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759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连铸扁坯的磨削装置,这种磨削装置最好安置在连铸机后面,这样,在扁坯进给过程中便可将它的表面缺陷磨削掉。为此提出一个搭接扁坯表面的轴,在此轴上依轴向一个挨一个地安装若干个与该轴旋转固定地相连的磨削轮,在此,它们可作为磨削轮例如带有薄片的磨削轮加以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削装置,用于磨削连铸扁坯甚至薄扁坯和/或热轧的及待热轧的条形件的表面,在这些坯件在滚轧机中的进给过程中,利用搭接在扁坯件表面上的辊子来除去不合要求的表面层如氧化皮层和/或组织缺陷之类。这样一种磨削装置例如已由专利DE-OS 3600144公开过。在该装置上,在磨削件的上方和下方成直角地各安置一个磨削辊,而磨削辊的长度超过磨削件的宽度。磨削辊具有所谓的CVC一轮廓(CVC-Kontur),所以可通过磨削辊的轴向移动来调制磨削件的表面形状。若除了磨削氧化皮层之外还要磨削表面缺陷的话,就得通过磨削装置首先除掉一定量的材料,这时调制表面形状的可性能居于次要地位。为了保证材料的去除量,磨削辊不再够用了。由于磨削辊是大面积地靠在磨削件上,所以磨削辊恐怕只有在极大的调整压力条件下才能实现相应的材料去除量。另外,利用刚性的的磨削辊(姑且不考虑辊子挠度),最初只能达到相离最远的待磨削的坯料。如果须磨削掉的缺陷处在很小的凹穴中,那么这些缺陷是不能用刚性的磨削辊来磨削掉的。为了在高温的磨削件上或者说在750℃至1200℃的温度范围内达到较大的材料去除量,有人曾提出采用带式磨削机。采用这种带式磨削机固然能够加工磨削件上较小和较深的部位,但用它们同样不能在磨削件上施加足够大的磨削压力。本专利技术的基本任务在于设计出属于这一类型的一种磨削装置,使得能够毫无困难地加工磨削件的所有部位,而且能够在磨削件上施加足够大的磨削压力。上述任务是通过这样方式解决的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中,它设有贯通地安置的轴,用来代替辊子,在该轴上轴向地一个挨一个设置若干个与轴旋转固定地相连的磨削轮;磨削轮各有一个中心毂体,从壳套出发,有配备一种磨料的或者说可配备磨料的挠性薄片。由于将磨削辊分成为若干个磨削轮,所以就不存在磨削辊大面积地刚性地靠置在磨削件上的问题了。挠性的薄片与承载着它们的轴的高转数相结合,就能保证实现下述目的磨削轮的外部轮廓通过离心力基本上相当于一般的磨削辊鼓度;磨削轮上的各个薄片在压紧区域内能使自身适配于磨削件的表面,所以与采用同类型的刚性磨削辊的情况不同,并不先是磨削件上离得最远的部位得到磨削,然后当上述部位被磨削完毕之后才对那些不太凸起的部位进行磨削,而是对磨削件上的所有部位同时加以磨削,而且能在所有的点上同时去除被磨削掉的材料。这些磨削轮的驱动和调整都是经过共同的轴来进行的,因此以较少的费用便可对磨削件实现大面积的均匀的磨削。这样在使用薄片时可能涉及到刷子,但还可能涉及到所谓的薄片片式磨削轮,在这里,只有薄片的自由端区有助于磨削过程。如权利要求3中所提出的,如果在相邻的薄片之间设置隔离件的话,那么各个薄片就能在其周围的空气中得到较好的冷却。不过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为这些薄片设置冷剂喷嘴。为了能减小靠紧力从而减小薄片的弯曲应力,有可能这样做在磨削轮之间设定一定的间隙。然而为了对磨削件的全表面能进行磨削加工,在此情况下必须周期地依轴向移动磨削轮,这时应加以注意的是靠外边的磨削轮的薄片被移动时不能完全超过磨削件的边缘部位,否则在磨削轮返回时它们的侧壁会碰到磨削件,从而有可能损坏薄片。此外,磨削轮的轴向移动速度应当与磨削件的进给速度相适合,以便能够对磨削件的所有部位进行磨削加工。根据另一种对磨削件进行全面磨削加工的可能性,虽然在磨削轮之间设定了一定的间隙,而且不必使磨削轮轴向移动,但依磨削件运送方向在第一轴的后面设置一个第二轴,与此同时,第二轴上的磨削轮务必对准第一轴上的无磨削轮的空隙。磨削轮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到期须加以更换。为了保证磨削装置的连续运行,因此建议一个挨一个地设置若干个装备着磨削轮的轴,这样利用相应的更换装置将用过的磨削轮换下来,与此同时可将安装在其余的轴上的磨削轮加以调整并将它们投入磨削工作中。为了能更有效地在磨削件上施加高的压紧力,并减少对轴造成弯曲应力,可以这样做将轴在无磨削轮区域中的附加地支撑并加以调整。为了即使在紧密并列布置磨削轮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实现对磨削件的均匀磨削,将承载着磨削轮的轴周期地进行轴向移动。这样便可消除在两个紧密并列布置的磨削轮之间可能没有磨削到的或者仅仅很少磨削到的部位。为了从磨削件上清除掉被磨削下来的材料,建议至少在磨削件上方安置一些吸入嘴。由安置在磨削件下面的磨削轮所磨削下来的材料通过重力作用下落,并可用合适的方法将之收集起来。各轴都经受着强辐射热,与此同时,安置在磨削件上方的轴还要附带地经受着强的对流热。此外,还有在磨过程中产生的并从薄片所导散的热,因此,对轴进行冷却可能是合适的。为了能实现各个磨削区的更好搭接,可这样做使得轴与磨削件的运动纵向成一个偏离于90°的角度。现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较详细的描述。图示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磨削装置的顶视示意图,图中示明磨削轮有各种可能的设计结构;图2是一个磨削轮的侧视图。图1示明一个从一台未在图上示出的连铸设备中出来的扁坯,称为磨削件1,该磨削件在一个未示出的滚轧机中依箭头2所示方向移动。在磨削件1的上下方安置有磨削装置3至3””。当然,还可在磨削件1的侧边安置相应的磨削装置。正如按举列方法仅在磨削装置3中来表示的,磨削装置3至3””具有轴7,该轴由轴承4、4’和内装件5、5’支承在支座6、6’中。轴7由电动机8驱动而旋转。利用推移机构9,轴7可以依轴向周期地移动。当然,轴7也可以依轴向固定地安置,例如图中的磨削装置3’所示。磨削装置3具有若干个紧密并列安置的磨削轮10、10’、10”……,这些磨削轮覆盖着磨削件1的整个表面。这样,磨削件1的整个表面都可得到加工。磨削装置3因此原则上不需要推移机构9。这里提出的推移机构9仅仅用于改变磨削的均匀性。为了实现连续作业,只需要依照磨削件1的运动纵向前后安置两个磨削装置3就够了,这样,两个磨削装置3中总有一个可以处于工作状态,而另一个则可用未示出的更换装置加以更换或更新。磨削装置3’具有磨削轮10、10’、10”…,在这些磨削轮之间设定有一定的间隙。在这些间隙的区域内可以吹入磨削轮所需的冷却空气。为此目的,使用一个泵11,该泵通过导管12而喷嘴13相连。此外,为磨削装置3’还配置了一个吸入嘴20,该吸入嘴与一泵21相连,利用该吸入嘴可将磨削下来的碎屑吸走。上述冷却装置和/或吸屑装置当然也可以配置在其余的磨削装置上。磨削装置3”也同样在各磨削轮10、10’、10”…之间设定间隙,这里,磨削装置3”的磨削轮10对准磨削装置3’的磨削轮10之间的自由空间。此外,磨削装置3”还配有一个冷却剂泵14,冷却剂可由该泵经相应的导管输往相应的轴7。这种冷却装置也可以配装在其余的每一个磨削装置上。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就是可将磨削装置3’和磨削装置3”一个挨一个地安置,而不用轴向推移机构。为了实现连续作业,例如还需要另一对相同的磨削装置。当然,也可以依次将磨削装置3、3、3””与磨削装置3’、3”加以组合。还有这样的可能性,就是在磨削装置3”上配置一个轴向推移机构9。通过轴向的定时推动,就可至少用两个磨削装置3”进行连续作业。磨削装置3表明使用几个磨削轮和一个相应的轴向推移机构也能保证从磨削件1上磨削掉足够的去除量。为了在此磨削装置上对磨削件施加一足够大的压下力,轴7还配有另外的可调轴承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磨削连铸板坯甚至薄扁坯和/或热轧的及待热轧的条形件表面的装置,它在这些坯件在轧机中的进给过程中,利用搭接在坯件表面上的辊子来除去不合要求的表面层如氧化皮层和/或组织缺陷之类,其特征在于:它设有贯通地安置的轴(7),用来代替辊子,在该轴上轴向地一个挨一个设置若干个与轴(7)旋转固定地相连的磨削轮(10);磨削轮(10)各有一个中心毂体(16),从其壳套(17)出发,有配备一种磨料的或者说可配备磨料的挠性薄片(18)。2.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薄片(18)延伸超过毂体(16)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内普KD哈伯坎姆W罗德
申请(专利权)人:SMS舒路曼斯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