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压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69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压轧辊。常规滚压轧辊存在着缺陷,即发生由于滚压造成滚压环在旋转轴上滑动的现象,并且,因为通过利用调节螺钉把滚压环固定于旋转轴从而向旋转施加不合理的拉伸力,所以产生过度的轴向压力,加速旋转轴的疲劳和损坏。然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构成通过把形成有凸出斜面a和斜面凹槽b的滚压环20、25和挡环23、24相偶合,能在不滑动的情况下获得强有力的扭矩,并且因这种构成,过度的拉伸力没有施加给旋转轴,其结果是能够避免旋转轴的疲劳和损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滚压轧辊,特别涉及改进的其中由挡环、滚压环联接结构组成的滚压轧辊,使得当旋转轴的旋转能传送至滚压环时,能形成较大的扭矩传递,并能确实减少旋转轴的疲劳和损坏。滚压是使高温或常温的金属材料在滚压轧辊的滚压环(一般来说,使用具有极好耐磨性的材料例如超硬质合金,陶瓷,或硬质合金)之间通过来制造多种截面的板材,棒材,管材,型材的加工方法。附图说明图1a和b所示的是用于这种滚压工作的滚压轧辊的通常的形式。使滚压轧辊以这样的结构形成,包括具有键槽5a、6a的旋转轴1,所述键槽接纳连接键5、6,所述键将第一和第二挡环3、4固定于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具有一段直径相同的部分来依次插入装配第一挡环3、滚压环2和第二挡环4,旋转轴的螺纹部分9用于联接环螺母7,当第一挡环3、滚压环2和第二挡环4装配到两侧键槽5a、6a已经安装键5、6的旋转轴1上时,所述环螺母固定住旋转轴的开口端;键5、6分别插入并固定于旋转轴的键槽5a、6a;第一和第二挡环3、4分别固定于旋转轴的键5、6;环螺母7连同调整螺钉8联结于螺纹部分9。其次,图2a和b所示的是另一种形式的常规的滚压轧辊。这里,它是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的,旋转轴部分同挡环3、4定位在一起,滚压环2具有锥形的圆锥部分10,第一挡环3、滚压环2和第二挡环4依次套入锥体部分10,其后通过压挤把锥形圆套筒11强制地插入这些管件之中,因而使滚压环固定在旋转轴上。再者,图3a和b仍然是另外形式的通常的滚压轧辊,这里与图1和图2类似,把滚压环2固定于旋转轴上,它采取的构成方式是依次把多个弹簧垫圈12、第一挡环3、滚压环2、第二挡环4和环螺母7插入具有螺纹部分9和锥体部分10的旋转轴1。根据图1的普通滚压轧辊中的这种结构,如图1b所示,当为加工原材料A,滚压轧辊的旋转轴1在驱动力作用下旋转时,许多个拧紧在环螺母7上的调节螺钉8按箭头方向松开,以使滚压环2获得大的扭矩。这时,第二挡环4被松开的调节螺钉8轴向地朝滚压环2推压,其结果是,滚压环2因第二挡环4的推压作用靠轴向压力紧密地固定于旋转轴1。然而,这里因能对滚压环2产生强有力的轴向压力,同旋转轴1的紧固性可以得到改善,但是相反地,调节螺钉8产生的过度的轴向压力能向旋转轴1施加不合理的拉伸力,这种不合理的拉伸力的产生引起旋转轴1的快速疲劳和损坏。再有,就图2而论,锥形的薄圆套筒11联接于旋转轴1上形成的圆锥部位10的外侧,从而对滚压环2产生很强的反压力,因比滚压环2能紧密地固定于旋转轴1。然而,因旋转轴1和套筒11相接触的反压力是很大的,当滚压环2的厚度因使用或重复碾压而磨损变薄时,滚压环2不能抵抗由此产生的反压力而损坏,所以它在获得结构可靠性上存在着问题。还有,滚压轧辊的温度不能因使用过程中接触高温的滚压材料而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联结部分的直径的扩张引起旋转轴和滚压环联结强度的变化,因此它存在结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再有,就图3而论,滚压环2是通过3个弹簧垫圈12和分开的圆环13固定于具有圆锥部分10的旋转轴1之上的,以便纠正上述常规技术中的问题,为了能够同时获得合适的扭力和可靠的支撑性能。然而,因为该方案使得组成部分的内径是做成圆锥形的,所以很难保证容易地进行制造,并且由于它使用较多的零部件,所以引起这些部件价格的提高。再者,因为这种结构有较多的部件联结于旋转轴1,所以难以排除由于滚压轧辊本身的长度变长、体积或重量增加带来的不利因素,除这些之外,温度的变化可能引起部件之间联接力的减弱,当滚压环2意想不到地损坏时,将产生直接损坏旋转轴1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压轧辊,它的构成能够改进常规技术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具有斜面凹槽和凸出斜面结构的滚压轧辊,该结构使滚压环和挡环在限定的相互接触的部分相互吻合从而把旋转轴的大扭矩传递给滚压环,并且因为不对旋转轴施加过度的拉伸力,所以避免了旋转轴的疲劳和损坏。图1a是部件分解图,所示的是常规的滚压轧辊,b是局部剖面视图,所示的是图a中的主要部件的联接状态,图2a所示的是另一例常规滚压轧辊的视图,b是局部剖面视图,所示的是图a中的主要部件的联接状态,图3a所示的仍旧是另一例常规滚压轧辊的视图,b是局部剖面视图,所示的是图a中的主要部件的联接状态,图4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滚压轧辊的部件分解图,b是局部剖面视图,所示的是图a中的主要部件的联接状态,并且图5是简图,所示的是图4的另一实施例。下面,本专利技术更具体的特征可以通过参照附图所作的更详细的说明得到理解。图4所示的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滚压轧辊。该滚压轧辊包括具有键槽5a、6a的和螺纹部分9的旋转轴1,其预先设定部分的直径是固定的;通过分别插入键槽5a、6a而固定于旋转轴的连接键5、6;依靠键5、6固定于旋转轴1的第一和第二挡环;置入第一和第二挡环之间的滚压环;连同顶紧调节螺钉8一起安装于旋转轴1的螺纹部分9的环螺母7。所述滚压环由在与第二挡环接触部分具有适当凸出斜面a的滚压环20构成,并且第二挡环21上形成有与滚压环20上的凸出斜面a形状相同的斜面凹槽b。图5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这里,滚压环20是由在两端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挡环相接触的部分具有按预定高度凸出的凸出斜面a的滚压环25构成的,第一和第二挡环23、24在各自与滚压环25上的凸出斜面a的对应部分具有与凸出斜面a形状相同的斜面凹槽b,除这些之外,其余的结构与图4的结构相同。这些结构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操作和效果如下。首先,根据一种方法组装本专利技术,滚压轧辊的组装是这样完成的把第一挡环3接到装于旋转轴1键槽5a的联接键5上,再把一侧具有凸出斜面a的第二滚压环20联接到第一挡环3,然后把一侧具有形状与凸出斜面a相同的斜面凹槽b的挡环21连接到安装于键槽6a上的联连键6上,然后把在螺孔7a中安装了调节螺钉8的环螺母7紧固于旋转轴1上形成的螺纹部分9。如图4b所示,根据这样组装的滚压轧辊,当原材料A在两个平行的旋转的旋转轴1之间挤压时,第一和第二挡环3、21借助键5、6与紧固到旋转轴1上的滚压环一起向前转动。这时,滚压环20上凸出斜面a与第二挡环21上的斜面凹槽b相配合借此依靠表面压力作紧密接触的向前旋转运动。并且,当若干个紧固于环螺母7的调整螺钉8向着箭头方向松开,第二挡环21通过压力进一步接触和固定于滚压环20和第一挡环3时,滚压环20坚实地固定于旋转轴1,从而滚压环20在不在旋转轴1上滑动的情况下获得强有力的扭矩。再者,由滚压环20导致的过度的拉伸力因此不传递给旋转轴1。这时,滚压所需的旋转力(转动扭矩)的大约20—30%是通过第一挡环3和滚压环20之间的摩擦力传递的,70—80%能依靠第二挡环21和滚压环20形成的斜面凹槽b和凸出斜面a来传递。图5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滚压环25两端的凸出斜面a在旋转轴1转动期间分别与第一和第二挡环23、24的斜面凹槽b相配合,其结果是它能够传递为图4的运转性能两倍的扭矩。在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当若干个紧固于环螺母7的调节螺钉8朝箭头方向松开时,同第一和第二挡环23、24偶合的滚压环25在压力的作用下与它们进一步接触从而旋转力能无滑动地进行传递。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滚压轧辊是由形成有凸出斜面和斜面凹槽的滚压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压轧辊,它包括具有键槽5a、6a和螺纹部分9的旋转轴1,其预先设定部分的直径是固定的,通过分别插入键槽5a、6a而固定于旋转轴1的连接键5、6,依靠键5、6固定于旋转轴1的第一和第二挡环,置入第一和第二挡环之间的滚压环,以及连同顶紧调节螺钉8一起安装于旋转轴1的螺纹部分9的环螺母7, 其特征是所述滚压环由在与第二挡环接触部分具有适当凸出斜面a的滚压环20构成,并且第二挡环21上形成有与滚压环20上的凸出斜面a形状相同的斜面凹槽b。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炳基崔昌熙
申请(专利权)人:大韩重石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