘轮2和滚轮3,所述棘轮2 —侧设有可驱动棘轮2转动的压板4,摩擦驱动标签纸带17运动的所述滚轮3的一侧设有将标签纸带17的标签15与基带14分离并粘贴在PCB板16上的分离粘贴机构;所述棘轮2具有8个齿;所述滚轮3的圆周长为8*L,如图2所示,L为单个标签节的宽度,单个标签节的宽度L是指一个标签15的宽度LI与相邻两个标签15之间的距离L2之和,每个标签节上贴有一个标签15。所述分离粘贴机构的结构为,包括设置在滚轮3下方的导轨上薄板8,位于导轨上薄板8与产品16之间的导轨下薄板7 ;标签15分离前所述标签纸带17穿过导轨上薄板8与导轨下薄板7之间的间隙,标签15分离后所述基带14折返180度后穿过导轨下薄板7与产品16之间的间隙。所述棘轮2 —侧设有防止棘轮2反向转动的止动爪10,所述压板4与一拨爪11相连,该拨爪11设置在棘轮2的侧上方, 所述拨爪11下方设置有使压板4自动归位的压板弹簧12,所述滚轮3 —侧设有牵拉分离标签15后的所述基带14运动的压轮5,分离标签15后的所述基带14穿过滚轮3与压轮5之间的间隙。由此,分离标签15后的基带由滚轮3与压轮5共同驱动步进前行然后送出。所述压板4通过导杆6和导槽13装在外壳I内。所述棘轮2外侧设有棘轮挡板9。所述棘轮2和一个与棘轮2同轴相连的滚轮3组成传动输送机构。操作者通过按压和拉动压板4,带动棘轮2向单一方向做步进运动;棘轮2带动同轴的滚轮3向同一方向转动;压板4往复运动一次,滚轮3转动1/8圈,即滚轮3外表面转过的弧长为L。所述滚轮3和压轮5组成牵拉机构,标签纸带17置于滚轮3和压轮5之间。由于滚轮3表面经过特殊处理,摩擦系数较大;在压轮5提供的压力作用下,滚轮3对纸带产生足够大的摩擦力;滚轮随着棘轮2步进转动时,牵拉着标签纸带17同步向前运动,使得操作者按压压板一次,标签纸带17前进一个标签宽度L。导轨下薄片7和导轨上薄片8组成分离粘贴机构。图5描述了分离粘贴机构在PCB上应用的示意图,工作时导轨下薄片7和导轨上薄片8和产品PCB形成一个三层两槽的结构,上槽输入带标签15的标签纸带17,在折返处进行标签15的分离,分离标签15后的基带14通过下槽输出,基带14在导轨下薄片17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标签粘贴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同轴安装有棘轮(2)和滚轮(3),所述棘轮(2)一侧设有可驱动棘轮(2)转动的压板(4),摩擦驱动标签纸带(17)运动的所述滚轮(3)的一侧设有将标签纸带(17)的标签(15)与基带(14)分离并粘贴在产品(16)上的分离粘贴机构;所述棘轮(2)具有N个齿,N为大于3的整数;所述滚轮(3)的圆周长为N*L,L为单个标签节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丰李银颜楚强张勇桂晟偲潘祥虎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