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7838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将电阻较ITO低的材料填充于在树脂层上所形成的凹版中,将其图样化以形成内嵌式感测电极,且使用相同的光阻材料同时形成感测电极与配线电极;其中该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以经图样化的多个第一方向感测电极与多个第一配线电极所形成的第一感测层;及以经图样化的多个第二方向感测电极与多个第二配线电极所形成的第二感测层;其中第一感测层与第二感测层依垂直方向相互连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更具体而言为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触控屏幕装置是表示一种用于实行电子装置的全面控制的输入单元;其包含感测使用者在显示器屏幕上的接触点,然后使用所感测接触点的相关信息作为输入信息而控制显不器屏眷。触控屏幕装置使用触控屏幕,如电阻式触控屏幕、电容 式触控屏幕、超音波式触控屏幕、光学(红外线)传感器触控屏幕、电子诱发式触控屏幕等。其依各种方式而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信号放大、分辨率、规划与程序技术的难度等。因此必须充分地反映及选择触控屏幕装置才可强调各种方式的优点。对于特定地选择方式,除了光学性质、技术性质及输入性质,其应考虑耐久性、经济适宜性等。其中两种代表性方式为电阻式及电容式。其中适用于行动电话、MP2装置、笔记型计算机等的电容式触控屏幕通常使用ITO (氧化铟锡)透明电极。图Ia为包括ITO材料的先前技术触控面板的横切面;图Ib及图Ic为制造包括ITO材料的先前技术触控面板的方法,其各为光蚀法及网版印刷法的流程图。参考图la,使用电容式的先前技术触控屏幕具有不良的触控敏感度,因为感测及动作传感器是将ITO透明电极图案化而形成,使得其不适用于制造大面积。此外,由于传感器电极的图案而造成光学透明度不良且可视度亦差。参考图Ib及lc,该先前技术触控面板是藉光蚀法形成配线及ITO透明电极的图案,或藉网版印刷法形成银电极的图案而制造。在光蚀法的情形,由于微影术而造成该方法复杂及制造成本高。在网版印刷法的情形,其难以准确地控制该方法而难以在ITO与外电极部分之间维持正确的对准容错;难以精密地实作线宽而有许多无效空间;由于高温干燥而造成在ITO微米线宽部分可能产生裂痕 '及ITO材料成本高使得制造包括ITO材料的触控面板与触控垫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该电容式触控面板是具有由刻印法所形成的凹版微米图案、及在该凹版中所形成的电阻较ITO低且具有各种填充因子的导电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该电容式触控面板是在积层于透明基板上的树脂层上处理凹版图案之后,在凹版中同时形成感测电极与配线电极而制造。为了达成以上的目的,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控面板是包括以经图样化的多个第一方向感测电极与多个第一配线电极所形成的第一感测层;及以经图样化的多个第二方向感测电极与多个第二配线电极所形成的第二感测层,其中第一感测层与第二感测层依垂直方向相互连结。第一方向感测电极与第二方向感测电极的至少一者可形成于用于感测使用者的触控的多个第一区域、及用于连接第一区域的多个第二区域中。多个第一区域及多个第二区域的至少一个区域可具有被电极包围的边缘。多个第一区域及多个第二区域的至少一个区域可具有开放边缘。多个第一区域可在该区域内部形成多个格形电极。较佳为第一感测层的第一区域与第二感测层的第一区域在第一及第二感测层的垂直方向并未相互重迭。较佳为第一感测层的第二区域与第二感测层的第二区域是依第一及第二感测层 的垂直方向重迭。第一感测层的第二区域及第二感测层的第二区域的各个图案可形成与第一感测层的第一区域及第二感测层的第一区域的各个图案不同的图案。由第一感测层的第二区域与第二感测层的第二区域依垂直方向重迭所形成的图案可与第一感测层的第一区域的图案及第二感测层的第一区域的图案相同或类似。较佳为该触控面板进一步在第一感测层与第二感测层之间包括由膜型光学透明性黏着剂所形成的连结层。各第一感测层及第二感测层包括透明基板,及积层于该透明基板上的树脂层,其中该树脂层是具有在该树脂层表面上以图案化凹版所形成的图案,该感测电极及配线电极可同时在凹版内部形成。该图案化层的横切面可形成任何形状,如正方形、三角形及梯形。该图案化层是形成于宽I微米 10微米,深I微米 10微米,及凹版间节距为200微米 600微米的多个凹版中。其可在凹版表面上形成金属晶种层。该晶种层可由Cu、Ni、Cr、Fe、W、P、Co、Ag、Ag-C, Ni-P, CuO、与 SiO2 之一、或其合金所形成。该感测电极及配线电极较佳为在晶种层上由电阻较ITO(氧化铟锡)低的材料所形成。该感测电极及配线电极可为(311、48、48-(、41、附、0、与Ni_P的任何一者、或其合金。该触控面板是具有高于80%的光学透明度及小于4%的雾值。各第一及第二配线电极可在各第一及第二感测层的一部分边缘处随各第一及第二方向感测电极同时形成,且宽度是较各第一及第二方向感测电极宽。为了达成以上目的,制造依照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方法包括形成具有依第二方向图案化的第二配线电极与第二感测电极的第二感测层;及形成具有依第一方向图案化的第一配线电极与第一感测电极的第一感测层,其中第一感测层连结第二感测层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该制造触控面板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同时形成第一感测层及第二感测层时将第二感测层与第一感测层连结。该制造触控面板的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形成第二感测层之后,于第二感测层的表面上形成膜型光学透明性黏着剂的连结层。形成第一及第二感测层各可包括将具有感测电极图案的树脂层积层于透明基板上;在该树脂层中依照将由感测电极与配线电极所形成的图案形成凹版;及在该凹版中同时形成感测电极与配线电极。在形成该凹版时,该凹版可藉由将树脂层刻印而形成。在形成该凹版之后可将该树脂层的表面及该凹版的内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其可在经表面处理的树脂层的表面及凹版的内表面上形成晶种层。较佳为将在该树脂层表面上所形成的该晶种层藉由在该凹版中填充树脂的后蚀刻而移除,然后移除所填充的树脂。较佳为在该凹版表面上所形成的晶种层上形成电阻较ITO(氧化铟锡)低的金属·层。在该凹版内部及该树脂层表面上涂覆导电性聚合物或金属材料之后,可使用刮刀移除保留在该凹版以外树脂层表面上的导电性聚合物或金属材料。在形成各第一及第二感测层时,各第一及第二配线电极可在各第一及第二感测层的一部分边缘处随各第一及第二方向感测电极同时形成,且宽度是较各第一及第二方向感测电极宽。各第一及第二方向感测电极可包括用于感测使用者的触控的多个第一区域、及用于连接多个第一区域的多个第二区域。第一及第二感测层的第一区域可具有由多个电极所形成的格形图案。第一及第二感测层的第二区域可形成与第一及第二感测层的第一区域不同的图案。依第一及第二感测层的垂直方向重迭而形成的第一及第二感测层的第二区域的图案可与第一感测层的第一区域的图案或第二感测层的第一区域的图案相同或类似。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以上目的及其它目的、特点及优点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说明结合附图而显而易知,其中图Ia为包括ITO材料的先前技术触控面板的横切面图,以及图Ib及图Ic各为用于制造包括ITO材料的先前技术触控面板的光蚀法及网版印刷法的流程图。图2a及图2b各为包括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层x_轴感测电极的第一感测层、及包括该触控面板的下层y_轴感测电极的第二感测层的平面图。图3为沿图2a的线A-A’的横切面图。图4为沿图2a的线B-B’的横切面图。图5显示在树脂层上所形成的一部分凹版,其中该凹版将被填充感测电极。图6显示由用于在图案化层上形成凹版的具有各种形状的模具及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盛进崔亨培朴纪垣许宗郁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