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自锁机构的双面对称起重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049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5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设有自锁机构的双面对称起重钩,克服现有起重钩装置在吊杆部位设横向通孔削弱强度、平衡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安全、强度大并有自锁机构的吊钩。包括吊杆和吊钩,吊钩有两个,两个吊钩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在吊杆的下端部,两个吊钩与吊杆为一体式结构,吊钩自吊钩根部至吊钩尾端其截面积逐渐缩小;吊钩的口部设有转动型的自锁机构,所述转动型为转动件绕一支点转动的转动型或转动件自身弯曲的弯曲转动型,转动件设有复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两个对称的吊钩,可分担承重力,两个吊钩根部互连并加厚,增强吊钩根部的强度。设自锁机构,应用转动件自动封锁吊钩口部,结构简单,尤其是避免了削弱吊杆强度的错误做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发 明属于起重设备附件
,具体涉及一种起重吊钩。
技术介绍
起重设备在起吊货物时,安全是第一要紧的大事,国家相关标准对此有许多规定,其中包括防止吊绳从吊钩中非正常地脱开;对此,现有技术有不少相关的措施,但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例如中国专利号ZL200580015037. 0,名称为“起重钩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起重装置中的钩,钩是起重工具放置在其中并通过钩开口从所述钩释放的类型,这里钩提供有设置成沿纵向位移以关闭钩开口的防松螺栓,且这里钩防松螺栓当钩开口关闭时锁定在位置上。这种起重钩装置在吊钩的吊杆部位设一横向通孔,在通孔中设置如门闩形状的放松螺栓,放松螺栓伸出通孔并抵压在吊钩未端的一个凹坑中以锁闭吊钩的口部。这种结构在吊杆部位设横向通孔,首先是削弱了吊杆的抗拉强度,其次如果该通孔是切削加工而成的,在加工时还会造成通孔表面损伤,尤其是方形通孔内部的边界交接处,容易存在残余内应力,在加上负载时会产生应力集中,容易造成吊杆在反复受力之后在该边界交接处产生开裂,而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可能是在起吊的半程发生事故,所以是更危险的安全隐患。实际上,吊绳的脱出,是因为在即将起吊但还未起吊的时刻,由于吊绳还处于松弛状态,因为弹性力而往上回弹,不能有效地钩挂在吊钩底部,此时如果贸然起吊,极易将吊绳托出吊钩,造成事故,然而要将处于松弛状态的吊绳挡在吊钩的底部,并不是需要非常大的按压力,这一点在设计吊钩锁闭装置时也应当予以注意的。其次,从上述“起重钩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及其附图可知,该起重钩装置的吊杆下端部如同常见起重钩结构一样设有单个吊钩,单个吊钩存在起吊后因货物的重心与起重机的吊绳在垂直方向调整对准而使吊钩尾端产生下沉或偏斜的不足;还有,因为吊钩在吊重时是处于悬臂状态的,而处于悬臂状态的吊钩的根部所受到的弯矩是整个吊钩弯矩最大的部位,吊钩的断裂损坏基本上都是发生在这个部位,因此,单吊钩的起重钩装置,存在平衡性差和吊钩折断的风险大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起重钩装置在吊杆部位设横向通孔削弱强度、平衡性差和吊钩折断的风险大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使用方便安全、抗拉和抗弯强度大并设有自锁机构的吊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设有自锁机构的双面对称起重钩,包括吊杆和吊钩,所述吊钩有两个,两个吊钩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在吊杆的下端部,两个吊钩与吊杆为一体式结构,吊钩自吊钩根部至吊钩尾端其截面积逐渐缩小;吊钩的口部设有转动型的自锁机构,所述转动型为转动件绕一支点转动的转动型或转动件自身弯曲的弯曲转动型,转动件设有复位装置。吊杆的下端部对称设置两个吊钩,有利于起重钩平衡,可以克服单个吊钩在起吊后因货物的重心与起重机的吊绳在垂直方向调整对准而使吊钩尾端产生下沉并偏斜的不足;其次,因为吊钩在吊重时是处于悬臂状态的,而处于悬臂状态的吊钩的根部所受到的弯矩是整个吊钩最大的部位,吊钩的断裂损坏基本上都是发生在这个部位,因此,设置两个对称的吊钩,既可以分担承重力,又能够使两个吊钩的根部相互联结并予以加厚,极大地增强吊钩根部的抗弯强度和抗剪切强度。吊钩的口部设有自锁机构,当要将吊挂货物的吊绳挂入吊钩口部时,对于转动件绕一支点转动的转动型自锁机构,会通过转动件转动先放入吊绳,然后转动件复位自动将吊钩口部封锁;对于转动件自身弯曲的弯曲转动型自锁机构,转动件会弯曲绕开,让吊绳得以通过并进入吊钩口部,然后转动件自动回弹封锁吊钩口部。起吊到位后,可以利用手动或任何器物按压转动件,则转动件就可避让以便吊绳 脱出;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自锁机构处于常闭状态;在受到正常的自下向上的外力作用时,自锁机构依旧处于锁闭状态。作为优选,吊钩中段的截面为工字形结构,吊钩尾端为半球形结构。作为优选,两个吊钩的下底部与吊杆的下端部的连接部位为整体平整的结构。作为优选,双面吊钩由铸钢材料铸造的整体结构。作为优选,所述自锁机构由连接架和挡杆构成,连接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吊杆的中间部位,连接架的外周面设有接耳,挡杆有一端与连接架的接耳通过销轴连接,销轴上设有挡杆复位扭簧,挡杆的另一端为可抵压在吊钩尾端内侧的悬臂端。作为优选,所述挡杆为后端宽前端窄的钣金件,钣金件的上侧边设有直角型折边,钣金件的后端通过销轴及设在连接架的接耳上的销轴孔与连接架连接,所述挡杆复位扭簧设在销轴上,挡杆复位扭簧有一端抵在接耳的侧面,挡杆复位扭簧的另一端抵在直角型折边的下侧面。作为优选,所述自锁机构由单向弹簧板构成,所述单向弹簧板为断面呈圆弧形的长条形结构,所述断面呈圆弧形的长条形结构为凹面朝向上方设置;单向弹簧板有一端与连接架的接耳固定连接,单向弹簧板与接耳固定连接部位的旁边上下两面都衬垫有软性弹性体材料;单向弹簧板的另一端抵在吊钩尾端的内侧。向上顶压单向弹簧板不会弯曲,向下顶压单向弹簧板则会弯曲,单向弹簧板弯曲后可以避开吊钩的口部,钢丝绳即可脱出。作为优选,所述单向弹簧板为双层设置,上下两层单向弹簧板之间留有I 3mm的间隙。两层单向弹簧板互相支持,增大弹簧板的刚度,中间留间隙可使下面一层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上面一层更多提供保险作用。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架为圆环结构,圆环的外周面对称设有两个接耳,沿圆环的径向另设有对称的两个固定螺钉孔并配有固定螺钉。作为优选,所述圆环由两个半圆环拼接构成,各个半圆环的端部都设有接耳,两个半圆环通过对应的接耳用螺栓连接;接耳上还设有挡杆连接销轴孔或螺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设置两个对称的吊钩,可分担承重力,使两个吊钩的根部互连并加厚,极大地增强吊钩根部的抗弯强度和抗剪切强度。 2、设有自锁机构,应用转动件自动封锁吊钩口部; 3、多种结构形式的自锁机构各有特色,操作十分简便; 4、结构远比上述专利技术简单,加工制造成本低,尤其是避免了削弱吊杆强度的错误做法。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I的A-A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3是另一种实施例结构意 图4是图3的B-B剖面放大示意图。图中,吊杆I ;吊钩2 ;吊钩根部21 ;吊钩中段22 ;上底边221 ;下底边222 ;吊钩尾端23 ;吊钩口部24 ;自锁机构3 ;连接架31 ;挡杆32 ;直角型折边321 ;接耳33 ;销轴34 ;挡杆复位扭簧35 ;单向弹簧板4 ;凹面41 ;海绵5。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I :如图I所示,一种设有自锁机构的双面对称起重钩,包括吊杆I和吊钩2,吊钩2有两个,两个吊钩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在吊杆I下端部的两侧面构成双面对称起重钩,两个吊钩2与吊杆I为一体式结构,吊钩自吊钩根部21至吊钩尾端23其截面积逐渐缩小;吊钩口部24设有转动型的自锁机构3,所述转动型为转动件绕一支点转动的转动型或转动件自身弯曲的弯曲转动型,转动件设有复位装置,两个吊钩2的下底部与吊杆I的下端部的连接部位为整体平整的结构。双面吊钩由铸钢材料铸造的整体结构。吊钩中段22的截面为工字形结构;工字形结构的上底边221宽度略大于下底边222宽度,吊钩尾端23为半球形结构。自锁机构3由连接架31和挡杆32构成,连接架31固定连接在吊杆I的中间部位,连接架31的外周面设有接耳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自锁机构的双面对称起重钩,包括吊杆和吊钩,其特征是,所述吊钩有两个,两个吊钩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在吊杆的下端部,两个吊钩与吊杆为一体式结构,吊钩自吊钩根部至吊钩尾端其截面积逐渐缩小;吊钩的口部设有转动型的自锁机构,所述转动型为转动件绕一支点转动的转动型或转动件自身弯曲的弯曲转动型,转动件设有复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自锁机构的双面对称起重钩,包括吊杆和吊钩,其特征是,所述吊钩有两个,两个吊钩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在吊杆的下端部,两个吊钩与吊杆为一体式结构,吊钩自吊钩根部至吊钩尾端其截面积逐渐缩小;吊钩的口部设有转动型的自锁机构,所述转动型为转动件绕一支点转动的转动型或转动件自身弯曲的弯曲转动型,转动件设有复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设有自锁机构的双面对称起重钩,其特征是,吊钩中段的截面为工字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设有自锁机构的双面对称起重钩,其特征是,两个吊钩的下底部与吊杆的下端部的连接部位为整体平整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自锁机构的双面对称起重钩,其特征是,双面吊钩由铸钢材料铸造的整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设有自锁机构的双面对称起重钩,其特征是,所述自锁机构由连接架和挡杆构成,连接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吊杆的中间部位,连接架的外周面设有接耳,挡杆有一端与连接架的接耳通过销轴连接,销轴上设有挡杆复位扭簧,挡杆的另一端为可抵压在吊钩未端内侧的悬臂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有自锁机构的双面对称起重钩,其特征是,所述挡杆为后端宽前端窄的钣金件,钣金件的上侧边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凯岷徐振威徐伟权徐椿林毛福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雄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