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军红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117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紫草10~30份、茜草5~25份、桃仁5~20份、红花5~20份、重楼5~20份、槐米10~30份、萆薢10~30份、土茯苓10~40份、炙甘草5~20份、生地10~40份、丹参10~30份、白鲜皮10~40份、当归5~25份、僵蚕5~20份、黄精10~40份、桂枝5~20份、藿香10~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去浊、养血疏风、活血祛瘀、健脾和胃的功效,其治疗湿疹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具有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非传染性、过敏性表皮炎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啶等,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C等合用。外用药剂型依据临床皮损·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若苔藓样变者多择泥膏、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上述药物治疗湿疹虽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但患者会对药品产生依赖性,停药后易复发。祖国医学认为湿疹是由于禀性不耐,风热内蕴,外感风邪,风湿热邪相搏,浸淫肌肤而成。其中“湿”是主要因素。由于湿邪粘腻、重浊、易变,故病多迁延,形态不定。而慢性湿疹是由于营血不足、湿热逗留,以致血虚伤阴,化燥生风,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湿疹的发病机理,以止痒祛湿、提升免疫力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西药治疗湿疹易对药品产生依赖性、停药后易复发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紫草10 30份、茜草5 25份、桃仁5 20份、红花5 20份、重楼5 20份、槐米10 30份、萆蘚10 30份、土茯苓10 40份、炙甘草5 20份、生地10 40份、丹参10 30份、白鲜皮10 40份、当归5 25份、僵蚕5 20份、黄精10 40份、桂枝5 20份、藿香10 40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紫草20份、茜草15份、桃仁10份、红花10份、重楼10份、槐米20份、萆蘚20份、土茯苓30份、炙甘草10份、生地30份、丹参20份、白鲜皮30份、当归15份、僵蚕10份、黄精30份、桂枝10份、藿香3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紫草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解毒透疹的功效;茜草具有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重楼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槐米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萆蘚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通痹的功效;土茯苓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水、健脾胃、利关节的功效;炙甘草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痛调经的功效;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僵蚕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效;黄精具有滋肾润肺、补脾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藿香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清热解毒、祛湿去浊、养血疏风、活血祛瘀、健脾和胃的功效,从而达到湿疹标本兼治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5%,治愈率达70%。·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紫草20g、茜草15g、桃仁10g、红花10g、重楼10g、槐米20g、萆蘚20g、土获茶30g、炎甘草10g、生地30g、丹参20g、白鲜皮30g、当归15g、僵蚕10g、黄精30g、桂枝10g、藿香30g。实施例2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紫草300g、茜草10g、桃仁15g、红花5g、重楼20g、槐米10g、萆蘚10g、土茯苓20g、炙甘草5g、生地20g、丹参15g、白鲜皮10g、当归10g、僵蚕15g、黄精20g、桂枝15g、藿香IOg0实施例3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紫草15g、茜草25g、桃仁5g、红花15g、重楼5g、槐米30g、萆蘚25g、土茯苓40g、炙甘草12g、生地40g、丹参10g、白鲜皮20g、当归25g、僵蚕5g、黄精40g、桂枝12g、藿香40g。实施例4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紫草10g、茜草20g、桃仁12g、红花20g、重楼15g、槐米25g、萆蘚30g、土茯苓10g、炙甘草20g、生地10g、丹参25g、白鲜皮15g、当归20g、僵蚕12g、黄精25g、桂枝5g、藿香20g。实施例5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紫草25g、茜草5g、桃仁20g、红花12g、重楼12g、槐米15g、萆蘚15g、土茯苓25g、炙甘草15g、生地25g、丹参30g、白鲜皮40g、当归5g、僵蚕20g、黄精10g、桂枝20g、藿香15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的3岁,病程最短I周,最长5年。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服药期间忌辛辣、肥厚之物。二、疗效标准 (1)治愈皮损全消退,症状消失; (2)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 (3)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有所改善; (4)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症状无减轻或反而加重。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5 — 40天,治愈28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I : 王某,男,45岁。患湿疹3年。症见浑身上下是红色的丘疹,溃破后流黄水,痛痒难耐,坐立不安。破溃流水的地方始慢慢变成结痂,皮肤干燥如麸,不断脱皮。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7天,结痂逐步脱落,皮肤慢慢恢复,不再如前干燥;继续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4天,皮损处的肤色红润有光泽,红斑基本消失;为了巩固疗效,续服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紫草10~30份、茜草5~25份、桃仁5~20份、红花5~20份、重楼5~20份、槐米10~30份、萆薢10~30份、土茯苓10~40份、炙甘草5~20份、生地10~40份、丹参10~30份、白鲜皮10~40份、当归5~25份、僵蚕5~20份、黄精10~40份、桂枝5~20份、藿香1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红董艳丽王先忠
申请(专利权)人:王军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