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中水回用系统的过滤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96867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5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适用于中水回用系统的过滤设备,它主要由筒体和上下封头构成,在上封头上设有进水孔、排气孔、检修孔,吊耳,其中进水孔与布水器连接,在筒体的内部设有挡水板,在挡水板上设有滤水帽,下封头的底部设有出水孔和支脚,其特征是在挡水板的上部水平设置有布气管,在布气管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若干根造漩管,造漩管上设有气孔,所述的造漩管成循环状排列,且所述的气孔的开孔方向为能使筒体内形成气漩的方向。这种结构的特点在于,利用造漩管喷气,引起内部的气漩使过滤体漩转摩擦,提高冲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设备,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中水回用系统的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为了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国家大力提倡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要想实现污水回用,就必须解决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技术,使污水处理后达到可利用的指标,深度处理后的污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绿化、工业用水(包括洗涤、冲洗、除尘、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生产用水)等,根据回用水用途的不同,所要求的回用水水质指标也不同。污水回用中过滤设备常采用纤维球过滤器,因其过滤速度快,截污量大,过滤精度高,当滤层中截流的杂质过多时,滤层的空隙被堵,水流阻力变大,过滤速度变小,为了恢复过滤速度,必须进行反洗,用清水反向冲洗滤料,将滤层空隙中积存的杂质清洗掉。由于污水中含有的高浓度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很容易黏附在滤料上面,需要提高反洗强度来冲刷滤料,将其冲洗干净,保证其较长的过滤周期,但是提高反洗强度意味着要增加反洗的水量,为了既能彻底清洗滤料又能节约水资源,现采用的主要方法主要有机械搅拌(中间安装搅拌装置和罐底安装波轮92237907. 6),和气水同时反冲(罐底布置气管)等。但是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机械搅拌缺点 I、增加设备(电机、减速器、轴、搅拌装置),投资加大。2、设备复杂,检修困难。3、由于污水腐蚀性强,设备长期浸没在里面,配件寿命短。4、污水中颗粒物多,很容易造成轴封磨损,从而导致漏水停产。普通气水反冲缺点 I、气体分散不均匀,气泡容易从罐体内壁阻力小处上浮,不能彻底冲洗滤料。2、根据污水的过滤方向,大量的悬浮物质应该截留于中上层,而气管布于底层,压缩空气因水头损失而强度降低,因此到了上层的压缩空气强度已经降低了很多,自然冲洗效果会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反冲洗时使用清水少,冲洗效果彻底,机械结构少的适用于中水回用系统的过滤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适用于中水回用系统的过滤设备,它主要由筒体和上下封头构成,在上封头上设有进水孔、排气孔、检修孔,吊耳.其中进水孔与布水器连接,在筒体的内部设有挡水板,在挡水板上设有滤水帽,下封头的底部设有出水孔和支脚,其特征是在挡水板的上部水平设置有布气管,在布气管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若干根造漩管,造漩管上设有气孔,所述的造漩管成循环状排列,且所述的气孔的开孔方向为能使筒体内形成气漩的方向,这种结构的特点在于,利用造漩管喷气,引起内部的气漩使过滤体漩转摩擦,提高冲洗效果。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挡水板通过支撑架与筒体底部连接,以提高筒体的过滤体承载量。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循环状排列是正多边形排列或圆形排列,以提高造漩管的造漩效率。本专利技术所得到的适用于中水回用系统的过滤设备,创新的在筒体内设置了造漩管,通过控制气流的方向,在筒体形成空气的涡流,可以有效的带动过滤体漩转及相互摩擦,从而提高了冲洗效果,另一方面,气孔附近的过滤体,将直接被高压气流所冲击,彻底的将附着物冲落下来,而由于过滤体在筒体内循环漩转,所以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过滤体都将被高压气流冲击。 综上所述,这种适用于中水回用系统的过滤设备具有以下优点1.因为不靠冲洗强度来冲刷附着物,节水效果明显。2.压缩空气直接冲刷在负荷最大的中上部份滤层,冲洗十分彻底。3.无机械装置,故障率低,运行稳定,为后续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4.结构简单,投资成本降低。5.过滤精度高,大幅降低了下游设备的负荷。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造漩管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会出气方向,及水流的循环方向。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I : 如图I、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适用于中水回用系统的过滤设备,它主要由筒体7、上封头5和下封头17构成,在上封头5上设有进水孔2、排气孔3、检修孔I以及吊耳4,其中进水孔2与布水器6连接,在筒体7的内部设有挡水板12,在挡水板12上设有滤水帽11,挡水板12的下部为净水室13,下封头17的底部设有出水孔15和支脚14,其特征是在挡水板12的上部水平设置有布气管10,在布气管10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若干根造漩管8,造漩管8上设有气孔9,所述的造漩管8成循环状排列,且所述的气孔9的开孔方向为能使筒体7内形成气漩的方向。所述的挡水板12通过支撑架16与筒体7底部连接,所述的循环状排列是正方形排列。运行时,污水从进水孔2进入,污水经布水器6均匀的进入筒内,筒内装填纤维球滤料,透过滤料层的时候,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状物质被截留,清水通过滤水帽11进入净水室13,当纤维球滤料的空隙中积满悬浮物,水流阻力增加,流量减少时,需要进行反洗。反洗时,反冲水从底部的出水孔15进入筒体7内,开启压缩空气进气,压缩空气从造漩管8中喷射而出,强大的冲击力使筒内的纤维球在水中呈逆时针漩转,增加了纤维球之间的摩擦,提高了洗刷效果,并且在气孔9附近的纤维球,将直接被高压气流所冲击,彻底的将附着物冲落下来,夹着大量悬浮物的反冲洗水,经上端进水孔2排出,待排出水浊度 降低后,停止反冲洗,开始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中水回用系统的过滤设备,它主要由筒体和上下封头构成,在上封头上设有进水孔、排气孔、检修孔,吊耳.其中进水孔与布水器连接,在筒体的内部设有挡水板,在挡水板上设有滤水帽,下封头的底部设有出水孔和支脚,其特征是在挡水板的上部水平设置有布气管,在布气管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若干根造漩管,造漩管上设有气孔,所述的造漩管成循环状排列,且所述的气孔的开孔方向为能使筒体内形成气漩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中水回用系统的过滤设备,它主要由筒体和上下封头构成,在上封头上设有进水孔、排气孔、检修孔,吊耳.其中进水孔与布水器连接,在筒体的内部设有挡水板,在挡水板上设有滤水帽,下封头的底部设有出水孔和支脚,其特征是在挡水板的上部水平设置有布气管,在布气管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若干根造漩管,造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永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川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