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设备板间通信的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76374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字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设备中的板间通信方法与装置。主控板内的通信过程包括:通信功能层通过通信接口层接收到上层应用程序下发的接口调用指令后,根据所述接口调用指令携带的控制参数初始封装相应的初始远程过程调用私有协议RPC请求报文,并将初始封装后的初始RPC请求报文发往通信适配层;所述通信适配层根据目的节点地址的硬件类型对接收的初始RPC请求报文做出进一步封装后,将获得的RPC请求报文发往通信驱动层;所述通信驱动层将接收到的RPC请求报文发往相应的被控板卡,令被控板卡按照接收的RPC请求报文执行相应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避免浪费应用层的处理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设备板间通信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分布式设备主要为机框式设备,机框式设备一般由主控板卡(简称主控板)与业务板卡组成。通常情况下机框式设备中的业务板卡数目较多,并且包含的业务板卡类型、通信类型也不一致。 机框式设备中主控板承担着对整个设备与各个业务板卡的配置与管理工作,所以主控板与业务板卡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板间信息交互。目前板间信息交互过程是由应用层控制的,现有技术中,由于一般的机框式设备都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板卡混插,每当主控板需要与一种类型的业务板卡进行信息交互时,应用层需要根据该业务板卡的硬件类型构建一种对应的报文请求代码,并通过硬件通道将该报文请求代码发送到该业务板卡上。这样,在主控板需要与不同类型的业务板卡进行信息交互式时,应用层必须根据业务板卡的硬件类型构建不同的报文请求代码,因此就会导致主控板与不同的业务板卡进行信息交互时,需要由应用层构建不同的报文请求代码,使得应用层管理主控板与不同的业务板卡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较为复杂,且交互效率降低,并会浪费应用层的处理资源。现有技术中,应用层在将主控板需要进行信息交互的请求发送到相应的业务板卡之后,无法知晓该业务板卡是否收到该报文请求,并且也无法立即获取到该报文请求的应答报文,只能等到应用层的驱动任务模块收到该业务板卡通过硬件通道回应的数据包后,应用层才能知道该业务板卡已经收到该报文请求,并能解析出要使用的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设备板间通信的方法与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应用层管理板间的信息交互的过程复杂、且交互效率低,并会浪费应用层处理资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布式设备中的板间通信方法,主控板内的通信过程,包括通信功能层通过通信接口层接收到上层应用程序下发的接口调用指令后,根据所述接口调用指令携带的控制参数初始封装相应的初始远程过程调用私有协议RPC请求报文,并将初始封装后的初始RPC请求报文发往通信适配层;所述通信适配层根据目的节点地址的硬件类型对接收的初始RPC请求报文做出进一步封装后,将获得的RPC请求报文发往通信驱动层;所述通信驱动层将接收到的RPC请求报文发往相应的被控板卡,令被控板卡按照接收的RPC请求报文执行相应操作。一种分布式设备中的板间通信方法,被控板卡接收主控板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法发送的初始远程过程调用私有协议RPC请求报文后,被控板卡内的通信过程,包括通信驱动层接收所述RPC请求报文并上传至通信适配层;所述通信适配层剥离所述RPC请求报文的驱动报文头,上传至通信功能层;所述通信功能层根据所述被剥离驱动报文头的RPC请求报文执行相应操作。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不同硬件类型的被控板卡需要的通信协议类型封装在采用统一格式的初始RPC报文外的驱动报文头中,使得板间的信息交互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设计的统一的应用层接口协议(即RPC远程过程调用私有协议)进行,简化了应用层 管理板间的信息交互的过程,避免浪费应用层的处理资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板间的信息交互方式单一的问题,提高了板间的信息交互的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设备板间通信的方法与装置,采用统一的应用层接口协议,成功向应用层屏蔽了板件请求报文与应答报文的组装、解析以及传送过程,使得应用层仅通过简单的接口调用指令就可以调用板卡,管理板间的信息交互,使得管理板间的信息交互的代码的构建不需依据板卡的硬件信息,可以复用移植,节省了应用层的处理资源和处理时间,并且使得板间的信息交互支持多种交互方式,提高了主控板与其他板卡之间的信息交互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应用层管理板间信息交互的过程不易维护并且交互方式单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同步交互方式可以简化应用层的分布式管理实现,使得调用者可将分布式设备像盒式设备一样管理,异步交互方式使得请求线程不用等待应答报文返回,直接将请求报文已发送的信息传递给应用层,提高系统运行的性能和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层次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客户端的通信装置详细层次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端的通信装置详细层次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RPC私有报文格式;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控板A对单板B同步请求某功能的通信过程;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单板B处理同步请求的实现过程;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控板A对单板B异步请求某功能的通信过程,该异步请求需要应答;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单板B处理异步请求的实现过程;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主控板A对单板B进行不需要应答的异步请求某功能的实现过程;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单板B处理不需要应答的异步请求的过程。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设计了一种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远程过程调用协议)私有协议,用于板间的信息交互,通过将不同硬件类型的被控板卡需要的通信协议类型封装在采用统一格式的初始RPC报文外的驱动报文头中,以达到应用层通过统一的接口协议调用板卡的目的,使得应用层不需根据被管板卡类型和通信类型进行板间的信息交互管理操作,简化了应用层管理板间的信息交互的过程,避免浪费应用层的处理资源。本 专利技术实施例设计了一种分布式设备板间通信的方法,为板间的信息交互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信息交互方式,包括一种同步交互方式和两种异步交互方式,同步交互方式可以简化应用层的分布式管理实现,使得调用者可将分布式设备像盒式设备一样管理,异步交互方式使得请求线程不用等待应答报文的返回,直接将请求报文已发送的消息传递给应用层,提高系统运行的性能和效率。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设计了一种分布式设备板间通信的装置,可以向应用层屏蔽请求报文与应答报文的组装、解析、以及传送过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装置可应用于分布式设备中的主控板和具有CPU (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单板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这两种板卡之间通过硬件通道相连,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与主控板进行信息交互的单板称作被控板卡。由于目前市场上的分布式设备主要为机框式设备,因此,若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装置应用于机框式设备中,机框式设备的业务板卡就作为具有CPU的单板与主控板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参阅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装置可分为四个层次,包括通信接口层、通信功能层、通信适配层和通信驱动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客户端的装置的详细层次结构如图2A所示,其中通信适配层和通信驱动层不变,与图I 一致;通信接口层分为两个模块,包括通信同步调用接口模块、通信异步调用接口模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服务器端的装置的详细层次结构如图2B所示,其中通信适配层和通信驱动层不变,与图I 一致;通信接口层分为三个模块,包括通信同步调用接口模块、通信异步调用接口模块和注册模块,服务器端的注册模块用于注册回调函数;客户端Client的通信功能层与服务器端Server的通信功能层的功能和实现都不相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以主控板作为客户端主动对某一业务板卡发起通信,该业务板卡简称为被控板卡,被控板卡作为服务器端处理主控板的请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板间的信息交互采用RPC私有协议通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布式设备中的板间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控板内的通信过程,包括:通信功能层通过通信接口层接收到上层应用程序下发的接口调用指令后,根据所述接口调用指令携带的控制参数初始封装相应的初始远程过程调用私有协议RPC请求报文,并将初始封装后的初始RPC请求报文发往通信适配层;所述通信适配层根据目的节点地址的硬件类型对接收的初始RPC请求报文做出进一步封装后,将获得的RPC请求报文发往通信驱动层;所述通信驱动层将接收到的RPC请求报文发往相应的被控板卡,令被控板卡按照接收的RPC请求报文执行相应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设备中的板间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控板内的通信过程,包括 通信功能层通过通信接口层接收到上层应用程序下发的接口调用指令后,根据所述接口调用指令携带的控制参数初始封装相应的初始远程过程调用私有协议RPC请求报文,并将初始封装后的初始RPC请求报文发往通信适配层; 所述通信适配层根据目的节点地址的硬件类型对接收的初始RPC请求报文做出进一步封装后,将获得的RPC请求报文发往通信驱动层; 所述通信驱动层将接收到的RPC请求报文发往相应的被控板卡,令被控板卡按照接收的RPC请求报文执行相应操作。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调用指令为同步调用指令时,所述接口调用指令中携带的控制参数至少包括目的节点地址、操作码OPCODE、输入参数地址、输出参数地址以及回调函数,使得主控板根据所述目的节点地址发送RPC请求报文,通过操作码OPCODE向所述被控板卡请求一个对应的功能,将传输给所述被控板卡的内容存储在输入参数地址中,并令被控板卡将返回的内容存储在输出参数地址中; 或者, 所述接口调用指令为异步调用指令时,所述接口调用指令中携带的控制参数至少包括目的节点地址、操作码OPCODE、输入参数地址、输出参数地址以及回调函数,使得主控板根据所述目的节点地址发送RPC请求报文,通过操作码OPCODE向被所述控板卡请求一个对应的功能,将传输给所述被控板卡的内容存储在输入参数地址中,并令被控板卡将返回的内容存储在输出参数地址中,以及使得主控板在收到RPC应答报文后,调用回调函数处理RPC应答报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功能层通过通信接口层接收到上层应用程序下发的接口调用指令后,若所述接口调用指令携带的控制参数表明主控板需要等待被控板卡的应答,则在封装初始RPC报文之前进行下列步骤 若所述接口调用指令为同步调用指令,则所述通信功能层创建空的互斥信号量,生成全局唯一的报文序列号,注册会话信息库SESSION库,令被控板卡返回RPC应答报文时能够正确匹配; 或者, 若所述接口调用指令为异步调用指令,则所述通信功能层生成全局唯一的报文序列号,注册SESSION库,令被控板卡返回RPC应答报文时能够正确匹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适配层根据目的节点地址的硬件类型对接收的初始RPC请求报文做出进一步封装后,将获得的RPC请求报文发往通信驱动层,包括 所述通信适配层根据目的节点地址的硬件类型为接收的初始RPC请求报文增加一层驱动报文头,并调用通信驱动层的报文发送函数,将获得的RPC请求报文发往通信驱动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接口调用指令为同步调用指令,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信功能层将初始RPC请求报文发往通信适配层后,通过不释放所述空的互斥信号量阻塞上层应用程序,等待被控板卡回复应答; 或者若所述接口调用指令为异步调用指令,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则通信功能层将初始RPC请求报文发往通信适配层后,通过通信接口层将发送结果通知上层应用程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驱动层将接收到的RPC请求报文发往相应的被控板卡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接口调用指令为同步调用指令,则所述通信驱动层接收到所述被控板卡返回的RPC应答报文后上传至通信适配层剥离驱动报文头,再上传给通信功能层,所述通信功能层将根据被剥离驱动报文头的RPC应答报文的内容匹配SESSION库的结果通过通信接口层转达给上层应用程序; 或者, 若所述接口调用指令为异步调用指令且指示需要接收被控板的应答,则所述通信驱动层接收到所述被控板卡返回的RPC应答报文后上传至通信适配层剥离驱动报文头,再上传给通信功能层,所述通信功能层根据所述剥离驱动报文头的RPC应答报文的内容匹配SESSION库,根据匹配结果判断该RPC应答报文是否为异步的RPC应答报文,若是,则调用回调函数;否则,按处理同步的被剥离驱动报文头的RPC应答报文的方式处理所述RPC应答报文。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调用指令中携带的控制参数进一步包括超时时间,在达到超时时间后,若所述通信功能层仍未接收到所述RPC请求报文对应的被剥离驱动报文头的RPC应答报文,所述通信功能层则组装RPC请求超时的错误码并通过通信接口层返回给上层应用程序。8.一种分布式设备中的板间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控板卡接收主控板按照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方法发送的初始远程过程调用私有协议PRC请求报文后,被控板卡内的通信过程,包括 通信驱动层接收所述RPC请求报文并上传至通信适配层; 所述通信适配层剥离所述RPC请求报文的驱动报文头后,上传至通信功能层; 所述通信功能层根据被剥离驱动报文头的RPC请求报文执行相应操作。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信功能层在接收所述RPC请求报文之前,还包括 通信功能层通过通信接口层接收到上层应用程序下发的接口调用指令后,执行功能注册函数,将所述接口调用指令携带的控制参数中的功能参数注册到操作码OPCODE注册表中。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功能层根据被剥离驱动报文头的RPC请求报文执行相应操作,具体包括 所述通信功能层在根据被剥离驱动报文头的RPC请求报文查找到OPCODE注册表中对应的函数的信息时,通知通信接口层调用所述函数; 所述通信接口层调用并执行所述函数,根据执行结果获取信息并返回给通信功能层。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功能层根据被剥离驱动报文头的RPC请求报文执行相应操作,进一步包括 若通信功能层根据被剥离驱动报文头的RPC请求报文判断需要应答,通信适配层根据目的节点地址的硬件类型对通信功能层基于所述通信接口层返回的信息封装的初始RPC应答报文做进一步封装后,通过通信驱动层发送至主控板。12.—种分布式设备中的板间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板内的结构,包括 通信接口模块,用于接收上层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夕军宋显建肖迎杰
申请(专利权)人: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