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饮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076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1 22:19
一种智能饮水机,包括外框架、连接管道、外壳和内胆,其中:所述内胆分为上、下内胆,所述下内胆内设置有加热组件,下内胆底部设置有进水法兰,所述上内胆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和排气口;所述外壳套合于内胆;所述外框架套合于外壳,所述外框架的立柱上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一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进水阀,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阀门和进水法兰;所述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出水阀至出水管,所述排气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排气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饮水机,通过进水法兰及阀门的设置,能够使热水不会和冷水相混合,实现冷热水的分层,避免了饮水时取用的热水是生熟水混合的,确保饮水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水机,特别是一种智能饮水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器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饮水机由于使用方便卫生,可以及时取到冷热水,因此被广泛应用。现有饮水机的热罐在取用热水后,冷水会自动补充入热罐,造成冷热水混合的状态,使得继续取用的热水并不是完全加热过的,饮用这种水不利于人体健康。中国专利200720139870. 2中公开了冷热水分层开水器,其冷热水分层采用分隔装置将热水和冷水分隔开,并通过浮球阀控制冷水区与热水区的连通。这种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如果浮球阀或者分隔装置发生损坏,则仍会出现冷热水混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饮水机,解决现有饮水机易发生冷热水混合的现象引起饮用者健康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饮水机,包括外框架、连接管道、外壳和内胆,其中所述内胆分为上、下内胆,所述下内胆内设置有加热组件,下内胆底部设置有进水法兰,所述上内胆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和排气口 ;所述外壳套合于内胆;所述外框架套合于外壳,所述外框架的立柱上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一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进水阀,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阀门和进水法兰;所述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出水阀至出水管,所述排气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排气阀。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法兰的进水端口与出水端口成90度角。进一步的,所述进水阀和阀门均为两位三通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架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控制水泵和加热组件。进一步的,所述内胆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通过所述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屏显示。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架表面还设置有电源插座,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通过设置阀门和出水阀将内胆形成一封闭空间,并将进水法兰设置在内胆底部、出水口设置在内胆顶部,使水从内胆底部进入,从内胆顶部输出,保证内胆里加热过的热水总是在高水位,而进入的冷水则处于内胆下部,也即低水位,从而使热水不会和冷水相混合,实现冷热水的分层,避免了饮水时取用的热水是生熟水混合的,确保饮水卫生。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阀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控制面板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饮水机的热水部分,即热罐,在饮用者取用部分热水后,冷水会直接补充入热罐,使冷水和热罐里的热水发生混合,导致后续取用的热水是冷热水混合的生熟水,不利于饮用者健康。而为了分隔冷热水,有些饮水机增加了分隔装置,将冷热水分隔开,然后通过浮球阀控制冷水区与热水区的连通。但这种改进结构不仅复杂、成本高,而且一旦分隔装置或浮球阀发生损坏,则仍会出现原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研究分析后,发现在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里,只要冷水与热水的温差超过10摄氏度,则冷水和热水会发生分层现象,即热水在高水位、冷水在低·水位。利用这一原理,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解决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智能饮水机,包括外框架、连接管道、外壳和内胆,其中所述内胆分为上、下内胆,所述下内胆内设置有加热组件,下内胆底部设置有进水法兰,所述上内胆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和排气口 ;所述外壳套合于内胆;所述外框架套合于外壳,所述外框架的立柱上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一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进水阀,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阀门和进水法兰;所述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出水阀至出水管,所述排气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排气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阀门和出水阀将内胆形成一封闭空间,并将进水法兰设置在内胆底部、出水口设置在内胆顶部,使水从内胆底部进入,从内胆顶部输出,保证内胆里加热过的热水总是在高水位,而进入的冷水则处于内胆下部,也即低水位,从而使热水不会和冷水相混合,实现冷热水的分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结合图I和图2所示,一种智能饮水机,包括外框架I (外框架底盘及外框架装饰板均未示出)、连接管道(未示出)、外壳2和内胆3,其中所述内胆3分为上内胆310和下内胆320,所述下内胆320内设置有加热组件4,下内胆320底部设置有进水法兰5,所述上内胆310顶部设置有出水口 6和排气口 7 ;所述外壳2套合于内胆3 ;所述外框架I套合于外壳2,所述外框架I的立柱110上固定有水泵8,所述水泵8 一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进水阀9,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阀门10和进水法兰5 ;所述出水口 6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出水阀12至出水管13,所述排气口 7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排气阀14。所述上内胆310和下内胆320通过密封件312密封固定。所述外壳2由上外壳210和下外壳220组成,分别套合于上内胆310和下内胆320,起到保温和保护内胆3的作用。所述加热组件4和进水法兰5与内胆3的结合处均采用密封垫密封固定,保证内胆3的密封性能。所述进水法兰5的进水端口与出水端口成90度角,其进水端口处于水平方向,而出水端口则为竖直方向,使得冷水水流流至此处,不仅流速变缓,而且进入内胆3的方式是从内胆3底部竖直流出,保证冷水不会因流速大而冲入热水层,与热水混合,而是从热水下面均匀平静地补充,始终保持冷水与热水的分层。所述进水阀9和阀门10均为二位三通电磁阀,如图3所示,其有三个接口,分别为接口 01、接口 02 (图中为明确示出)和接口 03 ;在断电情况下,接口 03和接口 01接通;在通电情况下,接口 02和接口 01接通。所述进水阀9的接口 03外部水源,接口 01连接水泵8进水口,接口 02连接进水法兰5的进水端口 ;所述阀门10的接口 01与水泵8的出水口连接,接口 02连接进水法兰5的进水端口,接口 03连接外部水源。所述进水阀9和阀门10的流通管径设计为文丘里式管后接大孔径直管(未示出),使得流经该处的水流,因文丘里效应流速变快,后经大孔径直管,使水流速度变缓。如图4所示,所述外框架I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5,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控制水泵8和加热组件4。控制面板15上设置有显示屏151和“开关”、“抽水”、“加热”、“保温”和“ + 一”等键,用于控制智能饮水机的各项功能。所述控制面板15还设置有排气口 152,所述排气口 152连接于排气阀14。所述控制面板15还设置有背光灯(未示出)。·所述内胆3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未示出),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通过所述显示屏151显示。所述外框架I表面还设置有电源插座,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结合图I至图4,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饮水机,使用过程为首先按一下控制面板15上的“抽水”键,,阀门10、出水阀12和水泵8通电。水从进水阀9的接口 03进入,流经进水阀9的接口 01,再流进水泵8,水泵8出水口与阀门10的接口 01相连接,此时水流经阀门10的接口 01再到阀门10的接口 02,然后进入进水法兰5,最终进入内胆3 ;按一下“加热”键,开始烧水,加热过程显示屏151对应显示加热动作,比如加热的实时水温度数。当加热至水烧开时,智能饮水机自动停止加热。按一下“抽水”键,则出水管自动流出已烧开的水。再按一下“抽水”键,则停止出水。按一下“保温”键,则智能饮水机自动进入保温状态,显示屏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连接管道、外壳和内胆,其中:所述内胆分为上、下内胆,所述下内胆内设置有加热组件,下内胆底部设置有进水法兰,所述上内胆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和排气口;所述外壳套合于内胆;所述外框架套合于外壳,所述外框架的立柱上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一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进水阀,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阀门和进水法兰;所述出水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出水阀至出水管,所述排气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排气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定应潘家泳陈春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鼎荣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