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及其高温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84861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7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与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相连的高温储能装置、热交换装置及发电机,所述高温储能装置包括壳体及置于壳体内的多个蜂窝状的储热层,所述壳体上设有流经所述储热层、并与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两端连接的导热介质第一进口及导热介质第一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太阳能发电高温储能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及其高温储能装置通过将导热介质导流重新分配储热层的温区分布并贮存热能,在太阳光照不足的情况下释放热能输入热交换装置加热水产生蒸汽推动发电机发电,从而实现全天候太阳能热发电,节能环保、成本低且操作简单、维修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
,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及其高温储能>J-U装直。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找新能源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 太阳能是一种干净的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在人们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作用。利用太阳能发电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太阳光伏发电(亦称太阳能光伏发电),另一类是太阳热发电(亦称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它包括光伏发电、光化学发电、光感应发电和光生物发电四种形式,在光化学发电中有电化学光伏电池、光电解电池和光催化电池。太阳能热发电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成电能,它有两种转化方式。一种是将太阳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如半导体或金属材料的温差发电,真空器件中的热电子和热电离子发电,碱金属热电转换,以及磁流体发电等;另一种方式是将太阳热能通过热机(如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与常规热力发电类似,只不过是其热能不是来自燃料,而是来自太阳能。然而,由于太阳能的采集受到天气及昼夜太阳辐射差的影响,例如在阴雨天及夜间,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需要通过补充火力发电来维持发电,因而不能实现全天候太阳能热发电,且不节能环保,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节能环保且能实现全天候太阳能热发电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本技术由以下实施方式实现的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与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相连的高温储能装置、热交换装置及发电机,所述高温储能装置包括壳体及置于壳体内的多个蜂窝状的储热层,所述壳体上设有流经所述储热层、并与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两端连接的导热介质第一进口及导热介质第一出口,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采集太阳能形成高温导热介质,所述高温导热介质经过所述储热层贮存热能,所述储热层释放热能输入所述热交换装置,加热水产生蒸汽推动所述发电机发电。进一步,在上述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包括聚光反射镜及充有导热介质的集热盒,所述聚光反射镜将光线聚集到集热盒上加热导热介质形成高温导热介质。进一步,在上述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相邻的所述储热层之间由一隔板隔开,所述壳体、储热层及隔板之间形成导流槽。进一步,在上述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热交换装置两端相连的导热介质第二进口及导热介质第二出口。进一步,在上述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所述储热层由耐高温陶瓷或耐火砖制成。进一步,在上述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所述发电机为余热发电机。进一步,在上述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内部充有介质水的受热器,用于通过所述高温储能装置释放热能受热产生蒸汽推动发电机发电。进一步,在上述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油、熔融盐或金属钠。进一步,在上述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所述储热层为填充式,所述储热层的两端各装有网状垫板。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太阳能发电高温储能装置,包括壳体及置于壳体内的多个蜂窝状的储热层,所述壳体上设有流经所述储热层、并与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两端连接的导热介质第一进口及导热介质第一出口,并且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热交换装置两端相连的导热介质第二进口及导热介质第二出口。进一步,在上述太阳能发电高温储能装置中,相邻的所述储热层之间由一隔板隔开,所述壳体、储热层及隔板之间形成导流槽。进一步,在上述太阳能发电高温储能装置中,所述储热层由耐高温陶瓷制成。进一步,在上述太阳能发电高温储能装置中,所述储热层由耐火砖制成。进一步,在上述太阳能发电高温储能装置中,所述储热层为填充式,所述储热层的两端各装有网状垫板。本技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及其高温储能装置通过将导热介质导流重新分配储热层的温区分布并贮存热能,在太阳光照不足的情况下释放热能输入热交换装置加热水产生蒸汽推动发电机发电,从而实现全天候太阳能热发电,节能环保、成本低且操作简单、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高温储能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高温储能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I、与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I相连的高温储能装置2、热交换装置3及发电机4,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I采集太阳能形成高温导热介质,所述高温导热介质经过所述高温储能装置2贮存热能,所述高温储能装置2释放热能输入所述热交换装置3,加热水产生蒸汽推动发电机4发电,从而实现全天候太阳能热发电。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电机4为余热发电机。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I包括聚光反射镜12及装有导热介质的集热盒14,所述聚光反射镜12将光线聚集到集热盒14上加热导热介质形成高温导热介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油、熔融盐、金属钠或其他可加热液态物质等。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高温储能装置2包括壳体22及置于壳体22内的多个蜂窝状的储热层24,且相邻的所述储热层24之间由一隔板26隔开,所述壳体22、储热层24及隔板26之间形成导流槽28。所述壳体22水平放置。所述壳体22上设有流经所述储热层24、并与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I的高温介质管路两端连接的导热介质第一进口 21及导热介质第一出口 23 ;同时,所述壳体22上还设有与所述热交换装置3两端相连的导热介质第二进口 25及导热介质第二出口 27。所述高温导热介质经过所述热交换装置3释放热能后,再通过导热介质第二进口 25进入储热层24重新加热。所述蜂窝状的储热层24由耐高温固体物制成,如耐高温陶瓷、耐火砖或其他热容量大的固体物等,其可控制导热介质在壳体22的内部流态,减少高温和低温导热介质之间的掺混来实现温度分层。在温度对热介质密度影响所形成的浮力影响下,所述导热介质的 温度由底部到顶部逐步增加形成温度分层,具有良好的能量储存和调节的效果。所述热交换装置3为蒸汽锅炉,其内部充有介质水,用于通过所述高温储能装置2释放热能受热产生蒸汽推动发电机4发电。本技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太阳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I通过聚光反射镜12将光线聚集到集热盒14上加热导热介质形成高温导热介质,所述高温导热介质由导热介质第一进口 21进入壳体22,流经所述储热层24并由导流槽28流入相邻的储热层24,最终由导热介质第一出口 23流出返回至各集热盒14循环加热;同时,所述高温导热介质由导热介质第二出口 27进入所述热交换装置3中,释放热能加热受热器32产生蒸汽推动发电机4发电。在阴天或夜晚在太阳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I不足以加热导热介质时,此时,在所述热交换装置3中释放完热能的低温导热介质由导热介质第二进口 25流入壳体22,流经所述储热层24并由导流槽28流入相邻的储热层24重新被加热成高温导热介质,最终由导热介质第二出口 27再次进入所述热交换装置3中,释放热能加热受热器32产生蒸汽推动发电机4发电。这样通过导流槽28的作用将壳体22底部的导热介质一次导入相邻储热层,降低在无导流槽时高温导热介质及低温导热介质的扰动掺混,通过导流重新分配储热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与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相连的高温储能装置、热交换装置及发电机,所述高温储能装置包括壳体及置于壳体内的多个蜂窝状的储热层,所述壳体上设有流经所述储热层、并与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两端连接的导热介质第一进口及导热介质第一出口,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装置采集太阳能形成高温导热介质,所述高温导热介质经过所述储热层贮存热能,所述储热层释放热能输入所述热交换装置,加热水产生蒸汽推动所述发电机发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忠良林筱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