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用回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629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7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冰箱用回风道。所述的回风道包括呈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一、第二回风道,第一、第二回风道卡合相连。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第二回风道卡合相连形成回风道整体,结构简单,定位准确,易于组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冰箱用回风道
技术介绍
目前,冰箱的回风道由风道本体及风道本体两端的进风口和出风ロ组成,进风ロ和出风ロ通过胶带与风道本体相连,这种连接方式的加工エ艺繁琐,组装精度差,同时由于风道本体是挤出件,它的截面不能变换,只能与进风口和出风ロ的形状相吻合,使用中存在容易漏泡以及回风不均匀等缺陷,从而导致蒸发器结霜不均匀,化霜加热器工作效率低,浪费了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冰箱用风道,该风道结构简单,连接定位准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回风道包括呈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一、第二回风道,第一、第二回风道卡合相连。本技术的回风道整体呈扁平状。本技术的第一回风道上设有卡槽和插槽,所述的第二回风道上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扣以及与插槽相配合的挡块。本技术的回风道进风ロ端小,出风ロ端大。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将第一、第二回风道卡合相连形成回风道整体,结构简単,定位准确,易于组装。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是图I的A部放大图;图4是图I的B-B剖视图;图5是图4的C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ー步说明如图I、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一种冰箱用回风道,回风道包括呈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一、第二回风道1、2,第一、第二回风道1、2卡合相连,具体地说就是第一回风道I上设有卡槽3和插槽7,第二回风道2上设有与卡槽3相配合的卡扣4以及与插槽7相配合的挡块8,用插槽7与挡块8先进行定位,再用卡槽3和卡扣4进行结合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回风道整体呈扁平状,且回风道的进风ロ端5小,出风ロ端6大,这样是为了可以高效地实现回风,使回风均匀的导至蒸发器表面,使蒸发器结霜均匀,显著地提升了化霜加热器的工作效率。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冰箱用回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风道包括呈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一、第二回风道(1、2),第一、第二回风道(1、2)卡合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冰箱用回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风道整体呈扁平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冰箱用回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回风道(I)上设有卡槽(3)和插槽(7),所述的第二回风道(2)上设有与卡槽(3)相配合的卡扣(4)以及与插槽(7)相配合的挡块(8)。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冰箱用回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风道进风口端(5)小,出风口端(6)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冰箱用回风道。所述的回风道包括呈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一、第二回风道,第一、第二回风道卡合相连。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将第一、第二回风道卡合相连形成回风道整体,结构简单,定位准确,易于组装。文档编号F25D17/04GK202532804SQ20122012563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吴杰, 梁红伟, 虞华军, 靳生 申请人: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用回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风道包括呈上下方向布置的第一、第二回风道(1、2),第一、第二回风道(1、2)卡合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华军靳生吴杰梁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